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菜單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難民潮中一哄而上建造的那些成排的樓房都是木結構的,所以到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不少都已經損壞了。

而且,一旦發生火災,成排的木結構房屋就會非常危險。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因此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早期新建的樓房都是磚、木和水泥混合結構的。新建的房子仍然成行排列,隔幾排就在四周建起圍牆形成一個住宅小區。

出於通行、採光和通風的需要,小區內每兩排樓房中間都鋪設出一條小巷。這種成排樓房中間有通道隔開的住宅形式從此被稱作“里弄房子”或者“弄堂房子”。

後來,里弄房子發展成許多不同的式樣,但是上海人仍然將各種各樣有小巷隔開的樓房統稱作“里弄”或“弄堂”。

1、弄堂的房子為何叫“石庫門”?

石庫門是里弄房子中出現最早也是最普通的一種,“石庫門”描述的是這種房子的大門式樣。這個詞的起源比較模糊,有必要在這裡解釋一下。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雖然二十世紀的每個上海人都知道“石庫門”這個詞,但很少有人說得出它的具體含義以及起源。從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石頭倉庫的門”,讓人不明所以。

石庫門房子的大門實際上是由兩塊黑色的厚木板合併而成,每塊門板正中安著一隻青銅門環。大門四周是石結構的框架,因此“石庫門”的意思是“有石頭框架的木門”。

學者羅蘇文在她近期的關於上海里弄的研究中,從歷史和文學的角度解釋了“石庫門”一詞的含義。她認為這個詞的由來與古代中國宮殿的大門有關。

在古代,皇宮正門的標準設計是由五道大門組成,諸侯宮殿的正門為三道。每道門都各有其名,但是不論是帝王的宮殿還是諸侯的宮殿,最外面的一道門都稱為“庫門”。因此“石庫門”也可以解釋為是“石頭的庫門”。

既然里弄房子的正門都有石頭框架,那麼這樣的解釋倒是頗有啟發性。

但是這樣想的話,也就意味著最外面的那道門(也就是庫門)指的不是單獨一幢房子的前門而是指由幾排房子組成的那個里弄的人口。

既然典型的里弄式建築都是建在一個有圍牆圍起來的弄堂內,弄堂入口為一道石砌框架的大門,所以我認為“庫門”一詞最初更有可能指的是一條弄堂的入口。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早期的有關里弄房子的資料中有一份報紙廣告確證了我的想法。廣告宣傳的是石庫門房子,它的廣告詞上寫這房子是“在石庫門內”,說明了“石庫門”指的是一個小區,也就是一條里弄的大門。

對“石庫門”一詞的考證並非咬文嚼字,這個詞的含義實際上反映了十九世紀下半葉上海出現的一個重要的社會變化。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戰亂結束後,新建的里弄房子已經成了新移民們永久性的家,而不再僅僅是難民們的臨時居所。

中外雙方的種族隔離消除了二十幾年以後,上海的外國租界漸漸贏得了東亞“模範租界”的稱號,中國人也開始把租界看作他們的“樂土”。

把房子的大門叫作“石庫門”意味著人們形容這種在租界裡建造的新式房子舒適如宮殿。一開始這或許只是商業廣告,也是中國人愛用誇張而具有文學性的詞語來表述他們所喜好之物的一個例子。

2、弄堂的命名

為每一個里弄小區的命名進一步表明了中國人的戀家之情。

所有名字都含有“裡”字或含義相近的“坊”字,這兩個字在古代代表城市裡最基本的一個居住區域,一個“裡”或“坊”中居住著25到100個家庭不等。

這樣的命名意味著住在外國租界裡的中國人開始將里弄視作他們穩定的家,而不再是臨時居所。

里弄小區的名稱中“裡”字用得非常之多,以至於到了二十世紀,“裡”就成了里弄房子的代名詞。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典型的里弄名字一般都稱為“某某裡”或者“某某坊”。名字的選擇五花八門。有的以里弄主人的名字命名,有的與里弄主人有關(比如他的故鄉),有的名字說明了當地的特點(比如那裡原有一棵老樹),還有的名字是某種對於主人來說意義重大的東西,等等。

不過最常見的還是用一些寓意吉祥的字來給里弄命名。其中最常用的有福、寶、富、貴、慶、榮、安、長、吉、善、德、和、康、興、祥等等。有時候用永、恆、久、長(都是永恆、長久的意思)這些字組成一個吉祥詞來表達“永遠幸福”的美好祝願。例如常見的里弄名字“永興裡”意思是“永遠興旺的地方”。

調查發現有230條里弄名字以“德”開頭,279條以“福”開頭,以“永”開頭的多達365條。用含有道德寓意的詞語,通常摘自儒家經典,來給里弄命名也很常見。

例如《大學》中的“明德”一詞,全市共有17條弄堂以此命名。類似的詞語還有“愛仁”、“恆德”、“懷德”、“懷仁”、“仁德”等等給弄堂起一個好的名字可以使弄堂變得富有情趣,讓新家充滿祝福,也等於為弄堂樹立了一個永久的廣告牌。

刻有弄堂名字的石塊被安裝在拱形的弄堂大門之上,與地面平行,有些還將字漆成紅色。名稱是由有點名氣的書法家寫的,字型為楷體。

每個字都有兩英尺見方,人們在遠處也能看見。弄堂的名字也是郵政服務所必需的。

一條弄堂裡的每幢房子都有門牌號碼,但弄堂卻沒有門牌。弄堂名稱代替了門牌成為地址的一部分。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1949年以前標準的上海地址按照順序是這樣寫的:路名、弄堂名、門牌號碼。弄堂名稱的這種行政用途進一步強化了弄堂作為一種居住單位或者居住社群的地位。

