每天資訊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菜單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2022年,我國長江流域出現大範圍的高溫,引發的“乾旱”問題也是非常嚴峻的。

這不,中國的第一大淡水湖再次衝上熱搜,那就是“鄱陽湖枯水見底”,這不得不說,長江流域的水源已經進入比較嚴峻的狀態。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而鄱陽湖作為長江中下游的重要支流之一,如果都沒有極強的水源補給,那說明的確長江的乾旱問題可能還真的是比較強。

而在鄱陽湖枯水見底之後,不少人應該從畫面上看到了,那就是一座古石橋露出水面,但是在一座古石橋露出水面之後,大家對長江流域的生物種群擔憂再次出現了。如此乾旱,長江的魚兒還能夠存活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鄱陽湖枯水見底

長江流域今年的乾旱應該是“人人都知道的”吧。無論是長江的主幹流,還是長江的支流區域,都出現了嚴重的乾旱問題,而對於鄱陽湖,必然也是受到影響的區域之一。

從正常的鄱陽湖雨水季的情況來看,在平水位(14米~15米)時,湖水面積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時為4125平方公里以上。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雖然在每年的一年四季之中,會出現水位的改變,但是水位的高低情況也是在9。59~15。36m,年際間最大變幅達16。69m。然而,2022年的這種變化,是超越了“歷史”,完全是鄱陽湖水位變化上的一個記載資料了。

按照監測資料顯示,鄱陽湖在40天之中,縮水69%,大片可通航水域消失。已經由最初的湖變成了河。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根據水利部此前通報的資料,7月以來長江流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4。5成,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鄱陽湖接連重新整理1951年有記錄以來,最早進入枯水期、低枯水期的紀錄。

而且到8月底,該湖泊的水源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那就是仍在以每天消失2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繼續萎縮。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所以,鄱陽湖枯水見底了,中國第一大淡水湖變成河了。而在水位不斷下降之後,2930米明代石橋露“真容”。

這一座石橋石材全部採用的是花崗石,橋面寬0。82米,有900餘個孔,故稱“千眼橋”。據瞭解,該橋修建於明代崇禎年間,被稱為“全國最長的湖中石橋”,是江西省重點保護文物。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而在我們看到鄱陽湖枯水見底,石橋出現之後,從公佈的畫面我們也可以看到,該淡水湖大範圍區域幾乎都是“無水”狀態了。

那很多人擔心的該湖泊生物種群還能夠生存嗎?這裡面的魚去了哪裡,還有存活的嗎?這的確是對生態系統的一種影響。對我們長江保護計劃來說,完全是一種損傷。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魚去了哪裡,還有存活的嗎?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鄱陽湖枯水見底,魚去了哪兒,還有存活的嗎?

的確,自從我國長江禁漁以來,可以說整個長江生態系統都得到了恢復,但是從2022年的乾旱情況來看,這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似乎真的出現了?難道我們真的就“白保護”了嗎?這鄱陽湖枯水見底,魚去了哪兒,還有存活的嗎?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我們還是以鄱陽湖的變化來進行說明吧。鄱陽湖是我國主要的生態保護區之一,其中動物,植物資源多不勝數。

例如:分佈著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和荒山灌木草叢群落。而動物最多的就是珍禽水鳥,其中白鶴數量佔世界總數的95%以上,被稱為“白鶴王國”,魚類資源也是非常地多,按照公開的資料顯示,鄱陽湖及其周圍的青山湖、象湖、軍山湖等數十個大小湖泊湖水溫暖,水草豐美,有利於水生生物繁殖。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整個鄱陽湖區域產魚類100餘種,以鯉魚為主,其次為青魚、草魚、鰱魚、貝、螺產量也較豐。所以,完全是我國的魚類生活極其豐富的區域。然而,2022年的乾旱,對該區域的生態系統影響,可以說必然是存在的,但是“白保護”也說得有點過了。

雖然我們看到長江流域乾旱了,並且鄱陽湖枯水見底了。但是,湖泊之中的魚也並非是沒有辦法存在。當然,你說有沒有魚死,的確也有。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在極端性高溫之下,乾旱影響之下,部分的魚兒由於缺氧,缺水等問題,直接死亡了,這的確也是事實。但是對於大部分的魚類來說,它們都還是在深水區,同時,隨著水位的不斷減少,也進入了主幹道上面去。

所以,小部分的魚兒死亡了,但是大部分的魚也去了有水的區域,還是能夠存活下來的。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嚴格的來說,如果整個長江流域還有水,沒有徹底無水的狀態,都可以保證生物資源的正常發展,這個影響是非常小的。

所以,大家看到了鄱陽湖枯水見底,魚去了哪兒,還有存活的嗎?這個站在生態系統的保護角度來講,是令大家擔心的問題。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只不過,大家想到的問題,我國生態部門肯定也是在監控之中。所以,在乾旱的情況之下,不會帶來非常大的生態系統影響。

而且接下來,長江流域的雨水會緩慢增加,必然可以減少乾旱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特別是長江上游區域的水已經在大規模提升了,對長江下游的緩解也會有幫助。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總結

高溫,乾旱等極端性氣候現象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是存在的,但是,人類應對氣候的改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而從引發氣候變化的根本問題上來說,就是全球變暖引發的氣候現象。如果人類不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那麼未來我們也只會看到更多類似的氣候變化問題。到時候,我們再想因為極端性氣候帶來的更大威脅,再來改變氣候問題,可能就已經“晚了”。

鄱陽湖枯水見底,千眼橋露“真容”,湖面大片乾旱,魚兒去哪了?

因為氣候改變要“趁早”,科學界公佈的地球的15個“臨界點”,已被啟用9個,依照2022年這樣的氣候變化來講,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等待氣候的改變了。

所以,從2022年之後,或許極端性的氣候變化將可能更加瘋狂,人類要做好警惕了。除非人類將生態系統改變好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多植樹造林等等,這樣我們也才可能儘快地改變掉生態系統,不然,承受各種極端氣候影響,去改變氣候,那豈不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