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大清河是條文化河(之一)

菜單

大清河是條文化河(之一)

(來源:中共齊河縣委黨校)

大清河是條文化河(之一)

大清河是條文化河(之一)

要追溯齊河的歷史文化,大清河是繞不過去的。她的前世是濟水,今生是黃河,濟水——大清河——黃河,源遠流長几千年,塵封著齊河這方地域太多的歷史印跡。

大清河的前世是濟水。濟水是中國古代一條著名的河流,被稱為“四瀆”之一,與黃河、長江、淮河齊名,一向以“流清、澤廣、德厚”著稱。儘管濟水早已成為歷史,但從一些地名中還可以看到她曾經的影子。濟源即為濟水源頭,濟南即為濟水之南,濟陽即為濟水之北。“齊河”地名與濟水也是息息相關。東漢初年,大將耿弇率軍渡濟水討伐謀反的張步,後人在耿弇率軍渡河的地方起名“耿濟口”“耿濟渡”。唐朝在此設鎮,名“耿濟鎮”。宋朝時將耿濟鎮改為“濟河鎮”,後又將濟河鎮改稱“齊河鎮”,這便是“齊河”地名的演化過程,從中可以看出的確與濟水息息相關。金天會八年(1130年),齊河鎮改稱齊河縣,在濟南對岸的河畔開始修建齊河城,風風雨雨八百年的齊河古城便由此開始。

大清河是條文化河(之一)

那麼,濟水是何時改稱大清河的呢?清胡德琳輯《歷城縣志》記載:“濟水自東平以下,唐人謂之清河,至宋又有南北清河之名。南清河即泗水,北清河即濟瀆。南渡後,北清河又有大小之分,儘自劉豫導濼東行始。”根據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濟水改稱清河當在唐代,而出現大清河、小清河的稱謂應在偽齊劉豫當政期間,既在金天會八年(1130年)之後的十餘年內。從中,可以看出“齊河縣”與“大清河”這兩個稱謂,在歷史上是幾乎同時出現的。

大清河是一條景觀河,也是一條文化河。歷史上圍繞著這條河,衍生出許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齊州八景之泰山南峙、長嶺東環、濟水左繞、官堤蔭柳、漁舟唱晚、寒沙棲雁,皆與大清河有關。而文廟古槐在齊河城內的文廟院內,與大清河咫尺之遙。只有隱城蜃氣出現在齊河城北30裡的柳杭店村。

這八景首次出現在代州任知州的齊河人朱銳寫的八首吟誦故鄉的七言律詩中,是作為詩的題目出現的。這是齊河的遠方遊子對家鄉最美好的記憶,融進了鄉愁,寄託了鄉情,抒發了鄉思。於是齊州八景便作為文化符號,被載入齊河史冊。清康熙年間編修的《齊河縣誌》對齊州八景有明確記載,而到了民國二十二年編纂的《齊河縣誌》上,則對齊河八景有了具體的文字解釋,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就是:

“泰山南峙”:泰山雄踞於齊河縣的南邊,從齊河城可以眺望。只見泰山群峰飄渺,矗立在天邊。特別是在天氣晴朗的時候,站在高處遠望,更是一番雄偉壯麗的景象。

“長嶺東環”:在大清河左岸,有一條長長的土嶺,如巨龍迤邐綿延,望之如圖畫一般。這條長嶺,後來有專家透過戰國簡初步考證,這裡很可能就是第一條齊長城的遺蹟。

“濟水左繞”:古濟水繞著齊河縣東面流淌,是齊河縣的東部邊界,其風光之美,可以和古時著名的濠水、濮水一較高下。

“文廟古槐”:齊河城內的文廟中有數株古槐,均為千年以上的古木,其狀如虯龍,望之使人油然想起樹木樹人的道理。

“官堤蔭柳”:是指當時在城南至城東大清河邊的大堤上,綠柳成蔭,自成一景,甚至可以與皇城長安的灞河柳岸、輞川勝景相媲美。

“漁舟唱晚”:也是指城東的大清河風景。當時大清河是一泓清波,水面寬闊而平靜,打魚的小船在清波上緩緩輕蕩,每至傍晚,漁歌互答,船影綽綽,使人恍惚間如置身江南水鄉。

“寒沙棲雁”:亦是指城東面大清河景觀,特指大清河岸邊有許多小沙洲,每逢深秋,南飛的大雁常在沙洲上棲息露眠,成為大清河的又一風景。

“隱城蜃氣”:此景並不在齊河城周邊,而在距縣城以北30裡的柳杭店。相傳有人清早站立村旁向西望去,曾看見掠地雲霧之中出現過城市街市的奇幻景象,此景在海洋和大漠之中屢見不鮮,但在平原地區卻很少見。

齊州八景,原生態的景緻,真是美輪美奐,令人歎為觀止。

大清河是條文化河(之一)

