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萬里長城第一門,是內地與塞外的大門,知道者甚少

菜單

萬里長城第一門,是內地與塞外的大門,知道者甚少

觀古今看世界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第一的軍事工程,在2000多年的歷史中,見證了無數朝代的更迭替換。也見證了我國從古至今的歷史發展程序與各朝各代的興衰更替。在萬里長城中我們熟知山海關、嘉峪關、居庸關這三個關口,其實還有一個關口和這三個關口並稱萬里長城四大雄關,那就是大境門。

萬里長城第一門,是內地與塞外的大門,知道者甚少

大境門位於張家口市區的北端,1644年,清兵入關,在這道長城上開豁建門,名曰大境門,至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飽經滄桑,但雄姿依舊。大境門與長城上的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並稱為萬里長城四大雄關。

萬里長城第一門,是內地與塞外的大門,知道者甚少

長城上的關口大多是以“關”和“口”來命名,例如殺虎口、獨石口、雁門關、玉門關,可大境門是長城上唯獨以“門”來命名的關口,被專家學者譽為是“萬里長城第一門”。說起大境門,它自古就作為扼守京都的北大門,連線邊塞與內地的交通要道,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蒙漢兩族人民貿易邊口,為發展蒙漢兩族人民的友好關係,溝通內地與邊塞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知道者甚少被稱為“陸路商埠”,同時它也成就了許多商人的財富夢想。

萬里長城第一門,是內地與塞外的大門,知道者甚少

門樓上有“大好河山”四個大字,這是張家口最後一任都統高維嶽在1927年所題寫的,是有趣的迴文藝術提款,正讀,反讀都可以。仔細看會發現大好河山下面有大境門三個小字,別看這三個字比起上面的字要稚嫩許多,但這是長城線上最高規格的提字,是順治皇帝6歲的時候題寫的。一個六歲的滿族小孩能把字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萬里長城第一門,是內地與塞外的大門,知道者甚少

在大境門還有一個關於康熙皇帝的傳說。康熙平定葛爾丹後,攜少數隨從到達了大境門,當時正好是半夜。康熙帝隨從大呼開門,守門衛士叫張元,這個張元稱,我朝有規定日暮時分落城門,誰來也不得開門。任憑隨從怎樣叫門,就是不開,到最後,張元說今天就是康熙爺來了,也不開門。康熙帝一看沒辦法,叫住了隨從。只得在城下不遠處的一塊平坦處歇息,並派部分將士於對面山坡上護衛。

萬里長城第一門,是內地與塞外的大門,知道者甚少

第二天早上才進得門來,張元聽說昨晚上叫門的就是當今的康熙爺,才知闖下大禍。康熙進城後召見張元,說你就是張元吧,那去撿一塊石頭來,張元想:難不成要拿石頭砸死我,就在山上撿了一塊最小的石頭回稟皇帝。皇帝讓人稱了一下,重三兩二錢三,於是,皇帝命人賞賜所有守門衛士每人三兩二錢三銀子。且嘉獎張元恪盡職守,升他為將軍。張元知道皇帝並未加罪於他們,他們喜出望外,高呼萬歲。為了紀念康熙,人們在康熙過夜的地方建了一個亭子,取名臥龍亭,並把當時的西高山、東高山改名為東西太平山,來永葆一方太平。數百年來這兩亭不斷得到修葺,至今完好。

萬里長城第一門,是內地與塞外的大門,知道者甚少

在2022年冬奧會的宣傳片當中就有大境門“大好河山”的牌匾鏡頭。河山大好張家口,太平聳峙大境門。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