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用科技補短板 他讓獼猴桃成皖北“致富果”

菜單

用科技補短板 他讓獼猴桃成皖北“致富果”

用科技補短板 他讓獼猴桃成皖北“致富果”

賈兵(左)在講解獼猴桃田間管理技術 受訪者供圖

作為科技特派員,得為果農們實實在在乾點事,不能愧對這個名頭。我就喜歡跟果樹、果農打交道,一到地裡,我的精神頭就來了。參與鄉村振興,幫助果農脫貧致富,這是我們黨員科技特派員應盡的義務、應擔的責任。

賈兵  安徽農業大學科技特派員、園藝學院副教授

“要噴灑石硫合劑,對地面進行全面消毒,還得及時抹芽,不然枝梢過密會導致病蟲害,影響果子的質量……”5月7日,安徽農業大學科技特派員、園藝學院副教授賈兵躺在病床上,透過手機影片線上指導果農進行田間管理。

每年果樹發芽的生長期,賈兵都會忙碌在果園一線,但去年的一場意外,讓他只能躺在病床上進行技術服務。

2020年12月28日,賈兵在給基層農技人員做果樹栽培技術培訓時,因為講得投入,一不小心從講臺上摔了下來,右手手臂被劃了一道20釐米長的口子,右腳根骨粉碎性骨折。在病床上一躺就是幾個月,可憋壞了喜歡在農村跑的賈兵。

不能到田間跑,但科技特派員的工作不能落下,賈兵的手機成了“熱線”,企業、農戶一會兒一個電話來請教問題,賈兵開啟影片耐心指導。

皖北獼猴桃產業從無到有

瞭解賈兵的人都知道,他喜歡“琢磨”,安徽省廬江縣還有一段他“瞎琢磨”的佳話。

2017年,賈兵到當地去搞技術推廣,看到田裡建了很多光伏板,因為板下光照不足,沒法種莊稼,田地都撂了荒。能不能把這些田地利用起來?賈兵動起了腦筋。“桃子梨子喜光,沒有光照無法生長,但獼猴桃耐陰涼,應該行。”

賈兵的想法被當地村民頂了回去。“你這老師瞎搞,我們種了一輩子地也沒見過這樣乾的。”

賈兵理解村民,“一般的農作物都喜歡陽光,光伏板下陰涼沒有陽光,超出了村民的種植經驗,村民肯定不理解。”

看似農業生產條件不好,但換個角度卻能趨利避害。“現成的光伏發電板省去了架材成本,避免雨水風雪影響,病蟲害也少。”賈兵好說歹說,終於有幾個農戶半信半疑開始試種。到了第一年該剪枝的時候,農戶又不幹了:“樹長得好好的,把枝剪掉不就死了麼。”賈兵又是一番苦口婆心,他信心滿滿,農戶卻心裡打鼓。沒想到第二年一看,經過修剪的樹枝長得又粗又壯,“根系壯大了,樹幹筆直往上長,肯定有個好收成。”賈兵說。

在賈兵手把手指導下,光伏板下獼猴桃長勢良好。去年9月開始掛果,平均一畝地產量達到750多公斤,純收益5000元以上。賈兵測算了一下,再過一兩年到了豐產期,每畝地產量可以達到1000多公斤,純收益能夠達到1萬多元。

以前的荒地現在成了良田,看到致富的前景,果農們都服了。賈兵的創新技術也填補了國內獼猴桃種植農光互補專案的空白,有效解決了土地利用問題。

獼猴桃樹喜陰喜溼,以前,皖北地區因為灌溉條件有限,土壤成鹼性,不適合栽種獼猴桃。賈兵經過調研後,建議當地發展獼猴桃產業,老百姓都覺得這個大學老師是在“痴人說夢”。賈兵自有他的道理:“現在透過灌溉條件的改善,廣泛實現了滴灌,再透過有機肥改良鹼性土壤,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解決了這些“短板”,皖北地區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就變成了最大的優勢。以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現在透過科技的力量,讓皖北獼猴桃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

