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山西省霍州市無人村,西安至京城的古驛道必經之地為何人走樓空

菜單

山西省霍州市無人村,西安至京城的古驛道必經之地為何人走樓空

霍州市北部與靈石縣交界的黃土高原深處有一座無人村,是古代西安入京城的必經之地。八國聯軍闖京城的時候慈禧太后西逃還經過這個小驛站小住一晚。這個無人村不僅是西安至京城古道的驛站,而且還是當地大戶人家張氏家族的繁衍之地,清朝末期還出了一位貢生,丁財兩旺的大家族為何如今成為無人村真是不解。

山西省霍州市無人村,西安至京城的古驛道必經之地為何人走樓空

無人村叫老張家灣村,可以想得出來無人村的原住民以張氏為主。老張家灣村是歷史悠久的古村落,原名叫大會頭,西安至京城的古驛道穿村而過。解放之前古驛道來往商賈川流不息,古道兩邊客棧相連,商鋪雲集,藉助著張家雄厚的財力為底蘊,老張家灣這個古驛站相當的繁榮昌盛。

山西省霍州市無人村,西安至京城的古驛道必經之地為何人走樓空

遠處就能看到古牌坊,古牌坊為節孝牌坊,修建於清朝光緒元年(1875),為讚頌楊氏婦人而修建,古牌坊也叫楊氏牌坊。古牌坊的匾樑上寫有旌表已故貢生張逢泰之妻楊氏坊,張逢泰是老張家灣唯一的貢生,44歲便故去,此時的楊氏只有23歲,本想也隨亡夫而去,但是嗷嗷待哺的孩子而堅強生活下去。楊氏不僅將孩子撫養成人而去還勤儉持家,楊氏病重之時還省下百石穀物贈送附近的鄉民。

咸豐8年(1858)因病故去,享年44歲。楊氏自張逢泰故去後守寡20餘年,堅守婦道,勤儉持家,臨終之際還將結餘穀物分發給鄉民而深得鄉民們的尊敬和愛戴。楊氏去世後族人將楊氏與張逢泰合葬在一起,鄉民們為感謝和紀念楊氏而籌建這座古牌坊。歷經150年的風雨侵蝕和自然風化,雖說不是儲存完好但還能看。正是因為有這座牌坊的存在,才顯得老張灣村的歷史底蘊。

張家豪宅,在老張家灣乃至整個霍州北部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豪宅,解放戰爭時期曾經作為臨時辦公場所。解放之前張家是大地主,擔心在戰火中遭殃就選擇外逃,解放後充公將張家豪宅用作學校。90年代之前老張家灣小學曾有兩百多小學生,進入本世紀初還有幾十人,最後適齡兒童的減少這座小學也就停辦,如今已是人去樓空。

學校停辦後張家豪宅也就成為無主地產,張家還有後人,只不過在解放前已經遷往外地。再加上是大地主出身,特殊年代地主家庭出身被評為家庭背景不好,要是解放後不外逃留下來想必生活很難過下去,還不如一走了之。不知張嘉豪的原主人有沒有回來過,回來後看到自家老宅如此破爛不堪有何感受。作為貧苦農民出身的我,看到如此豪宅遭到嫌棄感到挺可惜的,如是有機會能夠入住此豪宅或許也只是一場夢了。

學校的教室,如果不是老張家灣小學停辦,應該是一群孩子求學的最佳場所,如今就剩下破爛不堪的場景。可能是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每當看到學校的時候總想著聽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老師洪亮的教書聲,雙眼聚精會神的盯著黑板上密密麻麻的粉筆字。可惜這一場景已經成為過去,永遠再也回不來,看到的自己殘簷破壁,想到的只是失落的記憶。

這棟老房子原來是一座廟,老張家灣的原名叫大會頭皆因有這座廟的存在。古代每逢大年16都開廟會,廟會就在老張家灣舉行。霍州地區每年春天頭一場廟會就在此舉行,大會頭的名字就這麼而來。大會頭又處在古驛道的節骨點上,來往的商人和路人猶如蜂巢般。加上廟會文化的盛行,老張家灣這座古驛站的繁榮程度可想而知。公路開通,出行方式的轉變,古驛道也就失去當年的繁華,它的沒落不是人為遺棄而是被時代拋棄。

離老張家灣小學不遠處就是張家祖墳所在地,祖墳在年代的摧殘下幾乎成為平地,墓葬的附屬工件散落一地,除了墓碑要是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是張家的祖墳。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當年富甲一方的張家輝煌不在,最穩固的楊氏牌坊如果不加以保護,想必不久的將來就會自然坍塌。古文物消失若不在人為破壞下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損毀後想要修復已經不可能,珍惜文物人人有責,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見其所想,所想所寫,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大夥諒解。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原創文章,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