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溫州這個古村,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菜單

溫州這個古村,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溫州楠溪江,古名甌水,發源於永嘉縣、仙居縣交界的黃裡坑,總長140公里,是甌江下游最大的支流。楠溪江流域以水秀、巖奇、瀑多、村古而名聞遐邇,淳樸的民風,絕美的景色,宛若一幅水墨丹青畫,讓你捨不得離開。來到楠溪江旅行,一定要看看這裡古老的村落,蒼坡村便是其中之一。

溫州這個古村,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位於永嘉縣楠溪江上游的蒼坡村,背依筆架山,面臨楠溪江,是楠溪江流域耕讀文化最為發達的村落之一。古村原名蒼墩,宋代因避諱宋光宗(趙惇)而改為蒼坡。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蒼坡村就以獨具特色的人文風光而成為中國古村落旅遊產品中的經典。

溫州這個古村,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蒼坡村的村民幾乎都姓李,為李氏宗族聚居之所。據記載,古村始祖李岑於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年)為避戰亂,從福建長溪遷居於此開始營建,至今已經傳至四十餘代,共孕育約20萬人,每年清明節前後,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李氏後人回到蒼坡村掃墓祭祖。

溫州這個古村,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由於蒼坡村地理位置相對封閉,自東晉以來一直是中原士族選擇居住的桃源之地。村裡的亭榭、祠廟、古道、水池等明清古建築,仍然沿襲了宋代建築的建造方式和設計理念,白牆黑瓦、古柏綠水,處處顯示出濃郁的南宋遺風,所以蒼坡村又被稱為“宋莊蒼坡”。

溫州這個古村,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蒼坡村現在的建造佈局,是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由九世祖李嵩邀請國師李時日設計的,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令人驚奇的是,其建築理念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堪稱中國古代文化的濃縮,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溫州這個古村,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在古村正門的左右兩側有兩方池塘,因形似硯臺被取名為“硯池”。“硯池”邊有三根4。5米長的條石,寓意“墨條”。有趣的是,這些條石的一頭都被砍斜,表示已經研磨過。在條石上還鑿刻著51個半的孔眼,代表了南宋時期生活在村裡的51戶半人家。

溫州這個古村,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蒼坡村地處山區,附近的“筆架山”山嶺呈筆架形。村中一條東西走向、全長330米的石板街縱貫全村,指向“筆架山”,因此又被稱為“筆街”。而古村四周的寨牆用鵝卵石砌成方形,形似一張方形的紙。至此“筆、墨、紙、硯”四個元素一起融入了蒼坡村的空間中,實現了“文房四寶村”的文化寓意。

溫州這個古村,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在蒼坡村,有一座建於南宋的望兄亭,是蒼坡李氏第七代李嘉木為他的哥哥李秋山修建的。南宋年間,李氏兄弟二人情親至深,後來李秋山遷居方岙村,在方岙村修建了一座“送弟閣”,而弟弟李嘉木修建了這座“望兄亭”,以慰思念之情。千百年來,蒼坡村的村民都是聽著望兄亭的故事長大,將兄弟同心的傳統代代相傳。

溫州這個古村,罕見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被稱為“文房四寶村”

李氏宗祠是蒼坡村宗族聚會、重大族事慶典的地方。因為村中還有幾戶不是李姓人家,於是宗祠門楣匾額上的“氏”字多了一點,表示接納外姓人的意思。古村交通:從巖頭到蒼坡可乘往巖坦、張溪、鶴盛、嶺頭方向的中巴在蒼坡村路口下車即可,然後步行10分鐘進村,門票: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