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⑦ | 古人上學也要修學分?現代學渣看完都笑了

菜單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⑦ | 古人上學也要修學分?現代學渣看完都笑了

領讀 | 渺渺銀河 · 主播 | 夏萌

點選打卡,將有機會獲得包郵紙質書一本哦!

回顧:

昨天我們分享了古代人取名字的習慣,古代人是“幼名冠字”,小的時候叫名,長大了就要稱呼字。

今天我們來聊聊古代人上學的那點兒事。

古代人上學累嗎?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看到一個人寒窗苦讀十幾載,最終高中狀元,光耀門楣這樣的劇情。

那麼,古代人上學學習,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漢朝時的中央官學是太學,太學的教學制度不太嚴格,既不規定畢業年限,也不管考勤,你想上就上,不想上也沒有什麼懲罰,但是呢,太學非常注重考試。

太學的考試一年一次,也叫“歲試”,歲試的考試方式叫“設科射策”。

圖片來源:網路

這種形式很有意思,考試之前,考官會把寫著考題的竹簡,根據難易程度分為兩科,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然後進行抽籤選題。

怎麼抽籤呢?

投射案上的試題竹簡,射中哪個就答哪個,有點兒像我們現在的套圈遊戲。

歲試過後,成績好的可以授官,成績不好的就勒令退學,成績一般的就繼續留在太學讀書,所以說,漢朝人唸書可以說是完全靠自覺。

到了唐朝,中央官學的模式大體上與漢朝類似,但考試頻率提高了。

唐朝的考試有旬考、月考、季考、歲考等等,和我們今天的週考、月考、期中期末考等等類似。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⑦ | 古人上學也要修學分?現代學渣看完都笑了

圖片來源:網路

比起漢朝的“散漫自由”,唐朝設定了嚴格的勸退制度,連續三年考試不及格、在校九年未畢業、曠課太多等情況,都會被勒令退學。

跟漢朝學生比起來,唐朝學生真心是比較累,可能也是因為太累,唐朝設立了固定的假期。

“旬假”是每十天休一天,“田假”和“授衣假”是一次休15天,有點兒像我們今天的寒暑假。

前者在農曆五月,放假是為了讓孩子們回家幫忙幹農活,後者在農曆九月,是為了讓學生們回家準備冬季衣物。

隋唐時建立了科舉制度,極大加重了古代學生的學業負擔,為了考科舉,學生們是日夜苦讀,所以,唐朝之後上學的學生更累了。

官學尚且如此,私學就不用說了,古代的私學,在師資和平臺上都是比不上官學的。

所以,私學的學生勢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私學沒有統一的教學制度標準,作息時間都是自行安排的,一般都是天亮入學,下午放學,放學後還有很多作業。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⑦ | 古人上學也要修學分?現代學渣看完都笑了

圖片來源:網路

因為古代的科舉考試需要熟背經典文獻,所以大家放學後就得背書,必背的儒家經典“十三經”。

原文和註釋加起來有60多萬字,這可不是今天背幾篇故事和文言文可以相比的,那個時候讀書到凌晨都是很普遍的現象。

但這還不是最累的,要說古代上學最累的,還得是清朝的皇子群體,畢竟家裡真的有皇位要繼承,不多辛苦一些是不行的。

清朝皇子6歲入學,15歲封爵後方可畢業,上課地點一般在上書房,在皇帝的寢宮附近。

但是皇子住的地方在哪兒呢,在紫禁城北邊御花園附近的皇子所,再加上要比老師早到一個小時溫習前一天的內容,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要趕路上學。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⑦ | 古人上學也要修學分?現代學渣看完都笑了

圖片來源:網路

清朝皇子們每天的課程也非常繁重,早上5點開始上第一節外語課,學習滿語和蒙古語,有時候還要選修一些藏語和維吾爾語。

第二節是漢文課,要學習儒家經典著作,還要學《史記》《漢書》等。

學習本朝先輩的創業史還有先帝留下的聖訓,這節課的時間比較長,要從早上7點多上到下午3點左右。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⑦ | 古人上學也要修學分?現代學渣看完都笑了

圖片來源:網路

這節課結束就是最後一節體育課,要學騎馬和射箭,一直到5點放學。

上學期間,除了吃飯時間只能休息兩次,每次15分鐘,清朝皇子們沒有周末,沒有寒暑假。

一年當中,只有春節、端午、中秋、皇帝生日和自己生日這5天能夠休息。

不過也因為這種嚴苛的教學模式,才使得清朝皇帝的文化素養遠高於明朝皇帝。

聽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精講▼

古代人上學要花多少錢?

