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為何很少有王朝定都於蘇州和杭州

菜單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為何很少有王朝定都於蘇州和杭州

很早以來,民間就流傳著一句諺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是讚美蘇州、杭州等江南地方,繁華富庶、風景秀麗,可以與天堂媲美了。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為何很少有王朝定都於蘇州和杭州

可是,雖然蘇州、杭州繁華富庶,卻很少有王朝在這兩座城市建立都城。在歷史上,只有春秋時期的吳國曾經在蘇州短暫建立都城,杭州則先後有五代十國的吳越國、南宋建立都城,這跟西安、洛陽、南京、開封等動不動就有七八個甚至十幾個王朝定都的城市相差太遠。

為什麼很少有王朝定都於蘇州和杭州呢?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諺語出自宋朝詩人范成大撰寫的《吳郡志》。此外,唐朝詩人白居易、任華等人曾經在詩歌裡讚美過蘇州、杭州乃至於江南地區的富庶和美景。而在隋唐以前,讚美江南地區的詩篇猶如鳳毛麟角,極為稀少,更別說讚美蘇州、杭州了。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為何很少有王朝定都於蘇州和杭州

原因很簡單,到隋唐之後,以蘇州和杭州為代表的江南地區才真正興盛起來。

在隋唐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神州最發達的地方是黃河流域灌溉的中原地區,包括今天的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等省份,這是華夏文明最初的舞臺。這些地方,以麻、黍、稷、麥、菽五穀為代表的旱作農業非常發達。在這一段時間裡,歷朝歷代都習慣於將都城建在中原地區,幾乎不具備在江南地區建都的可能性。

西晉末年,天下大亂,由於五胡內遷於中原,中原士族相隨南逃,是為“衣冠南渡”。中原士族到江南地方避難,客觀上滋養和提升了江南文化,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和發展。

隋朝、唐朝時期,朝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修建了一條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餘杭(今杭州)的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華北平原和江浙沿海地區之上,是古代南北交通和經濟大動脈。在京杭大運河的帶動下,以蘇州和杭州為代表的江南地區才變得越來越繁榮,具備了建都的可能性。

所以,五代十國的吳越國以及後來的南宋才會選擇在杭州建都。

然而,就算是吳越國和南宋在杭州建都,依然是一種特殊情況。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如果金國軍隊沒有攻破北宋都城,趙構是絕無可能跑到江南地區來建立南宋的。隋唐之後的北宋、元朝、明朝、清朝等大一統王朝,都選擇在北方建立都城。

這就是說,哪怕江南逐漸成為神州最繁榮、興盛的地區之後,杭州和蘇州仍然不是建都的首選。

這是因為,對於經常要打仗的古人來說,建立都城的地方,一定是易守難攻之地。

為什麼古人喜歡將都城建在西安(長安)?是因為西安的南邊是八百里秦川,北邊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東有黃河天險和關中的東大門潼關,西有“川陝咽喉”之稱的大散關。

開封、洛陽等古都的情況也是如此。他們都有黃河天險作為屏障,足以對付不擅長水戰的北方遊牧民族騎兵了。

杭州和蘇州位於長江下游平原地帶。這裡地勢平坦,水陸交通便利,發展經濟得天獨厚,卻易攻難守——遊牧民族的騎兵非常適合在這一帶作戰。對於蘇州、杭州的守軍來說,這是一場噩夢。

如果有王朝真的在杭州、蘇州建立都城,還會面臨一個巨大的困難——缺乏縱深。

對於建立在西安、洛陽、開封等地的王朝來說,就算敵人真的攻陷了都城,他們還可以逃跑到南方來避難。他們有退路可走,不至於全軍覆沒。比如,西晉被攻破了都城,還能逃到南方來,繼續建立東晉;北宋被攻破了都城,還能逃到南方來,繼續建立南宋。

而杭州、蘇州都位於神州的最南邊,遠離中原地帶,靠近大海。如果敵人大舉進攻,且攻陷了都城,那麼這個王朝就會因為失去退路而滅亡。他們能逃到哪裡去?大海嗎?

1276年,元朝軍隊攻陷了南宋都城杭州後,南宋殘餘勢力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雖然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但在元朝軍隊的步步緊逼下,他們走投無路,一度只能漂泊於海上,註定了悲慘的結局。

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聰明的王朝一定會將都城儘量靠近北方。這件事美其名曰“天子守國門”,實際上是給自己把退路留寬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