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浙江安吉的“那山那水”:從共護到生金

菜單

浙江安吉的“那山那水”:從共護到生金

浙江安吉的“那山那水”:從共護到生金

景溪村的自然環境。錢晨菲攝

中新網安吉12月27日電 (王逸飛 錢晨菲)“我們村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0。7平方公里,綠色覆蓋率92%以上,村兩邊青山環抱一條山澗溪水潺潺流過,村民依山而居,故得名景溪。”見到黃大偉時,他正帶著幾位前來考察的江蘇客商瞭解村情。

黃大偉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景溪村黨總支書記。現在,這個有山有水的村子每個月都會迎來投資商考察,近至浙江省內,遠至長三角其他省市。黃大偉也記不清這是今年他接待的第幾批客人了。

浙江安吉的“那山那水”:從共護到生金

景溪村的民宿。錢晨菲 攝

景溪村如今成為遠近聞名的“香餑餑”,是他此前不敢想的。大約20年前,村裡還是另一番景象。黃大偉回憶,“當時村裡條件不好,河堤都是用石頭壘起來的,老百姓也沒有環保意識,將河道里的石頭搬去賣錢,垃圾也都扔進河裡。不光河裡,因為賣毛竹是當時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了保證毛竹長勢,大家都用草甘膦除草,造成了林下坡地的裸露。”

彼時的安吉,如上現象比比皆是。當地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區縣,在全墾式除草、施肥等粗放型的管理方式作用下,該縣土壤蓄水保土能力明顯減弱,水土流失情況嚴重。據統計,2000年安吉縣水土流失面積一度超過300平方公里,導致下游水庫、河道淤塞,防洪能力減弱,水質下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痛定思痛,我們決定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從源頭開始,因地制宜開展以大中型水庫上游為重點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以‘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兼顧,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原則,實施毛竹林、板栗林和白茶等經濟作物林的生態修復。”安吉縣水利局水土保持管理站站長劉克軍說。

浙江安吉的“那山那水”:從共護到生金

景溪村的民宿。錢晨菲 攝

植被重建、建設生態公益林以治山,建設攔砂壩、綠化河岸以治水,生活汙水生態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置以治汙,種植高效農業、發展鄉村旅遊以致富……在一系列“組合拳”的作用下,至2020年底,安吉完成了小流域綜合治理50餘條,累計投資超1億元(人民幣,下同),完成水庫源頭毛竹林、板栗林和坡地白茶生態治理8萬餘畝,水源地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安吉的“華麗轉身”,直接受益的正是百姓。在景溪村,該村依託自然山水做起了峽谷漂流,村民每人入股2000元,一年可回報800元。漂流帶動了當地的“水經濟”,村裡陸續開起了約50家民宿、農家樂,可提供床位1000多個,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做起了生意。

此外,為了實現生態保護與村民增收兼顧,該村還成立毛竹專業合作,對6000畝毛竹林統一管理經營,改變了只有“汙染”才有好收成的局面,2020年合作社分紅45萬元。

“夏天可以來景溪玩水,冬天可以來體驗濃濃年味。這些年,綠水青山讓村裡變得紅紅火火,村集體經濟由原來的28萬元變成了去年的3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也由8千元增長至4萬元。接下來,村裡還計劃用好山水資源,搞露營營地、研學基地,進一步實現共同富裕。”黃大偉說。

村子各種業態的紅火發展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回巢。俞斌放棄了在杭州的生意返鄉創業,投資500萬元翻新老宅,建起了以竹為主題的民宿。“一到夏天,村裡遊客多的停車都困難,我的民宿地理位置好,一年毛利有100多萬元。”俞斌說,他還與村裡其他年輕人一起,組成了“家園衛隊”,巡河護林忙得不亦樂乎。“是綠水青山讓我們在家門口吃上了‘生態飯’,家鄉的山水要保護好,這是寶貝。”

浙江安吉的“那山那水”:從共護到生金

景溪村的年味。錢晨菲 攝

近年來,安吉水土流失面積以年均近10平方公里大幅縮減,小流域治理對強化防洪減災能力,改善生態環境產生重要作用。

“安吉的水土保持率,已經由2000年的84。5%攀升到2020年的94。2%。全縣森林覆蓋率、林木綠化率達到70%以上,地表水、飲用水、出境水達標率均為100%。”安吉縣水利局局長樂葉都表示,水土保護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安吉實現了“山綠、水清、景美、民富”的新時代農村新面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