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中國古代的大戶人家,為何都要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

菜單

中國古代的大戶人家,為何都要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

中國古代建築別具一格,極富特色,歷來都為建築愛好者所津津樂道。可若你細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但凡是大戶人家,都會在院子裡擺上一大口水缸。

中國古代的大戶人家,為何都要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

大戶人家在院子裡擺水缸的習慣自古有之,宋朝著名文學家司馬光就砸過缸。著名的喬家大院中,隨處可見擺放在院落之中的大水缸。在號稱中原第一宅的馬氏莊園裡,同樣擺著數口盛滿水的大缸。而在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紫禁城裡,這樣的水缸擺得更多,足足有308個。為何大戶人家非要在院子裡擺上一口水缸呢?

中國古代的大戶人家,為何都要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

有人說是風水因素。中國古人迷信風水,因此院落的擺設往往參雜有風水的因素。從風水的角度講,房子一般都坐落於北面,而水缸則擺在房子的南面,南方屬火,因此用水克火是理所當然。另外風水還認為“南面見水生財”,水缸擺在南面是為了生財。

中國古代的大戶人家,為何都要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

不可否認古人在擺放這些水缸確實參雜了風水的因素,但如果單純在風水之中鑽牛角尖,就未免太小看古人了!現代學者普遍認為,大戶人家在院子中放水缸,其實是為了防火。

中國古代建築好以木材搭建,木柱、木樑,甚至連窗戶框都是木製的。據統計,每平方米的古建築平均要消耗1立方米的木材,摺合下來約為630千克。而北京故宮之中的太和殿消耗木材則更加厲害,平均每平方米消耗2立方米的木材,約相當於1260千克。建築木材一般比較乾燥,十分容易引發火災,因此中國歷史上的火災比比皆是。

中國古代的大戶人家,為何都要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

以杭州為例,明代較大的火災就有三次。《杭州府志》記載公元1474年,望仙橋附近一戶姓蔣的人家發生火災,火災蔓延“方圓六七里”。公元1568年,湖墅大火,波及“民居兩千餘戶,燒燬河船四十餘人”。《明史》記載公元1621年,杭州發生大火,“風猛火烈,延燒一十餘里”,燒燬人戶“六千一百餘家,房屋一萬餘間”。

中國古代的大戶人家,為何都要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

而到了清代,尤其是清初,火災更是猖獗。《康熙錢塘縣誌》記載,公元1666年,錢塘縣,“延燒七里,焚燬民居一萬四千餘家”。公元1667年,杭州更是連續發生2次大火,前後共燒燬一萬兩千餘家。

中國古代的大戶人家,為何都要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

上述火災皆為大規模火災,至於小型火災必定更多。面對頻繁發生的火災,古人不得不著手預防。而在家裡放口水缸正好能及時滅火,所以古人才會在院子裡放口水缸。而大戶人家的院子大、房子多,潛在的著火點更多,著火的機率也高,因此擺放的水缸也就更多。

中國古代的大戶人家,為何都要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

至於紫禁城面積更大,潛在著火點更多。並且歷史上紫禁城確實發生過不少次火災,公元1420年,剛剛把都城遷到北京的朱棣就遇到了大火,連燒三座宮殿。公元1557年,紫禁城又大火,這次燒燬的房屋更多,光打掃火焦就動用了3萬人。一直到清朝,紫禁城火災不斷,平均7年一次,故宮裡才不得不放上308個大水缸。可見院子裡放水缸不是為了“生財”,而是為了“保財”。

中國古代的大戶人家,為何都要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

雖然水缸的主要作用是滅火,但如果水缸內的水長期不換,缸內的水就會變質發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古人便在水缸內種上幾株荷葉,這樣既可以防止缸內的水變質,又有一定的觀賞效果,所以現在大戶人家的水缸多半都是荷葉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