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舌戰群儒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菜單

【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舌戰群儒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三國演義》全書充滿爭鬥。這些爭鬥包括鬥勇、鬥智,還包括鬥嘴,即所謂“舌戰”。其中最著名的“舌戰”有四次,分別是: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第六十回“張永年反難楊修”,第八十六回“難張溫秦宓逞天辯”,第九十三回“武鄉侯罵死王朗”。這幾次舌戰都有值得研究總結的論辯藝術。

【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舌戰群儒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廣為人知。如果比附武力角逐,這是一次“群毆”。“群毆”的結果是好虎殺敗群狼。

此次舌戰的背景是劉備、諸葛亮集團剛經歷大潰退,抵達江夏;諸葛亮出山不久,火燒博望、火燒新野的兩把火雖使其初顯身手,但名聲遠遠未“火”。魯肅請來孔明,讓他幫著說服孫權下決心抗曹。包括東吳眾才子在內,大家只聞諸葛亮在隆中時曾自比管樂,相當一部分人懷疑他是個搞“管樂”的——只會吹。這次舌戰也是孫權的有意安排,目的是讓諸葛亮見識一下江東才子的思維與口才,殺殺他的傲氣:諸葛先生能力尚未得到驗證,傲氣卻是肯定的。除了自比古代能臣良將,他的自號“臥龍”就很令人顧忌。儘管是因地(臥龍崗)獲名,但須知,“龍”可是天子的象徵啊!在下猜測,劉備雖極信任孔明,但孔明這一自號,也會使劉爺隱隱有所不安;白帝城託孤時的試探之語,就是這種心理的反映。打掉諸葛亮的傲氣,會對締結孫劉聯盟時使江東處於優勢地位有益。另一方面,孫權知道東吳文臣主降,讓諸葛亮說服一下他的部下也好。

為此,江東排出了二十餘人的以首席大臣張昭領銜的強大陣容。他們一個個峨冠博帶,衣冠楚楚,嚴陣以待。除了主公交給的任務,這些江東才子還有自己的目的:他們主和,而猜測孔明主戰,正可藉機擊敗他,以便推行自己主張。

果然,張昭首先發難。他先質疑孔明的自比管樂,問道:“你自己吹得那麼高,劉備對你那麼看重,可是,劉備沒得你的時候混得挺好,得了你之後卻屢戰屢敗,這咋回事呢?管仲、樂毅就這水平的嗎?我說話直,你可別見怪啊!”

張昭這番話,雖然鋒芒咄咄逼人,還算比較客氣。表面看是那麼回事,細究起來,卻耍了花活:一是歪曲部分事實,二是將先後發生的事件之間的表面聯絡,當成了本質聯絡、因果關係。其實,在諸葛亮入夥之前,劉備混得並不好,他正因苦悶困惑才費大勁請出諸葛亮;如果沒有孔明,他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時間。其次,劉備隊伍潰退,實因與曹軍相比實力相差懸殊;即使諸葛亮出山,也不會那麼快一下子徹底扭轉局面,而只能使損失減小些、敗得體面些。這正如,中國足球隊和巴西足球隊水平不在一個檔次,即使你讓世界名帥穆尼里奧或裡皮執教中國隊,也不會立馬擊敗巴西。你不能因敗給巴西,就說世界名帥無能。

那時諸葛亮還想不起拿中國足球作例子,雖然他能掐會算。他先回答自比管樂的問題。

【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舌戰群儒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諸葛亮說:“這我還是往小了比的!”

這答詞令在座諸位心裡一震:真傲啊!

此處還要替孔明分辨幾句。人的自傲有多種情況:有的是不自量力,夜郎自大;有的則是實力超群,卻長期埋沒,才能得不到盡情展示,就故意放出大話以引起輿論注意,為自己爭取出頭機會。諸葛亮屬於後一種情況:劉備三顧之前,他只是個村野匹夫啊。鳳雛龐統的傲氣亦屬此類。等到名聲確立之後,孔明先生的狂語反倒少多了,對劉備、劉禪一直低調,連龐統那樣偶爾酒後失態都不曾有。

緊接著,諸葛亮向在座各位具體分析了他上任後敵我雙方的客觀形勢。特別強調:除實力不濟不能性急,劉備不取劉表故地全是因為仁義,是出於不忍之心。孔明還列舉自己上任後取得的一系列區域性戰鬥勝利。最後以劉邦最初敗於項羽為例,說明寡不敵眾乃兵家常事。在措辭方面,諸葛亮比張昭不客氣得多:他先說自己的宏圖俗人看不出,又諷刺有些人只會高談闊論,遇到需要臨機應變卻啥也不會,讓天下人恥笑。

