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武當山金殿:靈蛇繞戲神龜

菜單

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武當山金殿:靈蛇繞戲神龜

武當山金殿初建之時並沒有圍牆,明成祖於永樂十七年(1419)永樂皇帝下詔敕建:“今大嶽太和山頂,砌造四周牆垣,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動。其牆務在隨山勢,高則不論丈尺,但人過不去為止。務要堅固壯實,萬萬年與天地同其久遠。故敕。”城牆歷時五年完工、用重達千斤的巨型石條砌築的城牆高數丈,周長344米。這道城牆的建築很有特色,從外向裡看,牆往內傾斜,從裡向外看,牆往外傾斜。遠看猶如一道光環圍繞金殿,蜿蜒起伏,雄偉壯觀。

此後,以城牆為界,牆外稱為“太和宮”,牆內叫做“紫金城”。環繞天柱峰頂端修建的城牆,因金殿在其上而得名紫金城。這是明成祖朱棣按照自己居住的“紫禁城”,為真武大帝在人間修建的“玉京”。在永樂年間,出入紫金城是很嚴格的。當時有種說法,叫“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足見當時武當山紫金城的地位。

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武當山金殿:靈蛇繞戲神龜

在中國的傳說中,真武大帝的前身是自遠古就被信奉的天神:北宮七宿之神玄武。玄武龜蛇混體,鎮守北方,按照道教五行學說,北方屬水,因此又被尊為水神。宋代時宋真宗為了避諱其祖父玄朗的名號,改玄武為真武,真武大帝的名號也就這樣沿用下來。

從空中俯視,武當天柱峰的整體造型恰似一隻巨大的龜,而修築的城牆和金殿等建築恰如靈蛇繞戲神龜,形成了一幅絕妙的“龜蛇圖”。大自然鬼斧神工而成的奇妙景觀,竟與傳說如此地巧合,不得不說是個奇蹟,不能不讓人生出許多的遐想。

武當山金殿位於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頂端,是由九種金屬冶煉鍛造的合金銅殿,俗稱“九花銅”。表面鎏飾以黃金,總重90噸,耗金360公斤。金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採用最高規格的重簷廡殿頂。金殿高5。54米,寬4。4米,深3。15米,為銅鑄仿木構建築,重簷疊脊九踩斗拱,這是當時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等級最高的建築規制。

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武當山金殿:靈蛇繞戲神龜

金殿四周十二根立柱上疊架著額、枋及斗拱,正脊兩端鑄龍吻對峙,垂脊圓和,翼角舒展,上面裝飾有精美的珍禽神獸:天馬、獅、鳳、龍、仙人、鬥牛、海馬等,殿脊飾有仙人禽獸,栩栩如生。額枋及天花板上雕鑄流雲、旋子等圖案,線條流暢柔美。

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武當山金殿:靈蛇繞戲神龜

金殿下承須彌石座,金殿前出月臺,三面出陛,金殿前置銅仙鶴一對,金殿石臺四周有護欄相圍,金殿上懸銅質藍地匾額,金殿四周圍以銅質欄杆,上陰刻雲龍紋,金殿的護欄四角各置一獅子吼蹲獸,金殿大門上刻二龍戲珠圖。金殿殿內神像、几案、供器都是銅鑄的。各鑄件之間嚴絲合縫,渾然天成。

金殿內供奉的真武大帝、金童玉女、龜蛇二將和水火二神等神像,均為銅鑄鎏金,刻畫細膩,性格鮮明,生動傳神。

關於金殿的傳說很多。金殿建成伊始,就出現了三大奇觀:其一“祖師出汗”,每當大雨來臨前,殿內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浹背。其二“海馬吐霧”,金殿屋脊上立著許多栩栩如生的金獸金禽。其中有一頭海馬,每到夏季海馬口中若“吐出”串串白霧,隨後必有暴風雨盪滌金殿。其三“雷火煉殿”,雷雨時,金殿四周往往電光閃爍,火球翻滾,而每次雷擊過後金殿不僅分毫未損,而且燦然如新。雖然這些奇觀後來被一一解開,但那都不是傳說,而是中華民族智慧的閃耀。金殿歷經600年雷電煉擊,至今仍然金光奪目,輝煌如初。

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武當山金殿:靈蛇繞戲神龜

從“北建故宮,南修武當”到“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 在海拔1612米的武當山天柱峰峰頂,建有一座金殿,這是武當山的象徵,也是武當道教在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標誌。

在金殿前極目四方,武當秀麗風光盡收眼底。繞過金殿,後面有一塊“大嶽武當”的石碑,站在武當之巔,不禁心旌激盪。

從金殿西側下山是聖境臺。站在此處極目遠眺,紫金城城牆蜿蜒起伏,莊嚴的太和宮丹牆翠瓦,與巍峨峻秀的獅子峰,形成了一幅氣勢磅礴、動靜互動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