我們前面說了上學累不累,下面我們再看看,上學貴不貴。

現代人養孩子,教育費用一般都是家庭開支的大頭,不光是上學,還要上補習班、興趣班。

如果不幸身處內卷重災區,可能還需要買學區房、送孩子出國遊學,比較之下,古代人在這方面倒是顯得輕鬆許多。

古代的學校分為兩大系統,就是我們前面提過的官學和私學。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⑦ | 古人上學也要修學分?現代學渣看完都笑了

圖片來源:網路

官學是中央朝廷和地方各級官府直接創辦和管理的學校,西周時,中央和地方的各級官學就已經蓬勃發展,形成了“學在官府”的傳統。

西周的官學是不收學費的,之後歷朝歷代的官學也大多免費,他們的經費來源,主要是靠政府撥款和士紳商人的捐贈。

宋朝時由於人口數量太多,就開創了一種“學田”制度,怎麼執行呢?

就是國家撥給學校,或者學校自行購置一些土地,作為學校的固定資產,租給附近的農民耕種,這樣獲得的收益就可以用作官學的開支了。

初期官學就讀的大多是貴族子弟,唐宋之際,官學開始向平民子弟開啟大門。

如果你學習很好,由中央直接選拔入學,那你就是官學的“正式生”啦,這種正式生就是公費讀書,不僅不需要交學費,還管吃管住,畢業分配工作。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⑦ | 古人上學也要修學分?現代學渣看完都笑了

圖片來源:網路

但官學還有一種“特別生”,是由地方選送到太學,這種學生雖然不需要交學費,但是生活費得自理,所以,太學中也有一些需要一邊學習一邊做小工的貧寒子弟。

但總體來講,在官學上學,還是比較省錢的。

那我們再看看私學,私學的開創者是孔子,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給了普通大眾讀書的機會。

私學有點兒像我們今天的補習機構,官學的老師有編制,但私學的沒有,而且上私學是要交學費的。

孔子定的學費標準是十條肉乾,這個價格既不貴也不便宜,如果你實在拿不出肉,那幫老師家幹活,以工代費也是可以的。

私學漸漸普及以後,經費來源就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了。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⑦ | 古人上學也要修學分?現代學渣看完都笑了

圖片來源:網路

有地方士紳的捐贈,也有政府的補助,這樣一來,個人繳納的學費就漸漸降低了,普通家庭也能承受得起了。

以明清為例,一個學生讀私塾的費用一般是每年80斤到120斤小麥,人口劇增以前,一戶中等自耕農的家裡大約能有5畝地。

這麼算下來,一個學生的上學費用,差不多是全家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聽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精講▼

【結語】

今天我們分享了古代人上學累不累和貴不貴的話題。

古代的官學比起私學,有相對完善的制度,不過要想進去上學,就必須要經過選拔。

而孔子認為“有教無類”,所以他開創了私學,只要交學費,就可以進入學習,如果你實在交不起,那也可以試試用以工代費的方法。

【今日話題】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你覺得在古代上學累,還是現代上學更累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分享到朋友圈或留言。

10天陪你讀本書,每天打卡,不見不散!

回顧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⑥ | 古人起名字真的絕,佩服得五體投地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⑤ | 古代人的說話口音,聽完令人崩潰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④ | 古代人是如何吃火鍋的?看完不可思議

-領讀-

渺渺銀河,多平臺簽約作者。

-主播-

夏萌,十點讀書會簽約主播,在北方小城努力生活、小心追夢的姑娘。微信公眾賬號:夏萌說晚安,微博@夏萌萌不萌,個人微訊號:xiamengstudy。

-宣告-

文章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微信wangweiwei225進行刪除。

版權

實習編輯:Rex。

十點聽書會員 7天免費體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