張昭無言以對。接著依次上陣的虞翻、步騭、薛綜、陸績並無新招,除了強調曹軍勢大、曹操出身比劉備高貴,就是仍以劉軍新敗作話題,或諷孔明是蘇秦、張儀一類說客。對這四位,諸葛亮採取了不同戰術。對虞翻和步騭,他強調他們所舉例證的另一面:劉備以弱抗強、蘇張遊說列國,都顯示了其勇敢無畏;而與他們相比,主和的東吳諸公怯懦可笑。針對薛綜的貶劉揚曹,他厲聲申斥,大罵薛“無父無君”,並且說:“你這樣的人不配和我辯論,別再說話了!”針對陸績譏笑劉備織蓆販履的微賤出身,他先笑著提到陸績小時候偷橘子的糗事,再論劉備早年微賤並不丟人,最後說:“你的問題都是小兒科,不配和高人說話!”

平心而論,若按辯論規則,這裡諸葛亮有點違規:謾罵對方,進行人身攻擊。但情有可原,因為對手話語間已暗含了人身攻擊成分。

一看前面幾位招數不靈,最後上場的兩位東吳辯士換了話題,和諸葛亮比起了學問:問孔明專攻什麼經典,質疑他有沒有真才實學。孔明的反擊方式是,跳出他們設定的圈子,直指其所提問題是偽問題:我諸葛亮乾的是立國興邦的大事,弄那些雕蟲小技的書本知識有啥用?姜子牙、張良、陳平他們有什麼學術著作嗎?楊雄文章寫得好,可下場又怎樣呢?

【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舌戰群儒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孔明這番回答,在當時的具體語境中無懈可擊,因為當時最迫切的問題確是軍國大事。倘是和平年代,諸葛亮不見得就真那麼輕視書本學問和文學才能。他自己後來的《出師表》就很有文采。

眾人見諸葛亮對答如流,口才確實厲害,都緊張得變了臉色。只有張溫和駱統還不服,想接著發難,卻被闖進的黃蓋打斷。這張溫以後還有機會逞才。

“張永年反難楊修”並非一次正式論戰。楊修雖然平時恃才自傲,但對遠道而來的張松卻比較恭敬。是那張松聽說楊修善於辯論,為顯示自己學識口才,故意挑起鬥嘴。最後,論戰變成了楊修向張松請教蜀中風土人情。張松不滿足於介紹知識,他抓住楊修心理弱點予以攻擊:“你家祖祖輩輩當大官,你咋給人當倉庫保管呢?”那語氣就像魯鎮酒店裡的人質問孔乙己:“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說得楊修也像孔乙己一樣滿面羞慚,尷尬異常。這場“舌戰”,楊修之所以一個回合即敗,是因其求戰欲不強,也因他承認了對手的大前提——衡量人生價值的標準是官位高低。他若攻擊這一前提,本有扳回機會。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則是一次具有娛樂價值的鬥嘴,也可說是“耍貧”。但它確實反映了秦宓比較淵博的知識和隨機應變、快速反應的能力。

當時的背景,也是孫劉兩家有意重新結盟(第二次吳蜀合作)。但東吳派來上次沒機會向諸葛亮提問的使者張溫。蜀漢方面發現這張溫很傲慢,可這時諸葛亮的身份使他不便直接出面與張鬥嘴,他也覺得張溫不配與自己比試。孔明就暗地作了安排。

當西蜀高官們在城南郵亭給張溫送行的時候,忽然有個人醉醺醺地闖了進來,大大咧咧拱了下手就自顧自坐在那裡了。列位看官:如果不是諸葛亮事先安排,誰敢這麼大膽?外面的保安就攔不住一個醉漢文人?

張溫覺得奇怪,問這是誰。諸葛亮介紹說他叫秦宓,並說這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張溫果然著了道,就和秦宓比試起來。

【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舌戰群儒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張溫提的問題很怪:天有腦袋嗎?有耳朵嗎?有腳嗎?