讓種果樹的“老把式”服氣

作為科技特派員,長期在農村指導,賈兵深知農民的不易,也深深體會到從事農業創業的不易。“農業生產不能做錯任何一個環節,品種不能選錯,栽培管理也要跟得上,盼著風調雨順,還要盯著市場,特別是果樹,頭三年沒產量,更要儘量規避風險。”他說。

2018年,安徽新橋都市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想打造現代都市農業,建設了新橋都市農業觀光園(以下簡稱觀光園)。公司負責人找了一些地方很有經驗的“老把式”搞管理,各種各樣的果樹種了不少,到頭來卻果實口感不好,產量也不高。

一次偶然的機會,觀光園負責人邀請賈兵來“把把脈”,賈兵在觀光園轉了一圈,找出了問題:果樹種類太多太雜,品種不合適,枝上掛果太多,養分跟不上……觀光園負責人一開始還半信半疑,幾個技術員也不以為然。後來進行對比試驗,按照賈兵指導進行修剪的果樹一片濃綠,旁邊的果樹則一片枯黃。這下負責人和技術員都服了,“你講得太到位了,如果能早認識你,就能減少很多損失”。

在賈兵看來,科技特派員傳播科技,關鍵是要讓老百姓聽得懂學得會,高深的理論要變成通俗的語言。這麼多年來,賈兵一直在打磨自己的“金剛鑽”。

剛畢業的時候,賈兵到農村去講課,有時候農民提出來問題,他回答不上來。賈兵下定決心要把實踐這塊“硬骨頭”給啃下來,從此,他在基層紮下了根。

賈兵記得,七八年前有一次到一個果樹企業去,企業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說:“賈老師我說了你別不高興,什麼教授不教授,我如果遇到問題,你們就能解決?”賈兵哭笑不得,到果園裡看了看,把問題從頭到尾講了一遍,把技術要領指導了一番,負責人聽了,趕忙道歉:“您講到點子上了,種果樹的‘老把式’也不得不服。”

農民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自擔任農業科技特派員以來,賈兵平均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基層跑,遇到果樹生長管理的關鍵期,幾乎從早到晚奔波在講臺與農田之間,有時候要忙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再接著幹。

賈兵不在乎這種忙碌,他說:“作為科技特派員,得為果農們實實在在乾點事,不能愧對這個名頭。我就喜歡跟果樹、果農打交道,一到地裡,我的精神頭就來了。”

去年8月,安徽境內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洪水剛一退去,賈兵就開始忙起來。從六安市金安區到金寨縣,從廬江縣到肥西縣,賈兵馬不停蹄:“洪水給經濟作物生產帶來了自然災害,再遇後期高溫,如果不進行技術干預,部分果農將遭受更大損失。”

獼猴桃是金寨縣的特色水果產業,賈兵發現,由於前期部分獼猴桃園受雨水浸泡,很多果農忙著在獼猴桃樹地裡除草,又遇近期高溫,由於部分果農不敢灌水,土溫上升過快,獼猴桃死樹現象嚴重。災後恢復生產,老百姓都很積極,但絕對不能盲目,否則會帶來更大的損失。

賈兵給果農們開出了“藥方”,獼猴桃園立即停止除草,已除草的園子要隨草覆蓋樹盤,高溫天氣,夜間要進行地下滴灌,白天開啟微噴進行田間降溫,合理減少負載等。在他的指導下,當地很多果農把住了災後恢復生產的關鍵期,及時採取了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挽救了不少獼猴桃樹。

多年跟農民打交道,把百姓的煩心事當作自己的事,賈兵交了很多農民朋友。賈兵說:“我是一名教師,更是一名黨員,參與鄉村振興,幫助果農脫貧致富,這是我們黨員科技特派員應盡的義務、應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