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菜單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武夷山的冬天,麻花是不大喜歡的。

因為冷。

那邊多山,冬天氣溫低,到了桐木頂上還會下雪。

不像福州。

雖說福州的山也不少,但整體還是盆地居多,四面的群山剛好可以擋住寒潮。

所以,福州的冬天要暖和得多。

一入了冬,哪都不想去,就想貓冬。

所以這麼多年來,平日的文章配圖裡,極少有拍武夷山冬天的意境。

但前段時間,武夷山的朋友有事相約。

再加上,現在到了年底,馬上就要準備過年,要忙起來了。

於是,趕在年前,抽空去了一次武夷山。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2》

一到武夷山,不巧,是個陰天。

剛下車,就能感覺到明顯的冷意。

驅車前往三姑的路上,一幕幕熟悉的街景,快速掠過。

樹,照樣是綠的。

花,照舊是豔的。

只不過,由於是陰天,隨手一拍,不論拍什麼都彷彿蒙上了一層名為“清冷寂”的濾鏡。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哪怕後期p圖時,調高了亮度,仍舊能看出這層陰天底色。

才隔幾個月不見,武夷山這邊又開始修路了。

開車去往景區時,沒有走北次入口。

而是沿著崇陽溪的另一側,從蘭湯方向進景區。

不知道,是不是受大環境影響,還是到了年底,大家都在忙。

總之,這個季節的武夷山,遊客極少。

和春天比,和夏天比,和秋天比,少了一大半人。

聽當地朋友說,景區裡一天只有兩三百號人。

難怪如此!

一路上除了鳥叫聲,以及不時飄落下來的幾片落葉,就沒多少人影!

春茶季時的大堵車畫面,猶在眼前。

而這會兒,面對這麼安靜的景區,還真有些不習慣。

一路往前,輕車熟路地將車子停在路邊,下車往前。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3》

對比四月、五月時的滿眼“清新綠”。

小寒過後的牛欄坑,滿眼都是“滄桑綠”。

往上看,坑口處有幾株叫不上名字的樹,已經掉光了葉子。

只剩橫七豎八的枯枝。

往前看,坑口紅亭邊上,幾叢翠竹,顏色依舊是嫩的。

一旁的老松,常年是綠翳翳的,地面上鋪了一層松針。

再往前,哇塞,這邊的肉桂全開花了!!!

白瓣黃蕊的茶花,隨手一拍,顏色搭配其實蠻小清新的。

只不過,聞著香氣淡淡的,遠聞並不明顯。

得湊近聞,才能感受到幾縷馨香。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話來奇怪,茶樹開花雖多,但蜂蜜卻沒見著多少。

不時傳來的,也大多是鳥叫聲。

極少有嗡嗡嗡的蜂忙聲。

難不成,我們去的時間不對,時間太早,蜜蜂們還沒出來工作?

還是說,天太冷了,這些小動物們不願意出來。

因為,如果沒記錯,上次和胡歌在走訪老茶廠時,聽他隨口介紹了一句。

據說在當地,他們只要在巖壁高處,找一處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擺上蜂箱。

那麼,就不愁沒有蜜!

在巖茶沒有如今這麼大火前。

這裡產的巖蜜,和筍乾、蘑菇幹、木耳乾等,曾是茶農貼補家用的副業渠道。

現如今,行情變了。

或許,在正巖其它小山場內,偶爾還能看到幾個蜂箱。

但在寸土寸金的牛欄坑,就不大可能了。

蜂箱少,離得遠。

對蜜蜂而言,一來一回採一次蜜的通勤時間蠻長的。

索性就不愛光顧了。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4》

前兩天在和朋友吃飯時,在飯店的門口,邂逅了一大片白梅。

整棵樹都結著潔白的梅花,遠看像雪,聞起來花香味極濃。

再看樹幹(這是平常看茶樹養成的習慣。)

別的姑娘賞花,那只是單純賞花,人比花嬌。

而麻花看花,尤其是梅花、桃花、杏花之類,有枝有乾的樹,眼睛第一眼瞟到的往往不是花,而是看它的樹幹有多粗!

