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閩侯:濱江新城盡展專案活力

菜單

閩侯:濱江新城盡展專案活力

閩侯:濱江新城盡展專案活力

福州大學城。本報記者 林雙偉攝

閩侯:濱江新城盡展專案活力

旗山湖。本報記者 林雙偉攝

閩侯:濱江新城盡展專案活力

閩侯二橋。本報記者 鄒家驊攝

閩侯:濱江新城盡展專案活力

東南科學城科創中心。本報記者 林雙偉攝

閩侯:濱江新城盡展專案活力

福建賓士汽車整車廠。本報記者 林雙偉攝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地方重點專案建設時,我們在看些什麼?

在閩侯,走進福建賓士汽車有限公司,你會感受到東南汽車城內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脈動;在一碧如洗的閩江江面上,600多名工人加班加點建設,傾注無數人辛勤汗水的閩侯二橋已“初長成”,讓你急切想要體會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的喜悅,兩江四岸的起點和閩侯中心大縣城建設的重要樞紐即將“誕生”;在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創新策源地,充滿科技感的閩侯縣科創中心內,數家懷揣夢想的企業在這裡“孵化”啟航,依託毗鄰福州大學城的地理優勢,這裡將成為東南科學城創新點子的策源地和“智慧大腦”……

一個個重點專案在閩侯“生根發芽”,成為濱江新城“新新”向榮的最好見證。今年以來,閩侯縣開展“抓專案促提升”“攻堅120天”“解難清障”“企業服務專員”等專項活動,著眼推動八閩文化旅遊、閩侯二橋、七里實驗學校等530項省、市、縣重點專案建設,新開工祥鑫特種合金鋁新材料、興澳誠汽車玻璃等專案126項,新竣工鳳安橋科技廠房、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等專案100項。

鏡頭一

“奔”起來的東南汽車城

今年8月,福建賓士第二十萬輛整車下線,標誌著公司整車生產能力再上新臺階。目前,青口汽車工業園區管委會全力支援福建賓士打造國內高階MPV生產基地,建設亞太區域商務車製造中心及改造業務中心。

工人只負責上料,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就會把所有程式全部“搞定”,汽車馬達電子鐵芯烙線管隨之“出爐”。在福州泰全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拳頭產品”助力馬達生產熱火朝天。“創新是企業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只有持續創新,才能讓生產技術和產品不落後於時代,才能不斷創造產值。”泰全工業EPS馬達製造部主任王華坤說。

作為汽車變速箱核心零件生產企業,六和機械已建成20條智慧化生產線。“2007年開始,我們引入自動化生產,有些生產線結合機械製造業匯入機器人生產取代人工。2016年,我們引進區域性模組,部分產品由機器人結合檢測裝置完成自動三座標檢查作業。”福州六和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賴趁興介紹,預計未來生產線可容納200臺智慧機器人模組,全廠有800多臺數控機加工裝置。

不斷創新,從製造邁向“智造”,推進產業轉型……在全方位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超越的路上,閩侯的腳步從未停歇。一家家企業在創新的路上加足馬力,讓東南汽車城“奔”向美好未來。

閩侯實踐

留住人留下心

讓企業“鏈”上這座城

這裡有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指揮部。東南汽車城建設指揮部近期來了一支強大隊伍——由閩侯縣選派的50名幹部,他們來自縣住建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以及各鄉鎮,其中不乏北大博士和專業人才。

這裡有一個“以人為本,便民利企”的服務點。揭牌不久的中國東南汽車城行政(市民)服務中心,已有10多個部門入駐,開設30多個服務視窗,方便群眾和企業就近辦事。

這裡有一個“精準招商,強鏈補鏈”的新機制。今年11月,閩侯縣舉辦福州市首個產業鏈招商培訓班,選派31名30歲以下的優秀幹部脫產學習1個月。培訓班依託東南汽車城,專注汽車產業鏈招商,透過培養人才撬動“鏈”式招商工作,進一步強鏈補鏈延鏈,補齊產業發展短板。為了讓學員在培訓中學有所得,閩侯在課程設計上下足功夫:發揮福州大學的智力優勢,依託福大機械學院現有車輛工程專業的高水平師資,整合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精心設計培訓課程。

凡此種種,是東南汽車城在邁向千億級現代化汽車特色小鎮的路上探尋的新“發展密碼”。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留住人留下心,讓企業‘鏈’上這座城”。

一年來,閩侯縣以園區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全力保障和服務企業增產增效。東南汽車城堅持以產城規劃為引領、園區化建設為載體、產業專案為支撐。第一個3年,將重點建設沿江生態走廊、五大產業園區及104國道和203省道兩個廊道提升與改造,拉開城市框架。3年來,隆恆實業、海通軒轅等53項產業專案建成投產,行政服務中心、東南大道三期、賓士大道提升改造等88個民生專案建成投用。七里實驗學校、自來水廠等一大批重點民生專案明年建成啟用,同時,啟動汽車城科創中心及人才公寓專案等。

