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阿拉木圖和德黑蘭往事

菜單

阿拉木圖和德黑蘭往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培風客 (ID:peifengke)

,作者:奧德修斯的凝望,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很多東西,從遠距離去看,和從近距離去看,結論是迥異的。

昨天從宏觀角度講了講為啥基建是一個獨苗,今天我不想說那些大道理,我就想分享一個我自己置身事內時候,各個不同利益參與者,對於基建的看法。

文中故事可以說是虛擬的,但它也是真實的,我把我經歷過的對話,在不同地點,雜糅在了一起。

虛擬的故事無所謂發生的地點,同樣的情節在很多時候很多地方我都經歷過,這次我們把故事放在哈薩克,阿拉木圖,雪山下的城市。

當時我們在討論一個位於哈薩克北邊的基建專案,就說在科斯塔奈吧,專案是一條公路。哈薩克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1500萬人分佈在2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廣人稀,實話說,公路修起來的回報率很堪憂。

首先我問科斯塔奈的朋友,邊境州沒有很多支柱產業,財政壓力大,這個公路要怎麼修呢?

他們表示願意用州的財政擔保,但這很困難,因為州的財政不足以擔保這麼大的專案,每年他們的財政都做不到盈餘,我如何相信還款呢?

他們提出,

如果財政擔保不夠,能不能用地方的商業銀行擔保。

哈薩克和中國不一樣,中國一個地方商業銀行拿出去可以頂他們一個國家,這也很正常,重慶的人口是他們國家兩倍還有多。他們說的地方商業銀行,是一些哈薩克全國性銀行,在當地的分行。

其實也很難,因為這些銀行全球排名也在1000名以後。而且當時我也很坦誠,這並不是第一次我看到想找國家銀行借錢的地方政府,但大部分其實都借不到。

科斯塔奈的朋友就很無奈,說他們經濟底子薄弱,沒有產業基礎,沒有財政盈餘,然後存錢肯定沒有借錢快。那他們也有發展的慾望啊,難道一輩子都要這樣窮下去?

我說,哈薩克有一個薩姆魯克卡澤娜基金,是他們用國有的石油和能源公司盈餘成立的發展基金。要不考慮從哪裡找點錢出來?

哈薩克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但並不是每一個州都有豐富的資源,資源豐富的地區富得流油,而資源不豐富的地區有時候電廠鍋爐炸了都修不起,貧富差距就這麼大。

看到這裡,我想問,如果有一天,薩姆魯克卡澤娜基金作為資源豐富地區的代表,發善心,幫貧窮的地區修一個基建專案。解決他們沒有信貸的燃眉之急。

你覺得,科斯塔奈的朋友會出來告訴你說“這筆錢我不要,因為我的基建專案回報率太低了,對國家長期發展沒有幫助”麼?

這是第一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德黑蘭。

當時我們有一個司機叫做Safi。Safi是一個很英俊的男孩子,在瑞士讀了酒店管理,他的父親原來是伊朗石油公司的中層幹部,後面在政治鬥爭中失利。然後Safi從雲端跌落人間,他成為了酒店大堂前的一位計程車司機。

Safi有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我們溝通起來沒有障礙,德黑蘭堵車非常嚴重,然後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聊。

Safi最大的不滿在於,他覺得酒店很多工作人員沒有文化,這點我很理解,他是在瑞士學酒店管理的,人又年輕,肯定有很多看不慣的地方。他也認為酒店裡面很多人都是靠關係爬到那個位置的。

當時我就有一個很有趣的想法,

其實Safi如果不是因為有一個曾經在國家石油公司任職的父親,那麼大部分伊朗人是沒有辦法去瑞士留學的。

一來二去熟悉了之後我問過他一個問題,我說你對當前的生活並不滿意,我也非常理解,如果一切可以重來,你還會去瑞士留學麼?知識和眼界到底給你的是快樂還是遺憾?

他的回答我一直都記得,看過美好的東西會更難忍受痛苦,但美好的記憶可以維持很久。這一切依然是值得的。

我們當然也討論了嘗試做的一些專案,鐵路、地鐵。伊朗因為當時處在禁運當中,所以任何工業產能的投資都非常困難,生產出來東西賣不出去總是頭疼的。而且伊朗又有石油出口,所以實話說我覺得他們政府也沒有對解除禁運這個東西100%上心。所以伊朗的產能一直不足,產能不足就導致通脹很高,通脹很高就導致投資更難。

最後大家就只能做基建投資。

因為基建投資沒有產出,不會產生多餘的產能,又可以提供勞動崗位。伊朗青少年當時超過20%的失業率,而且全國大部分經濟都在首都

(總部都在首都)

,所以德黑蘭聚集了全國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口。波斯波利斯、馬仕哈德這些地方更慘。路上有些時候可以看到卡車裝著從外地來德黑蘭討生活的農民兄弟。

在基建專案中,伊朗要求50%的資金要交給當地公司承建,當地公司又不生產工程裝置,等於是土建部分的佔比被提高到非常高的水平。然後伊朗的高速公路收費巨低接近於免費,也沒有專案回報率。

那麼我問你,你開啟伊朗的一個專案可研,裡面IRR幾乎沒有因為道路是免費的,成本巨高,但伊朗石油公司或者他們那八個銀行願意擔保。這時候你會去問他們說“專案回報率這麼低,為什麼要修公路”麼?

我想你肯定不會,你看過那些坐在路邊等工作的伊朗工人就知道,如果你的產品沒法出口,你能投資的東西就那麼幾樣。

房地產投資、製造業投資、基建投資、產能被卡死的話投什麼呢?

Safi過得並不快樂,我也看得出來,他說自己最大的不快樂是一身本領無處施展,但我覺得有很多其他的東西在裡面。人一旦看過美好,就總想著美好可以持續下去。

而伊朗除了那些坐在街邊,在德黑蘭南邊郊區,風沙中等工作的工人之外,也有很多美好的地方。北邊山坡是富人區,裡面你可以找到義大利、法國料理。在西邊是農家樂,真的有類似曲水流觴這樣的活動,不過水裡面流動的不是酒,伊斯蘭不喝酒,是冰西瓜。有在歐洲接受良好教育的博士和你探討美國的頁岩油技術,當時那還是個很前沿的東西。

伊朗有自己成熟的汽車工業,也有成熟的化工工業。豐富的礦產資源,自給自足的油氣資源,農產品需要進口,但這些都無助於高企失業率的走低。城市裡面的伊朗人和農村的伊朗人,首都的伊朗人和剩下的伊朗人過得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世界。

而德黑蘭無力去抹平這種差距,他們可以修基建專案,但基建專案沒法讓其他地方富裕起來,在總產出受限的情況下,如果首都要去支援地方加產能,那麼不僅是出錢的問題,還有擠出自己產能的問題。

我遇到的大部分伊朗知識分子都覺得需要和美國搞好關係,解除禁運,進入國際市場,然後可以獲得長久的繁榮。但我當時覺得它們已經落後時代了,他們生產的馬頭牌汽車,和當時中國的吉利可能差不多,但現在估計已經被甩開幾條街了。國際製造業是不會等人的,他每天都在發展,追求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

實話說,能夠加製造業產能,至少說明你的水平是國際先進的。而如果不能加製造業產能,就要在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裡面選一個去增加了。

這就是伊朗當時的困難,他們的油氣工業發達,但沒有沙特那麼厲害,原油開採成本也更高。其他工業在中東算厲害的,但和全球先進比起來有差距,就很尷尬。

我希望今天這兩個故事可以給大家一些收穫。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培風客 (ID:peifengke)

,作者:奧德修斯的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