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讀懂廣州·解密|廣州古西湖,米芾讚歎美

菜單

讀懂廣州·解密|廣州古西湖,米芾讚歎美

讀懂廣州·解密|廣州古西湖,米芾讚歎美

提起西湖,我們馬上就會想起杭州。

“欲將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好模樣,誰不喜歡呢?

你不知道的是,

廣州以前也有過一個煙波浩渺的西湖,

有幸前來遊覽的古代“文青”說它如“海市蜃樓”一般美麗。

廣州的古西湖到底在哪兒?

它是如何出現,又如何消失的?

讀懂廣州·解密|廣州古西湖,米芾讚歎美

鑑於影象資料的缺乏,我們只能參照古代“文青”的詩句,從這樣的古畫中領略廣州古西湖的風采。(圖/fotoe)

▍地名記憶

古西湖倩影 藏在地名裡

說起西湖路,大家都不陌生。在北京路一路“逛吃”過去,在路口往西一拐,就是西湖路。路南是大佛寺,路北照樣有一堆好吃好玩的地方。如果你自帶“吃貨”屬性,花上不到100元,可以吃到扶著牆回家;當然,如果你兜裡有銀子,附近商場也會分分鐘對你露出迷人的笑容。總之,這裡是真正的鬧市旺地,跟地名裡的“西湖”兩個字實在扯不上什麼關係。

不過,地名總是跟城市記憶緊緊相連的。把時光倒推千年,這裡真有一個煙波浩渺的湖泊,面積逾十萬平方米(相當於14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碧綠的湖水映襯著岸邊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奇花異草,真是“一步一景”,讓人恍入仙境。

據史料記載,這個湖泊大致北起今中山路,南至西湖路;西起教育路西側的朝觀街,東至北京路流水井,我們按照地圖導航走一圈,對這個湖泊到底有多大,就多少有些概念了。

這個佔地逾十萬平方米的湖泊,就是曾在廣州存在了千年之久的古西湖,西湖路的地名正由此而來。我們之前叨叨過,發源於白雲山的古水道甘溪流過越秀山後,就分成了兩支,其中一支往西南流,經過今天大石街、教育路一帶,被稱為“越溪”。越溪的盡頭就是古西湖。

正是因為越溪的源頭活水,古西湖才呈現出“綠水盡如染”的顏值,讓人一見傾心。

驚豔全城

水道下雲山 直通古西湖

這個古西湖是怎麼來的呢?話說,在五代十國年間,清海軍節度使劉巖在廣州稱帝,創立南漢國。劉巖一方面設學校、開貢舉,推行海外貿易;另一方面花大力氣建設宮殿園林。在今中山路以北、省財政廳所在的高地,劉巖修建了富麗堂皇的宮城,大大小小十幾座宮殿,宮內黃金飾頂、白銀鋪地,連臺階下的水渠裡都浸滿珍珠。

緊鄰西城牆的文溪風景秀美,劉巖派遣“宮苑使”監工,將下游水道鑿寬鑿深,鑿出一個面積逾十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湖在廣州城西,就命名為“西湖”。所以,在西湖乘一葉扁舟,也是可以“搖啊搖”,一直“搖到白雲山的”。然後,劉巖又在湖畔廣建宮苑,亭臺樓閣,環湖而立,一步一景。宋代文人米芾到此一遊後,留下了“碧海出蜃閣,青空起夏雲”的詩句。其實,南漢國被滅時,“西湖景區”難免因經歷戰火而遜色不少,但依然讓著名“文青”米芾發出“海市蜃樓”的讚美,將廣州的古西湖比作西施姑娘,恐怕也沒人反對。

讀懂廣州·解密|廣州古西湖,米芾讚歎美

藥洲遺址只有小小一方水面,是古西湖留下的殘跡。

讀到這兒,你想不想穿越回去,見識一下西湖美景?給你提個建議,穿越的時間點一定要選在宋代以後。若穿越回南漢國時期,可就有來無回了。話說劉巖雖然貪圖享受,但設學校、開貢舉、重用賢臣,還算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開國之君,但其兒孫可是一個比一個“坑爹”。為了爭奪王位,把兄弟誅殺殆盡的事都幹得出來,末代國主劉鋹更是“發明”了“燒煮剝剔”“刀山劍樹”等酷刑,以此取樂。你擅闖皇家宮苑,落到他們手裡,還能有好下場?

南漢亡國以後,“西湖”被開放為公共景區,平民百姓都可以“到此一遊”,穿越過去看一看,就沒啥風險了。

芳蹤漸遠

西湖漸淤塞 “瘦身”成池塘

你我這樣的普通人穿越回古西湖,可能只會說一聲“好美啊”;如果跟一個園林史專家一起去看,他就會告訴我們,最值得一看的是湖心島上的9塊奇石,這些奇石“嵌巖突兀、翠潤玲瓏”,展現了高超的疊石技巧,對後來古代園林“以石造景”的傳統有深遠影響,實是古代早期園林的瑰寶之作。

不過,劉巖建這個湖心島,可不是為了“堆石頭”玩,他一心想要的是“長生不老”,為此請來一幫道士,在島上為他熬煉“仙丹”,小島故此得名“藥洲”。諷刺的是,“仙丹”可能幫了倒忙,劉巖只活了53歲就去世了,沒準“重金屬中毒”是他短命的原因之一。

讀懂廣州·解密|廣州古西湖,米芾讚歎美

藥洲遺址內的奇石。

據史料記載,南漢滅國之後,“西湖景區”依然保留著煙波浩渺的風姿。歷代地方官也屢次疏浚。明代,“藥堤春曉”仍是羊城八景之一,清代乾隆年間,西湖還有十餘畝(約近7000平方米)。遺憾的是,隨著雲山古水道——甘溪逐漸枯竭,再加上商業的擴張,西湖不可避免淤塞了,“收縮”成了一個池塘。如今,教育路南側的藥洲遺址只有小小一方水面,是古西湖留下的殘跡。你若有心去遊覽,倒可以欣賞到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90多座碑刻、石刻,可以從中細細體味古西湖千年來在人們心中的分量。

(注:本文參考了《越秀史稿》等資料。)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月華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維宣(除署名外)

廣州日報·新花城

【來源:廣州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