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菜單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作者:

M·辰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援、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

埃及

印度

希臘

墨西哥

伊朗、中國

一直走到歐洲系列的

俄羅斯

以及亞洲系列的

土耳其

等。現在,世界博物館陶器瑰寶系列——

陶寶篇

正在進行中……速度圍觀啦!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西漢彩繪陶兵馬俑)

前面說到

,在博物館裡位居獨立展櫃中的文物都必定是該館重中之重的寶物。例如今天咱們要說的這件陶寶,它就佔據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中最大的一個獨立展櫃。但是,這並不代表它的文物價值獨佔鰲頭,而是它的規模實在太大了:

由近百件陶俑組成的——

西漢彩繪陶兵馬俑

(上圖)

本期,我們將走進“西漢彩繪陶兵馬俑”方陣,一起去感受漢代傑出的陶器藝術以及它所附帶的重要歷史資訊。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

版權所有。

圖中文物皆為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西漢彩繪陶兵馬俑》,不再復注)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首先說“什麼是

陶俑

”?

以黏土製作的各種人物、動物形象的陶製品,名為“

陶俑”

。(陶俑不一定都是人形,也可以是動物形)

陶俑

專指代替人殉、禽獸殉的泥俑

。(敲黑板!陶俑是明器,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擺件)

早期奴隸社會時,奴隸主死了會以活人、活畜進行陪葬;後來,由於殉葬者被活埋時所發出的淒厲哀嚎聲,讓奴隸主感到太過慘烈,於是下令以木俑或陶俑替代活人;之後,活人、活獸殉的殉葬舊俗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仿人、仿獸的木俑、陶俑等殉葬品。

我國比較著名的陶俑群有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咸陽楊家灣漢墓兵馬俑以及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兵馬俑等。其中以秦陵兵馬俑規模最大、也最為精彩。本篇所要解讀的是

咸陽楊家灣漢墓兵馬俑

兵馬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喪葬制度、喪葬風俗以及政治與軍事等歷史資訊。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楊家灣漢墓兵馬俑簡介

西漢彩繪陶兵馬俑,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其中步兵俑高44—48釐米,騎兵俑通高66釐米;俑身通體彩繪;1965年陝西咸陽楊家灣兵馬俑坑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楊家灣漢墓的11個陪葬坑中,共出土了2500餘件彩繪陶兵馬俑,其中步兵俑1800餘件,騎兵俑580多件,以及戰車模型等,為研究漢代軍陣、軍種、兵器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軍事資訊

楊家灣漢墓陪葬坑中,有步兵俑四坑,騎兵俑六坑,戰車坑一個。其中,戰車坑居中,說明戰車居主位;騎兵俑所佔比例較秦陵兵馬俑坑已顯著增多,且獨坑佈置,自成方陣,表明騎兵已成為獨立兵種,反映了當時的戰爭形勢正處於由車騎並用向以騎兵為主力的轉化中。騎兵俑在總兵力比重上的增加,顯示了西漢為對付匈奴的入侵積極建設騎兵的軍事政策,也是西漢文景時期國力增強的生動寫照。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仔細看,你會發現騎兵俑的馬尾都打了結(紅圈內)。這一現象告訴我們,漢代戰馬在作戰時為防止馬尾與相鄰戰馬馬尾糾纏在一起而採用了打結處理的方法。由此可見,文物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是重要的歷史資訊。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由武士俑手持的盾牌、棍、戟以及背後的箭袋和服裝裝束等,可知當時軍隊的武器裝備與服裝情況。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陶俑製作

 

細心的觀眾還會在陶俑的背後和馬俑的臀部、尾部等部位發現刻有不同數字的記號,說明這些陶俑是批次製作時用不同的模型翻制而成。

大批次陶俑的製作通常是採用模製與雕塑相結合的手法,先用陶模批次翻制頭部與軀幹,然後再細刻面容、鬍鬚、髮髻等細節,形成具有個性特點的陶俑。通常情況下,陶俑群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形象,但是像秦陵兵馬俑這樣的皇家陪葬俑群,則會比較注重千人千面、千人千形的刻畫,畢竟帝王財力雄厚。

楊家灣陶俑整體來說屬於千人千面的陶俑群。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歷史資訊

楊家灣漢墓俑不僅在容貌上千人一面,在形態上它也比真人要矮很多,大概只有真人1/3高左右,與秦陵兵馬俑等高真人的形象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原因是楊家灣漢墓只是漢高祖劉邦長陵的

陪葬墓

之一,據推測其墓主可能是漢代名將周勃、周亞夫父子,因此從級別上就與皇陵不是一個量級。

比秦陵兵馬俑小兩號的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國家博物館專櫃展出

最後說說周勃、周亞夫父子。

周勃

,漢朝的開國元勳,是安定劉姓王朝的大功臣;其子

周亞夫

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中立下汗馬功勞;兩人都曾為漢的江山社稷過過命。但周亞夫卻未能善終,且死的很慘。

平叛七國之亂時(吳國、楚國等),周亞夫曾向漢景帝請示首先以梁國的軍隊抵擋吳、楚兩國的進攻。由於梁王劉武是景帝的親弟弟,同為竇太后所生,與景帝關係又最為密切,因此周亞夫明知此事必然會結怨梁王,但為了國家他還是向景帝獻了此策。景帝批准了周亞夫的奏呈。周亞夫最終平定叛亂立下大功。

可悲的是,周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時不僅得罪了梁王劉武,也讓竇太后很不爽,兩人時常在景帝面前說周的壞話。之後,景帝以謀反罪將周投入監獄;周氣憤不已,以絕食抗爭,最後竟餓死在獄中。一代名將落得如此下場,令人唏噓。還好,留下了楊家灣兵馬俑,讓後人可以透過它們遙想周大將軍當年指揮千軍萬馬、平定叛亂的氣勢。

透過楊家灣彩繪陶俑,也讓我們見識了漢代彩繪陶器質樸雄健的風格。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快傳號“走遍世界博物館”,

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