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菜單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中國人常言帝王術,也因此帝王心術成無數人樂此不疲學問。

不少大學為此專門開設帝王術補習班,一時間無數成功人士趨之若鶩,生怕學的不好被同僚貽笑大方。那麼為何帝王心術?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其實看劉邦和韓信故事就能明白。

兵仙韓信一生,起於蕭何也滅於蕭何,正因對蕭何信任,對劉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最後才成那悲情英雄。

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記·淮陰侯列傳》

在單純的韓信看來,漢王待之以恩,我回漢王以忠,是踐行士子初衷。

韓信絕對是國士還是無雙國士,可惜他卻僅知士子風範,而不知政治家權謀。

最後他的下場也很是不好。

深信劉邦所言:“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的韓信,卻在劉邦藉機離開之後,被呂后借宮女之手,被竹籤活活戳死與長樂宮鍾室之中。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事後劉邦得知韓信之死,假做關心的問呂后。

這小子最後說的遺言是啥?

呂后回曰:“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劉邦一見此遺言,頓時大驚,順帶說道“立即將蒯通抓起來,我要親自煮了他!”

說完還不忘“且喜且憐之”感嘆韓信對大漢貢獻,還有自己和韓信的情誼。

司馬公真妙筆生花,用“且喜且憐之”中的“喜”和“憐”將劉邦對待韓信之死的複雜心態表現的淋漓盡致。也讓讀者讀到一個有凡人情感的人轉換到王者的複雜心境。

最後他又用決然的將蒯通抓起來,表達對於威脅自己地位者的絕對排斥。

這“喜”“憐”之間,還有那抓捕中左右轉接,驗證了王權獨一無二的排他性。才是劉邦將凡人之情遮掩,假手呂后殺韓信關鍵,也是他抓蒯通以絕後患的內心訴求。

劉邦為何如此做?為何會對韓信即“喜”且“憐”又為何非要除蒯通而後快!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不回到歷史中是看不明白的。

韓信其人本沒落貴族出生,要不也不會留下如”漂母之恩“、”一飯之恩“、”胯下之辱“這樣的典故。長期以來鬱郁不得志讓韓信青年時候過的非常壓抑,也養成了能屈能伸的性格。

如此經歷也讓韓信有了對劉邦的無限感恩,原因很簡單。

如不是“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鑄臺拜將”時,韓信的一生將從此籍籍無名。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那一刻的韓信,就已經上了劉邦帝王心術套路。

韓信之崛起,皆因劉邦穩定軍心的需要,當時落寞漢中眼看大業無望的劉邦,手下人潰散無數。劉邦每日長吁短嘆,卻毫無辦法。夜寢居然聽聞蕭何也走了,頓時失了主見,後來得知蕭何是因追一個人而奔走,就此在蕭何點撥下計上心來。

這計其實很簡單,樹典型立榜樣。

你們這群人離我而去不就是嫌遠在漢中,即無前途,又無目標嗎?

那我就立個標杆出來!

於是韓信拜將了,從一介小卒成了第一大將,拜將之後再整軍備武,表達東向以爭天下的決心,這標杆樹的夠高,夠深,夠遠,目標也夠大。

一下子,目標有了,行動有了,榜樣也有了,劉邦軍心就此穩固。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得了人才,得了軍心,定了目標,韓信成劉邦棋子的歲月就此來到。

隨後這棋子也不負所望,在楚河漢界這個亂世棋盤上縱橫捭闔。

第一戰:偏師東出,一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舉定三秦將項羽封鎖劉邦的鎖鏈擊的粉碎。

第二站:背水一戰破魏趙,一時間韓信威名滿天下,成了僅次於項羽的軍神。

隨後歲月,韓信用戰無不勝的戰績,讓天下諸侯刮目相看,也讓劉邦咪起了雙眼,開始審視甚至正視自己這個部下。

最後信任危機爆發。

韓信率十萬軍攻滅燕代之後,兵臨齊國,準備一舉而定齊魯。卻聽聞前線急報,齊國居然因說客酈食其勸說投降了,齊王也成了盟友之邦。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猝不及防的政治結盟讓韓信啞然,隨即準備撤軍,卻見一個文人匆匆趕來。

張口就言:將軍,千萬別撤軍啊!

此人就是趙國辯士謀士蒯通。

在戰國時代,士子是一個遺世而獨立的群體,他們效力君王卻不盡忠,他們攪亂天下只求功名。這樣群體的代表人物很多很多,蘇秦、張議、商鞅、吳起都為其中翹楚,你們很難從行事上看出他們的政治傾向性。

蒯通就是這樣計程車子,在秦始皇平定天下後,深感無用武之地,在秦末戰亂中,卻覺得機會來臨。之前就在各地做攪屎棍,看到勢大的韓信,難免心癢癢!

於是屁顛屁顛跑來輔佐,這次他叫停韓信,就因為他看中韓信的潛力,一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將軍,是夢想中的君王。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利用他左右天下,何愁不建功立業。

只見他搖頭晃腦的說道:漢王命將軍攻齊,說過要你退兵嗎?酈食其書生而已,用舌平定齊國72城,將軍領兵數萬花費數年才滅趙,難道將軍之功比不過書生之舌嗎?