除齊州八景外,大清河上最為有名的景觀,當屬大清橋。這座連線南北、輻輳八方的橋樑,充滿神奇色彩,飽含文化氣息,幾百年來不知被多少文人雅士賦詩吟誦。

大清橋的締造者是一位名叫張演升的道士,沒人知其從何而來。他有感於川闊水深,行旅病涉多有不便,遂發願架橋。廣募官民,集聚資財,自嘉靖二十七年開始修築,到嘉靖三十四年,歷經八年方大功告成。大橋建成後,張演升即羽化而去,埋葬在橋之東首偏北,當地人稱為“神仙墳”,墓碑前書“張道人之墓”,碑後書一句讖語“墳在橋在,墳壞橋壞。”幾百年後,大清橋最後的命運,果然與神仙墳的命運一模一樣。

圍繞著大清橋,還有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流傳。據採衡子《蟲鳴漫志》載,大清橋中間的橋孔水色獨黑,從沒有人敢撐船經過,有一水性極好的愣頭青,潛入橋底窺探,見一巨黿做熟睡狀。後有一富商聞之,出大錢讓該愣頭青潛水將一根鐵鏈縛在黿足上,用九匹騾子拉拽。登時天昏地暗,浪高數丈,橋欄被掀到半空,眾人大驚,紛紛跪地拜求,才復天朗氣清。

大清橋東西各有一牌坊,一額為“大清橋”,一額為“濟水朝宗”。道光十三年,齊河知縣沈其雲把兩座牌坊合二為一,立於橋西,並且增加了兩副很有氣勢的對聯,一副是“馬蹄曉踏盧溝月,鰲背晴蒸岱嶽雲”,一副為“嶽色河聲千古壯,月卿星使九霄多”,吟哦之間,大清橋的陰晴圓缺和山色水聲便一併湧出。

大清河是條文化河(之一)

齊河大清河美景

大清河是條文化河(之一)

大清橋不僅為交通要道,而且還是齊河舊邑的風俗展臺。正如民國時期齊河縣知事吳福森所言“如大清橋者,不獨一方之名勝,亦遐邇共推為大觀也”。

的確,凡路經齊河的文人騷客,大都留下詩文流傳後世。歌詠大清橋的壓軸之作,當推當代武俠小說家金庸的先祖、清代著名詩人査慎行的七絕《大清橋》:“風柔自覺輕衫便,山近微嫌溼翠多。日暮大清橋畔望,一叢春樹擁齊河。”詩輕靈含蓄,顧盼生情,確為抒寫登覽之情的好詩。

但一切都有結束的時候,就像一把剪刀把屬於大清橋的詩情畫意統統剪碎,浮萍碎影,隨風飄逝,咸豐五年(1855年)6月19日,黃河決口於河南銅瓦廂,漫漫黃水奪大清河入海,從此盛極一時的大清橋湮沒於茫茫煙波中,正所謂“良辰美景付浩渺,世上再無大清橋”。

於是,從咸豐五年開始,如詩如畫的大清河被濁浪滾滾的黃河取而代之,從此進入黃河時代。

黃河水勢大,大清河河床小,而且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所以在“磨合期”水患頻繁,兩岸人民深受其害。隨著泥沙俱下,日積月累,河床逐年增高,與此同時河堤修得更高,於是黃河下游最終成為一條“懸河”。這條高高架在頭頂上的河流,在齊河南坦險工處拐了個急彎兒,然後擠進一段相對狹窄的河道。這個彎兒是危險的彎兒,這種河床對堤壩衝擊最大,也就最易遭受洪水和凌汛的威脅。但這個彎兒也是個美麗的彎兒,千里黃河大堤雄渾和秀麗並存,這裡是最佳觀賞點。《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先生曾在老齊河城逗留,便是在此地觀看黃河凌汛,這裡也便成了黃河沿岸的一個著名景點“老殘觀凌處”。

相對於黃河和濟水而言,還是大清河更適合做齊河的文化符號。宣統三年,江蘇無錫人吳福森就任齊河縣知事。作為江南才子,吳福森喜歡尋覓古蹟,抒發興廢之慨,因而彼時已沉沒於黃河泥沙下近五十年的大清橋,便成了他索隱往昔的最好由頭。他在《大清橋沿革記並序》中,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大清橋變遷的清晰脈絡,且還原了一幅大清河未被黃河奪道之前的優美畫圖:“濟水自西南蜿蜒而下,其色碧且清,附城兩岸多菜圃,王瓜墜地可折數斷,土性之肥美可想矣。一時之達官富紳,名園別墅多卜地河畔。楊柳茂密如結翠幄,往來歌聲與鳥語錯雜如笙簧。橋亙東西如駕彩虹。登橋遠眺,見東南諸峰羅列如張翠屏,有山拔起,疑與天齊者,泰岱也……”這段文字俊朗飄逸,歷歷如畫,所繪之景正是古時“齊河八景”之首的“泰山南峙”。

大清河是條文化河(之一)

大清河是條文化河(之一)

古人抒發興廢之感慨,其實表達的是一種對美好事物一去不復返的遺憾。而古人的這種遺憾,在現今社會已得到最大程度的彌補,彌補的方式就是重修一段大清河,恢復大清河的傳統景觀,把埋藏在歷史深處的美好記憶喚醒並請出來。恢復重建的大清河,在齊河縣城南與黃河二道壩之間,首尾與倪倫河相接,全長近3公里,建成後既承擔著防洪排澇的任務,又擁有休閒旅遊之功能,更重要的是還承擔著宣傳齊河地域文化的任務。

稽核:孫德奎

撰稿:孫德奎

編輯: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