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蘇評│漫評:品味“端午粽”裡的文化遠香

菜單

蘇評│漫評:品味“端午粽”裡的文化遠香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大街小巷,粽子飄香。在傳統的端午節裡,讓我們細細品味這粽香裡的精神意蘊,看看小小粽子,到底包的什麼?包的是文化傳承。最早的粽子源於上古盛大的龍圖騰祭祀習俗。《詩經》中曾有過詳細的描述。現在一般認為,粽子是用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祭奠,成了端午節包粽子最醒目的文化符號。千百年來,華夏兒女那種對愛國主義的褒揚、對高尚人格的敬仰始終不變,粽子也因此成為中華民族美好精神的一種寄託,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嚮往,飄出的不僅是粽葉的清香,更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清芬。包的是家國情懷。對中國人來說,粽子不止於滿足口腹之慾,更是情感溝通交流的載體。人們需要在傳統節日中感受人倫情感、享受生活美好。現在粽子的味道越來越是親情的味道,是“摘來半戶青蘆葉,香裡晶瑩玉一團”的其樂融融,也是“屈平鄉國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盤”的思鄉思親。從蘇軾的“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到歐陽修的“五色新絲纏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從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到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印象,再到汪曾祺筆下的高郵鹹鴨蛋,古往今來的文學作品沉澱著端午帶來的家國情懷。中國人吃粽子,吃的就是一個“情”字。包的是幸福生活。年年端午粽,歲歲味不同。隨著社會的變遷,如今的粽子越來越散發出幸福時代美好生活的味道。粽子的地位和意義,已從獨一無二的“主角”,演變成象徵特定文化符號的節日“點綴”。今天,趕上好時代,人們過端午,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居家團圓、休整疲勞的身心;短途出遊,享受生活的愉悅;入住民宿,感受他人的故鄉等。假期、美食、風景成為人們過端午不可缺少的“粽子”。新時代的“端午粽”,越來越“甜”、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人民不斷提升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可見、可感、可觸。在這裡,我們觸控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融匯結合的清晰脈絡。包的是美好希望。傳統的端午節的魅力,就在於恰如其分地釋放和點燃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希望。“粽”“中”同音。明代時,人們人們用紅棗作餡包粽子,諧音“早中”;將粽子做成筆的形狀,寓意“必中”,參加科考的學子們考前吃幾個這樣的粽子,討個吉利。傳承到今天,每逢有重要的考試,送粽、吃粽也是必備,都是為了圖個好彩頭。就這樣,詩意厚重的端午節,在人們亙古不變的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企盼中得以賡續傳承。節日民俗在時序更替裡迴圈,精神意蘊在集體記憶中傳承。端午節裡的文化遠香,承載著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比粽子更芳香,值得我們去品味。

編輯:韓震霞

稽核:武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