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暢遊淮河第一峽

菜單

暢遊淮河第一峽

長江三峽舉世聞名,然而淮河也有三峽,同樣令遊客神往。從桐柏山奔騰東流的千里淮河沿途打了三個結,在安徽省境內構成了獨特的淮河三峽景觀。

淮河水從桐柏山掉頭東去,在安徽省八公山下回環北折,繞群峰,騰激浪,驟然穿入險峻的硤山口……這就是淮河第一峽。硤山口是淮河三峽中最狹窄的一峽,平均寬度為300米至400米,最狹窄的一處僅為100米,兩岸岩石林立相對峙,峭壁如削,硤石山被淮河一劈兩半,自西向東橫穿而過。《水經注》中記載:“淮水過壽春北,右合淝水,又北經山硤中,謂之硤石。”相傳,硤石山原是一個整體,因淮河水被其堵塞而氾濫成災,大禹治水時用神鞭劈開,形成了東西兩座山,從此以後,淮河水暢通無阻,兩岸的百姓安居樂業。為紀念大禹的豐功偉績,人們在西硤石山口上修建了禹王廟。禹王廟前山如銅關,驚濤駭浪,被譽為八百里“長淮津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在洶湧的淮河中央兀立著一座小山,山石如斧削,十分險峻。遊客可乘小船登上這個孤島。放眼遠望,淮河水乘風破浪由西南方向流過來,在此掉頭向北從狹窄的西山對峙處奔流,激流洶湧澎湃,波濤猶如雷鳴,攝人心魄,水面上形成無數大小的漩渦,來往大小船隻迎風破浪川流不息蔚為壯觀。島上的古皂莢樹幾經戰火和雷電,依然枝繁葉茂生長在淮河中的孤島上,據說這棵皂角樹距今已有1000餘年樹齡。1991年,淮河發洪水,硤山口由於河窄而滯洪,後來當地把原先連線在岸上的西硤石山劈開,形成西硤山口,拓寬河道300米,硤石山就變成今天淮河中的一座孤島了。

遊客從島上下來,乘小船環繞孤島一週,舉目望去會驚喜地發現西硤石南端懸崖峭壁上有摩崖石刻,高6。2尺,寬4。4尺,字如碗口一般,雖經數千年風雨侵蝕和淮河水的沖刷,仍可清晰分辨其中部分內容。據史料記載,摩崖石刻為南宋時所刻。

春天,島上鮮花盛開,一派春意融融,小島、古樹和閒亭掩映在鮮花叢中相映成趣,倒映在淮河水面上更使得硤石山富有了詩情畫意,構成一幅淮河安瀾美不勝收的天然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