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蘭州市僅存明代古建築出現病害 白衣寺塔保護前期勘察研究專案啟動

菜單

蘭州市僅存明代古建築出現病害 白衣寺塔保護前期勘察研究專案啟動

原標題:蘭州市僅存明代古建築出現病害

白衣寺塔保護 前期勘察研究專案啟動

蘭州市僅存明代古建築出現病害 白衣寺塔保護前期勘察研究專案啟動

白衣寺塔。

“玉柱玲瓏通帝座,金城保障永皇圖”——白衣寺塔,距今已有400多年,它不僅是蘭州市博物館不可移動的鎮館之寶,也與白衣寺同為蘭州市僅存的明代古建築。

歷經數百年風雨,如今白衣寺塔出現一些病害,因情況比較複雜,故在修繕前,甘肅省文物局、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蘭州市博物館專門開展了前期研究專案,特委託蘭州大學文物保護研究團隊承擔了白衣寺塔保護前期勘察研究專案,並於12月22日正式啟動該專案。

在白衣寺塔保護前期勘察研究專案啟動儀式上,作為該專案團隊負責人,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地質工程系系主任張景科教授介紹,此次前期勘察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是白衣寺塔毛細水上升的問題,目前從白衣寺塔的外觀就可以發現,塔下半部分有浸溼的現象,這就說明地下水已經對塔身有所滲透,需要進行水文地質勘查,結合地下水監測和塔體監測,查詢原因;第二是白衣寺塔的穩定狀態,目前塔身能夠明顯看到表層有區域性脫落,以及細小縫隙;第三是透過現場監測和室內物理模擬試驗,揭示白衣寺塔磚體的風化機理。

前期勘察研究工作預計進行一年半,透過這段時間為白衣寺塔尋找病因。此次專案研究成果將為白衣寺塔及白衣寺的科學保護奠定理論與實踐基礎,並直接指導編制白衣寺塔及白衣寺保護加固設計方案。

白衣寺塔,也稱多子塔,位於蘭州市博物館院內中部,明崇禎四年(1631年)修建。白衣寺塔為實心磚塔,高約30米。塔身下部呈覆缽狀,高約8米,最大處直徑為6米。塔身上半部為八角形錐體,共做密簷12層,層數為偶數,在國內罕見。每層每面各開佛龕1個,內各塑佛像1尊,共計96尊;每層每角懸掛風鈴1個,共計96個。白衣寺塔因白衣寺而得名,白衣寺建於明代初年,要比白衣寺塔早200多年,經歷600多年風雨和多次戰亂,唯有白衣寺塔完好無缺儲存到了今天。白衣寺塔(包括大殿)在1981年被列為甘肅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圖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