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菜單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最重要的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我們這一代人成了離奢華最近的一代人。放在我國古代,一個普通農民不可能想象到皇帝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大概還會覺得皇帝與自己的區別不過是皇帝拿著金鋤頭鋤地罷了。

同樣的在西方,一個普通的手工業者也無從見證那些所謂的貴族們的奢侈生活,一個貴族們無意打碎的瓷器就可能抵得上他們一年的收入。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然而,在今天,即使無法親身經歷,只要開啟手機,隨便開啟一個社交類APP,就能輕鬆窺探到富人的生活。

比如我們只需要花上十分鐘時間,就可以跟隨B站的一個UP主,從內到外的參觀北京郊外價值3。2個億的中式豪宅。網上曾經有個玩笑,大概意思就是在手機上看的豪車豪宅多了,雖然自己還買不起車,但已經敢認為開BBC的人不過如此了。

什麼叫遍地的奢華啊?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富豪,只要乘以14億的人口基數,那都是一個無比龐大的數字。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奢華已經離我們如此之近,那麼我們應該拒絕去接受和推崇它嗎?或者換句話說,我們需要讓這個奢華的風氣慢一慢嗎?

就像梁文道先生認為的那樣:奢華在我國走的太快了,教養已經快跟不上它了——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社會應該摒棄對奢華的無限追求,轉而擁抱自我高貴的人格和性情。

對此,筆者以為,很有必要,至少在我國是這樣。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推崇奢華本質上是一種階級壓迫

在舊社會,普通農民連飯都吃不起,地主和富人非但可以吃的飯,還能吃上肉,一個個長得膘肥體壯。這時候,長得胖就成了一種階級劃分的標誌,農民階級大多長得面黃肌瘦,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富貴相,是有錢的地主王侯。

然而,到了現代,這種最簡單的階級劃分就沒有用了。得益於生產力的發展,至少在中國,每個人都能做到吃的好穿的好,光從外貌來看,很難區分一個人是有錢人還是窮人。

這時候,有錢人就不樂意了,如果無法透過一些特徵來表明自己的地位,那自己辛辛苦苦成為富人的意義何在?必須要有一個途徑,能夠幫助富人秀出自己的優越感,標榜自己的階級屬性,於是,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奢華應運而生。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這裡筆者給讀者虛擬一個場景:

假如你現在是一個家在紐約的富太太,下班後,你趕去給自己身在貴族學校的孩子開家長會。

家長會期間,你和孩子同桌的家長相談甚歡,那麼你該如何判斷這個家長是否與你身處同一階級,是否值得你花費時間與之深交,在某天的午後約一杯下午茶,留作以後的一條人脈呢?畢竟,即使是貴族學校的家庭,也分三六九等。

直接問家庭收入的話在虛偽的西方世界顯得太過不禮貌,太不政治正確。不必擔心,有更簡單的方法。你只需要在對方起身的時候,觀察一下對方隨身攜帶的包包即可。

假如對方的包只是一個普通的香奈兒,而你所背的包是愛馬仕鉑金包,那毫無疑問,你們倆人不在同一階級,家產懸殊至少在十倍以上,對方很難對你以後的人生有什麼助力,而對方也會自知差距不會嘗試高攀,散會後你們倆人友好道別即可,不必再有交集。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你看,一個奢華的包包,輕鬆地劃清了大家的階級界限,節約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交時間。要說幾十萬的包背起來一定比幾百塊的包舒服嗎?或者那提升的一點點舒適感值得那麼高的溢價嗎?

筆者覺得未必,這個包起到的其實是標榜階級的作用,換句話說,富人用幾十萬買了一張階級名片。

前段時間,有一本很火的書叫做《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講得就是紐約富人區用包劃分階級的“社交禮儀”。

對於馬雲、貝索斯、馬斯克這些頂級富豪來說,他們站在那裡,就是一張名片,自然無須用外物標榜自己的價值,而對於普通富豪來說,擁有一個奢華的包包就很有必要了。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與這些奢華的包具有類似屬性的還有遊艇、跑車、貴族運動等等,這些東西的存在本身無法給使用者提高太多滿足感,就像米其林餐廳未必比農家飯更好吃更有營養一樣。但富人為何願意為這些東西買單,無非是看重其所帶來的階級屬性罷了。

那些本身能買得起的,能夠匹配這些奢侈品的富人也就罷了,那些沒有錢硬要打腫臉充胖子,只為滿足跨越階層給自己帶來的虛榮感,甚至不惜為此揹負貸款的人,無疑是落了下乘了。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要是跟著推崇所謂的“輕奢”、“奢華”,不斷給小紅書等各類APP上炫富的博主點讚的話,豈不是中了消費主義的圈套,自己壓迫自己?

最好的做法就是,你炫任你炫,我視而不見,沒有了觀眾,炫富的演員們也就沒了表演的動力,一個不推崇奢華的世界,也是對你我普通人最友好的世界。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什麼是梁文道先生所認為的教養

很多讀者一看到梁文道先生批判中國人,心中就不樂意了,自動帶入了被批判的角色。

這裡,筆者希望和讀者一起探討一下,梁文道先生批判的到底是哪一類人,他所認為的教養又是什麼?

很顯然,越來越奢華,說了不是我等普通人,而是那些吃盡了改革發展紅利而率先富起來的一批人,他們引領了社會的奢華之風,擁有了他人無法企及的財富,卻缺乏與之匹配的高尚人格。

就像一億小目標的王首富,靠著國家政策和房地產的東風崛起,卻公然和國家叫板,搶國家建設的專案。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貪國家推動改革開放的天功,認為能成為首富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個人能力,結果國家都沒有發力,簡簡單單讓銀行催個款,王首富就從首富的位置上跌下來了。

梁文道先生所理解的教養,甘於謙虛、不欽慕奢華、力求品格善良,如此種種,但凡王首富理解了一點,也不至於幹出吃國家的飯,砸國家的碗這樣的事情。

梁文道先生批判那些追求奢華的人,並不是仇富,而是希望那些擁有更多發聲渠道,擁有更多曝光率的富人們,能夠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引領我們國家向一個積極和諧的方向發展。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我國和西方國家有本質上的不同,我國的富人們從成為富人的那一刻開始,就必須自覺承擔相當的社會責任,“先富帶動後富”,這是寫在國家政策裡的話。

14億的人民的奮鬥,國家政策的傾斜,一代改革的紅利,共同託舉出了國內這一批富人階級。如果這些人非但不對社會作任何貢獻,還反而帶起炫富崇尚奢華的不正之風,這不是缺乏教養是什麼呢?

梁文道: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也越來越沒有教養

為什麼中國人越來越奢華,卻越來越沒有教養?可能是大多數人都在追求財富的路上迷失了初心和夢想吧。

希望國內的某些富人們能拾起自己的教養,不要讓我國走西方國家的老路,使得階級固化愈發嚴重,頂層精英和普通民眾之間愈發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