這幾個怪問題,秦宓都巧妙地引用《詩經》作了回答:引用《大雅·皇矣》中的“乃眷西顧”回答上天有頭,引用《小雅·鶴鳴》中的“聲聞於天”回答上天有耳,引用《小雅·白華》中的“天步艱難”回答上天有腳。

前面三問是純娛樂,而當張溫問“天姓什麼”時,秦宓回答:“姓劉。天子姓劉,可以推測老天姓劉。”張溫發現對手把問題引到了政治上,產生了警覺。他也想借此做政治文章。想到吳在東、蜀在西,張溫故意問:“太陽是從東邊出來的吧?”秦宓回答:“雖然是從東邊出來,但最後落在了西邊。”說得張溫啞口無言。秦宓乘勝進擊,反守為攻,張溫只好認輸。諸葛亮想到,畢竟這次外交活動目的是為兩家和好,不能讓客人太難堪,就給了張溫一個臺階:“咱們說的都是酒話,鬧著玩罷了。”於是,蜀方舌戰勝利,吳方也達到了結盟目的。

第四次舌戰可就不是鬧著玩了,最終出了人命!

《三國演義》不是金庸式武俠小說,也不是科幻劇,居然有隔空殺人的情節。沒有電磁波超聲波核輻射氣功,一個人僅憑語言,直接致另一個人於死地,乍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三國志》裡並沒有諸葛亮罵死王朗的記述,那裡面的王朗有學問,為人也不錯。這個我們且不管,且看小說如何寫舌戰殺敵。

諸葛亮伐魏,年已七十六歲的王朗主動請纓。魏主就命他為軍師,輔助曹真、郭淮禦敵。王朗非常自信地誇下海口,要憑自己三寸不爛之舌說降諸葛亮。兩軍在祁山前面列好陣勢,諸葛亮與王朗陣前剛見面時,兩人還互相致禮。這時王朗仍相信自己有能力舌戰取勝,所以首先發言。他先大講漢末以來的歷史,論證曹魏篡漢不是以權勢取之,而是天命所歸,並說諸葛亮與曹魏對敵是逆天而行。接著他渲染己方如何強大無敵。平心而論,王朗也是論辯高手,他的這番說辭音節鏗鏘,辭采華茂,其間還不忘對諸葛亮“大才”的恭維。講完之後,他的心理期待是諸葛亮下車施禮;即使不降,也會禮貌地客氣幾句。

沒料想,諸葛亮大笑之後,接下來的答詞越來越嚴厲,最後變成破口大罵!

如前所述,倘是常規辯論,離開事理本身進行人身攻擊總是不對,口出不遜更有失風度。用語愈下流,愈顯自己下流。但諸葛亮這是在前線作戰,與前面三次“舌戰”語境迥異。他的目的就是要盡力殺傷對方。

並不是用語惡毒就能致敵於死地。關鍵在於,你所指斥對方弱點、缺陷、劣跡或罪行,必須是其所實有;你所依據的評判尺度或事理邏輯,必須是眾所公認。倘純粹無中生有,或對於對手的描繪與對手實際毫不相干,乃至截然相反,那麼你罵得再狠,對方也毫髮無損,反使自己顯得可鄙可笑。諸葛亮深諳此道,他對王朗的攻擊招招擊中要害。開始時孔明對漢末歷史的描述與王朗並無二致,岔口出現在對曹氏集團品德的判斷上:前面董卓、李傕、郭汜之流劫持獻帝、欺凌漢室是豺狼當道,曹氏父子所為與他們有何區別?你原先領的是大漢俸祿,卻幫助篡漢者,只能算諂諛之臣!

【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舌戰群儒的故事是怎麼發生的呢?

在指出對方實質後,孔明又加上“皓首匹夫、蒼髯老賊”的詛咒,其殺傷力可想而知。

《三國志》記載,王朗在身為漢朝官員時本也想忠於漢室。他任會稽太守,孫策來攻,功曹虞翻怕守不住,勸他跑。王朗覺得自己是漢朝官員,應該盡職守城。最後雖敗於孫策,但孫策覺得他是儒雅君子,也未加害。後來曹操招他,他用一年時間從曲阿輾轉來到,做了大官。曹丕即位後更加重用他。由此可以推測出兩點:第一,王朗對是否忠於漢室不是不在乎;第二,他被曹氏父子重用,說明他在曹魏篡漢過程中起碼沒站在獻帝一邊,內心深處可能多少有些愧疚感。《三國演義》上述情節雖屬虛構,卻也合乎情理。

如果單是諸葛亮“會罵”,王朗也不一定就死。一個人被“罵死”,實際是被“氣死”。之所以被氣死,是因突發事件的走勢與自己原來自我感覺、心理期待相去甚遠,以至無法承受。對於把“面子”看得很重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王朗被“罵死”,除了事情發展與其心理期待相反,令其猝不及防,還說明他本人尚有羞恥之心。如果他是個沒有任何道德底線、把醜行視為當然的人,結果也許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