韓信一聽,頓時有點不爽,是啊,苦戰經年卻抵不過一根舌頭,這不是看不起我嗎?

再說漢王沒下令,我為啥不進攻?於是在蒯通言語擠兌下,韓信重起大軍攻擊齊國。

毫無防備的齊國,一舉而下,至於那用口舌定齊的酈食其,也因韓信攻擊而被烹殺。

不知烹殺之時,是否有張儀雅興:我舌還在否?

逝者已去稍許調侃,這兩個謀臣對壘,從不是為了家國天下,而是實實在在的個人利益。最後技高一籌的蒯通,抓住韓信心高氣傲的個性弱點,用煽動性語言,喚醒了韓信野心,也引爆了韓信和劉邦的矛盾。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韓信之死,蒯通當為罪魁之一。

有了矛盾後,蒯通依然不放棄繼續製造矛盾機會。那就是韓信求封假齊王事件。

當時韓信、劉邦際遇可謂截然不同。

劉邦被項羽精銳打爆,數十萬大軍被項羽三萬精騎消滅殆盡,正在修養生息。而韓信卻剛剛剿滅齊國,兵峰正盛,儼然有天下三分之勢。

這時候,蒯通對韓信的影響,讓其有了稱齊王野心,無論真假只要名分有了。這韓信就不再是劉邦部將,而是坐擁一方和劉邦平起平坐的諸侯了。

面對韓信壓迫,處境不妙的劉邦勃然大怒,可卻在張良和陳平提醒下,急中生智。

成就了一段經典反轉:“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

如此韓信和劉邦才沒撕破臉,而韓信也因劉邦的懇切感恩戴德。

人性就是如此,當一個懷才不遇,困頓無比,最祈求的就是救命稻草,當年劉邦給的禮遇無疑是韓信救命稻草,也是韓信的道德負累。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有了道德負累之後的韓信,無論面對蒯通如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都難以動搖對劉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的感恩。

最後無奈的蒯通以面相入手,訴說了韓信的面相之兇險和機遇之巨大。

“以你面相來看,最多不過封侯,而且命運將兇險異常;而看您的背形呢?則貴不可言。”

又以天下大勢入手,指出韓信人生的最高點,帝王之業。

“大王以一人之力,平定四國,功高蓋世。如今你手握強兵,佔據齊國,附漢則漢興,附楚則楚盛。因此我建議你,不如叛漢自立,居於楚漢之間,造就三足鼎立的局面。到時候再出兵制止楚漢相爭,成就帝王之業!”

如此正反對對還有謀略周全的計劃之前,韓信猶豫了,他的內心在掙扎,在鬥爭,在權衡。最後對於劉邦的信任,還有對於自身能力認知的不足,讓韓信放棄了。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那一刻膽怯的韓信,說其無慾無求絕對是妄言,只能說他想的太多,思慮太多,道德負擔也太多。深思熟慮兩天後,韓信選擇繼續效忠劉邦,因為知遇之恩和衣食之情。

徒留下蒯通失望的言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弗行,反受其殃。”

言畢蒯通就此走人,消失無蹤,卻給韓信埋下了坑。

身為齊王的韓信,早就從部將變成了諸侯,地位變化造成心態變化,即便他依然終於劉邦,這細微的變化還有關鍵時候的猶疑也讓劉邦深深忌憚。

從未有那個帝王,會對威脅自己權威的人有好臉色看的。

需要時你是救命稻草,不需要時你是誰?

由此才有垓下之戰關鍵時刻韓信的討價還價。

在面對劉邦求救信時,韓信充耳不聞,最後還是張良建議劉邦:

擊敗項羽,共分天下!

韓信才姍姍來遲的出兵救援劉邦。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當最大敵人項羽自刎烏江後,韓信好日子到頭了。

一個在關鍵時刻依然在計較和權衡的下屬,早已失去了主君的信任。當時不殺韓信,只是因為功勞太高天下未定,可清算從未有終結。

先是從齊王變楚王,韓信丟了兵權,後是從楚王變淮陰侯,韓信丟了威望,最後從淮陰侯變成囚犯,韓信失去自由,最後的最後,劉邦記起和韓信的約定”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於是假手呂后,讓他做了行刑者。

一代傳奇隕落。

他的一生,就是一個棋子的一生,身在局中卻不自知,最後徒留下臨終吶喊:

“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也讓聞韓信死“且喜且憐之”之的劉邦驚出冷汗。

誓言要抓始作俑者蒯通。

韓信臨死遺言,讓劉邦驚出冷汗司馬遷卻品出了最毒帝王心

最後在和這個智者的見面中,劉邦因為一場對話終於安心了。

蒯通曰:狗總是要對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時候,我只知有齊王韓信,並不知道有您。況且秦朝喪失

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搶,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紛亂,人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夠,您能把他們都殺盡嗎?”

聽完之後,劉邦釋然了,隨即釋放了蒯通。

他明白,自己已經是最後的勝利者了,可是勝利者也不是能讓全天下都臣服的,如此殺下去何時是個頭?

罷了罷了,漢家已興,後世皆子孫福,管不了別管。

唯一可憐的只有那個一生為棋子的韓信,即便過河的卒子成了將軍,心態雖變,卻依然擺脫不了道德負累,身死而為天下笑。

可惜可憐亦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