一看,哇,這梅樹的樹齡也不小,主幹有碗口粗。

可見,是積年的老樹了。

難怪這香氣,能如此香遠益清。

就像老叢梅佔那樣。

不論是蓋香,還是茶湯,都溢滿這無比有辨識度的梅香!

而冬日的牛欄坑,穿坑而過,一路上都是兩岸鮮花迎送。

不,應該說,茶花迎送。

雖說,茶花香氣清幽,但在如此龐大的數量下,一路走去。

冬日的牛欄坑,茶花堪比梅花香!

特別是,遇到一枝椏橫斜出來的茶花時,對著天空,順手一拍。

如果不細看,將其認成是黃花臘梅的人,大有所在!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5》

之前寫過文章,如何從外觀上區分水仙、肉桂。

當時提到不少乾貨。

一看樹形。

肉桂低矮,是灌木,即便是留叢的肉桂,也長不了多高。

而水仙是小喬木,樹形細高。

達到老叢級別的水仙,別的地方不用多看,光是盯著它的主幹,就能看出它比周圍的茶樹粗那麼一大截!

二看葉形。

肉桂的葉片,略微往外內卷,像是舊時蓋房子的瓦片。

並且葉片邊緣的鋸齒,沒有水仙那麼突。

葉脈也相對更平整些。

水仙的葉片,尺寸比肉桂大,看起來更舒展,更平整。

葉脈突出,葉間距更寬。

最後,現在可以補充第三點。

即,水仙和肉桂開出的茶花不同。

水仙,樹形更高,葉片更大就算了,連開出來的茶花也比肉桂大。

秋冬季節,到了茶樹開花的時候。

親自到各大山場走一圈,這種對比感受會更分明!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如前文配圖所示。

靜態圖裡,是肉桂。

茶樹的小黃花,與微微內折的葉片,襯托在一塊,在調暗了色調後,畫面顯得特別清麗。

而動態圖裡,是水仙。

葉片大且寬,枝梢間結著花,花瓣大多隻有三五瓣,剩餘的十之七八的面積,全被黃蕊佔滿。

顯得比例不高協調。

就像一個人的眼睛過大,臉蛋太小時,擺在一起看,這種“大五官”反而不夠精緻小巧!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6》

巖茶裡,水仙肉桂大多在秋冬季開花。

當然,其它品種也是如此。

除了個別奇種外,大部分的茶樹,都遵照著這樣的生長規律。

秋冬開花,春天生髮,夏季繁茂。

對一棵開花的樹而言,開花,是植物繁衍後代的本能。

只有努力開出嬌豔豔的花,才能迎來矚目。

繼而,藉助蜜蜂、蝴蝶、以及其它昆蟲等,進行授粉。

從而結出茶籽,等到茶籽落地生根後,繁衍下一代。

然而,對現代化的種植與生產而言,茶樹開花,只能純粹當欣賞了。

畢竟,為了確保風味的穩定性,茶樹們大多數無性繁殖。

透過剪枝扦插等無性繁殖手段,在苗圃裡育出小苗後。

再按照適宜的行間距,栽在適宜的空缺茶地上。

像牛欄坑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肯定是一有位置空缺,就會趕緊找時機補充小苗。

比如,夏天暴雨時,颳倒一兩株。

比如,颳大風刮颱風時,颳倒三四株。

空位一旦讓出來,小苗就會趕緊補種。

這種靠無性繁殖而來的茶苗,才能保持巖茶品種特徵的穩定性。

而那些,由茶樹開花、結果、種子落地生根自然繁殖(有性繁殖)出來的茶樹後代。

它們屬於全新的品種,是無名氏,被統一命名為奇種(或菜茶)。

奇種與菜茶,它們本是一體。

唯一的區別在於,武夷山當地人更愛用奇種這個名字罷了。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牛欄坑的冬日,茶花堪比梅花香,那是武夷巖茶茶香的對映

《7》

看到滿坑的茶樹開花。

想起了一句詩。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後面的,已經忘了。

對茶樹而言,它們開在深冬裡的茶花,大多也是寂寞少人見的。

如野百合。

但這些落滿一地的茶花,從某種意義上,化作春泥更護花。

噢,不,說錯了。

應該是,化作春泥更護來年的春茶。

也是美事一樁啊!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