汽車城創新投融資模式,已對接11家銀行達成93。8億融資意向,破解資金難題。推行“產業鏈鏈長+招商專員”模式,引進藍建PCB、豐樹、洪奧等86個專案落地,總投資225億元。支援企業技術創新,幫助賓士、愛德克斯、福享等企業實施技改32項、總投資56億元。在這樣的扶持力度下,祥鑫股份已獲得4個國家鋁合金新牌號;麥特新研發出國內第一臺自主創新的鋁熔體線上除氣機,已應用在嫦娥探測器、神舟航天飛船上……

鏡頭二

快速“生長”的閩侯二橋

家住竹岐要到甘蔗上班的王先生,每天晚上散步路過閩侯二橋建設專案時,都會駐足看上一陣子,“眼看著這座橋建起來,期盼著它快點啟用,每天上班就能近很多”。

在閩侯二橋建設現場,600多名工人和100多名管理人員齊心協力、快馬加鞭,兩座主塔同時施工,12個標準橋段基本建成。在這裡,記者感受到城市建設者的熱火朝天。“橋樑主體建設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路燈、管線、綠化等工程,預計明年6月建成通車。”閩侯二橋專案經理黃維文說。

閩侯二橋是國內目前最寬的結合梁斜拉橋,橋面最大寬度達46。5米,也是國內唯一的水滴形橋塔+豎琴索佈置的市政景觀橋樑。該專案是閩侯縣最大的單體投資專案,總投資約22億元,起於閩侯竹岐新區316國道,主線橋上跨竹岐南濱江路、北濱江路後止於甘蔗濱城大道,主要建設跨江大橋、北岸互通立交,南岸高架等,橋型為雙塔水滴斜拉橋,技術標準為城市主幹道,雙向六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該專案2019年6月開工,主橋在今年8月完成封頂加冠,目前累計完成總投資的86。36%。

閩侯實踐

為中心大縣城構建交通樞紐

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荊溪、竹岐、甘蔗三大片區分居閩江南北,若要打造地區組團,通達的交通成為重中之重。2004年,位於閩侯縣城最西側的閩侯大橋竣工,連線南北兩岸,滿足人們的基本交通需求。2019年,閩侯二橋開工,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建成後將加快中心大縣城東進南擴、跨江發展,促進甘蔗縣城、竹岐新區、荊溪新城一體化,成為閩侯縣具有競爭力的核心板塊,進一步加強閩侯與福州中心城區的聯絡,對福州“兩江四岸”以及濱江新城建設、做大做強省會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鏡頭三

裝上“智慧大腦”的東南科學城

走進東南科學城科創中心,純白色基調的裝修科技感十足。作為首批嚐到科創中心政策甜頭的公司,夏玄商標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權感到十分幸運,“創業初期,經過學校推薦,零門檻入駐科創中心,提供3個月的免租保護期,工作人員會為企業提供前期融資和運營服務的幫助,後期還會為入駐企業提供租金減免政策,這對創業初期的企業而言真是雪中送炭”。在林權看來,科創中心依託福州大學城的智慧和人才優勢,可以不斷會聚優秀人才,為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我們的人工智慧與認知機器人專案需要科技創新支援,在科創中心落地恰到好處。專案入駐科創中心後得到很多政策扶持,閩侯縣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支援。今後,福州大學機械學院會繼續引進新專案入駐。”福州大學機械學院機電系副主任張立偉帶著他的機器人專案團隊在科創中心裡“孵化”成長,他們的夢想也將在這裡啟航。

閩侯實踐

三個“第一”打造東南科學城創新策源地

在福州市建設科創走廊這盤大棋中,閩侯科創走廊以“宜創宜業宜居宜遊的東南科學城創新策源地、福建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為發展定位,以旗山湖“三創園”、福州軟體園閩侯分園等主要產業園區為支撐,連線上街、荊溪兩個片區,打造“一江一湖一城”科創走廊。

記者看到,為企業提供辦公地點的科創中心大樓和對面為企業人才提供住處的人才公寓遙相呼應,展現閩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十足誠意。科創走廊的基礎在人才,核心也在人才。為了讓入駐企業有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閩侯科創中心全力打造三個“第一”——福州第一個為高校畢業生提供零門檻入駐的雙創平臺,福州第一個校地共建共享的創客空間,福州第一個做到辦公、生活全配套的孵化基地。

科創中心匯聚大學城創新要素和人才核心,是科創走廊的重要載體,未來將不斷努力成長為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創新策源地、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聚集地和大學城共建共享區。

建構創業者實現夢想的平臺,科創中心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寬進嚴管”的管理模式,零門檻入駐的辦公場所,高水平的創業指導和投融資服務,“一站式”的企業註冊、政策諮詢服務,全力保障大學生創業的“最初一公里”。經在榕18家高校推薦,目前首批入駐大學生雙創團隊15個,零門檻雙創團隊13個。

文章來源: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