3、石庫門的變遷

也許有人認為,一個有圍牆的里弄小區,又有個優雅的名字刻在入口處,住在裡面的居民會產生一種它是自己社群的歸屬感。

如果弄堂裡的居民穩定,居民們的社會背景或者故鄉都差不多,這種歸屬感或認同感也許極容易產生。

但是歷史並沒有給予弄堂居民太多時間來建立這樣的感情。二十世紀上半葉,老式的石庫門房子經歷了不少變革。

這種變革主要就是為了適應弄堂居民來源日漸多元化的需要。各種新形式的里弄設計出現了;這些新的里弄沒有取代石庫門裡弄的地位,但卻使老式石庫門明顯地過時了。

雖然上海里弄房子的總體佈局風格——也就是說房子都是成行排列地建造——是受到西方的影響,但是就房子的內部結構來看,明顯是源自於四合院這種傳統的中式住宅。

里弄房子的主體結構有兩層,包括底樓的客堂間和二樓的主臥室,主體兩邊有廂房。這樣結構的兩層樓房子可以還算舒適地安頓下一個大家庭(父母和已婚的子女)。兩側廂房之間,在客堂間的正前方,是圍牆圍著的鋪地磚的天井,供戶外活動之用。

樓房後面有一排平房,廚房、傭人房以及其他房間都在那裡。在廚房或者傭人房頂上是屋頂平臺,四周圍以木柵欄,用來晾曬衣物。

在前面的樓房和後面的平房之間有一狹長的後天井隔開,這樣前後兩邊的房子就都有點隱私感。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大部分的多開間、“U”型石庫門房子都建於十九世紀晚期,只有少數建於二十世紀早期。1872年建造的興仁裡位於寧波路,和南京路隔一條馬路,和外灘也只隔開兩條馬路,這一帶是英租界的中心。

它是最早的石庫門裡弄之一,一直儲存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早期。整條弄堂佔地約3。3英畝。

弄堂裡的房子保養得不太好,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為了建造新的建築,整條弄堂都被拆掉了。

每一個對上海歷史感興趣的人都會對這些最老的里弄房子的消失感到遺憾,然而由於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這種老式弄堂確實已不合時宜了。

石庫門房子的基本佈局,即成行排列,外有圍牆,都保留了下來。但是因為住房緊張,外國租界以及鄰近地區的土地又有限,房子的具體式樣作了不少改變。

“U”式房型因為佔地較多,越來越不適應上海擁擠的人口和昂貴的地租,在二十世紀早期被逐漸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石庫門房子。要減少房子的佔地面積,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減去一側廂房。

為了與老式房子區別開來,這種只有一側廂房的里弄房子被稱作“兩間一廂”,而“U”型、兩側都有廂房的則稱為“三間兩廂”,如果有三層樓,也可以稱為“三上三下”。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新式房子裡,主樓和廚房等所在的附樓之間的後天井沒有了。廚房與主樓的後部直接相連,稱為“披間”或者“灶披間”;在今口的上海方言裡,“灶披間”仍然是廚房的意思。

從1920年開始,許多新建的房子於脆去掉了廂房,原來老式房子的主體成了一個獨立的單元,稱為“單開間”,因為多數房子都有兩層樓,所以又稱為“一上一下”。從那時起,上海新建的里弄房子基本上都是這種式樣。

不僅如此,與“U”型石庫門相比,單開間房子的總體尺寸也要小得多。

一幢普通的“一上一下”房子佔地面積約為13×46平方英尺(4×14平方米)。每層樓高約13英尺(4米)。但是不少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建造的里弄房子還不到這個尺寸。有的佔地僅為11。5×21平方英尺(3。5X6。5平方米),而且還省略了前天井。底樓的層高縮到10。8英尺(3。3米),二樓層高9。8英尺(3米)。

這種矮小的沒有天井的里弄房子被稱作“日式房子”,這樣的稱呼顯然出自中國人的“矮東洋”的模式化印象。

同時這種房型實際上也是在上海的日本人最喜歡的。此類房子不少都建在上海的日本人聚居區——虹口。

4、石庫門的變通

所有的石庫門房子都設計成適合一戶人家居住的樣式。

這種房子,哪怕只是單開間的,對於一對夫妻帶著沒有成家的子女這樣的家庭來說已經十分舒適了。

通常是父母睡二樓的臥室,小孩住亭子間。如果是三層樓的房子,則小孩睡三樓的臥室。單開間房型沒有餐廳,全家人吃飯通常是在廚房或者客堂間。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然而,因為上海房屋緊缺,里弄房子的居住方式常常與設計者的初衷相反,一幢房子裡住了不止一戶人家。

為適應房客的需要,許多房子經過改造,增加了房間和樓層。新增加的房間都有獨特的名字,只要是上海市民幾乎人人都知道。

下列是石庫門房子最常見的改造結果:

1。客堂間向前擴充套件,佔據了原先的天井。

2。客堂間分成前客堂和後客堂兩間。

3。後客堂天花板高度降低,在後客堂的頂上和二樓的臥室之間多出一間房間,稱為“二層閣”。

4。和客堂間一樣,二樓的臥室也分成前房和後房。

5。二樓的天花板高度降低,騰出的空間稱作“假三層”或者“三層閣”。

經過這番改造後,單開間石庫門的樓層面積擴大了百分之五十,一幢原來只能住最多八九人一家子的房子現在可以容納15到20人,或者4到9戶人家。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石庫門"究竟是什麼門?原來和上海弄堂有關

石庫門房子的擁擠和狹小成了藝術作品經常表現的題材。著名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表現了房客們在石庫門房子裡的生活狀態。

這齣戲廣受歡迎,“七十二家房客”也成為描述上海石庫門房子擁擠程度的同義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晚期出品的一些經典電影如《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等,也取材於擁擠的石庫門生活。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