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菜單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北京孔廟位於東城區安定門國子監街中段,其規模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其與國子監僅一牆之隔,這正符合左廟右學的古制。該孔廟的規劃始自於元至元四年,當時劉秉忠主持元大都的規劃建設,該佈局中就已安排了文廟的位置,元程文海在《大元國學先聖廟碑》中說道:“至元四年作都城畫地,宮城之東為廟學基,二十四年備置監學官,元貞無年詔立先聖廟。”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街口牌坊

然而從《元史》中得知,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八年頒佈詔令建立蒙古國子學,同年三月,創辦儒學國子學,至元十四年設蒙古國子監,至元二十四年設儒學國子監,至元二十六年設回回國子監。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文保牌

可見在設立國子監之前,先有國子學。而對於儒學國子監的第一任祭酒,《元史》中稱:“國子監,至元初,以許衡為集賢館大學士、國子祭酒,教國子與蒙古大姓四集賽人員。選七品以上朝官子孫為國子生,隨朝三品以上官得舉凡民之俊秀者入學,為陪堂生伴讀。”但是許衡在至元十八年就已去世了,故其不可能趕上至元二十四年所建的儒學國子監。許衡在至元十三年被任命為國子祭酒,這應當是任職設立於南城的國子學。當年國子學位於北京南城白紙坊一帶,乃是金人所建,可惜建成十幾年即毀於戰火。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下馬碑

蒙古人建立國子監後,到了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將元大都改為北平府,元人所建的國子監降格為北平府學。燕王朱棣當上皇帝后,將京城又移回北京,永樂二年,改北平府學為北京國子監,與南京雞鳴山上的國子監並稱為南北二監,北京國子監地位實際高於南京國子監。萬曆二十八年,明神宗下詔將孔廟建築中的灰瓦換成綠色琉璃瓦,由此而提高了北京孔廟的地位。清乾隆二年,高宗下詔將北京孔廟的大成門大成殿改用黃色琉璃瓦,以此使之與紫禁城內大殿平等之地位。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各種匾額

2019年11月10日,我前往孔廟探訪,花30元買門票後經過安檢進入院內。這是我第一次在深秋來到孔廟,今年從10月份就冷空氣不斷,雖然今日大風,但還是有許多綠葉搖曳在風中不肯墜落。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碑廊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側旁碑廊

第一進院落的兩側乃是碑廊,我曾幾次在碑廊內尋找歷史名人的名字,今日再一次沿著碑廊看了一圈,這些古碑排列整齊地列在兩翼,上面覆蓋了簡易棚。對於這些碑的數量和年代,俞啟定在其編著的《書院北京》一書中給出瞭如下資料:“在前院內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189塊元、明、清三代的進士題名碑。元代皇慶二年(1313)開科舉,最早開始在孔廟建立進士題名碑,也就是把各科進土的姓名、籍貫以及他們的名次刻在碑上,藉以顯宗耀祖、流芳百世。到明代,一方面是抹煞元代科舉,另一方面也是為省石料,常把元代進士題名碑上的人名磨去,刻上當時新中進士姓名,故而元代刻碑幾乎被毀滅殆盡。現僅有的三通,還是清康熙年間國子監修繕房屋掘地時發現的。清代就沒有幹這種小家子氣的事,其餘的195通題名碑所鐫刻的51624名進土,是從明永樂十四年(1416)丙申科殿試移到北京起,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僅缺明代萬曆八年(1580)和崇禎十年(1637)兩碑。”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碑上的字已磨泐不清

站在碑廊前,瀏覽上面的字跡,有很多古碑只能隱隱地看到刻過的痕跡,而大多數字跡已經辨認不出,不知道這是風化的結果還是人為的被磨掉了。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大成門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孔子像

參觀完碑廊來到了正中的大成門,門前臺階下方立著一尊孔子石雕像,基座上刻著“先師孔子行教像”下面小字刻著“楊清欽捐刻”,這尊雕像乃是漢白玉材質,高約兩米多,頗能顯現孔子誨人不倦的神態。孔子像後是登上大成門的臺階,臺階正中的丹墀乃是高浮雕刻制。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丹墀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大成門匾額

大成門的兩側各擺放著五個複製的石鼓,關於石鼓的來由,清初孫承澤在《春明夢餘錄》中寫道:“舊在陳倉野中,韓昌黎為博士時,請於祭酒欲輿之太學,不從。鄭餘慶遷之鳳翔孔子廟,經五代之亂,遂至散失。宋司馬池知鳳翔,復輦至府學院,已失其一。皇佑四年,向傅師搜足。大觀二年,歸於汴京。詔以金填其文,初致之辟雍,後移至寶和殿。金人破汴,輦至於燕,置王宣撫家,復移大興府學。元皇慶,移至文廟戟門內。”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乾隆年間複製的石鼓

周秦石鼓乃是中國最古老的刻石,這十塊石頭均呈鼓狀,每塊石頭上刻著大篆,合計有六百餘字,這些文字被稱為石鼓文。因其歷史悠久被稱為石刻之祖,從元代開始,這十個石鼓就放在了太學也就是現存的孔廟大成門這裡。直到民國年間,這十個石鼓與故宮博物館珍藏的文物一同被轉移到南京、四川、貴州等地,1958年運回北京藏於故宮博物館。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石鼓文刻在鼓面上

然眼前仿製的這十個石鼓卻完全做成了大鼓的形狀,鼓的兩端還呈蒙皮狀釘著鉚釘,顯然有違古制。同時將鼓身上的文字也刻在了鼓面上。旁邊的介紹牌上稱:“乾隆時因其殘損嚴重,故彙集缺損文字重鐫新鼓,列於現在的位置。”可見擺在這裡的十個石鼓乃是乾隆年間複製者。

原來的這十個石鼓在司馬池任鳳翔知府時丟失了一個,其所丟失者為第六鼓,後來此鼓被向傅師找回,但此鼓流落民間時被人鑿成了石臼。為此,弘曆在乾隆五十五年在此鼓石臼周圍刻了一首詩及其跋語,弘曆在跋語中感嘆說:“嗚呼!為此者實庸愚小人,不足罪。茲雖珍重護惜以永厥年,安知數千百年之後,不復遭剝蝕割鑿之災乎?而重用其文以成十鼓之全,又非拘於形而泥於古乎?其幸在茲矣,慎亦在茲矣。”乾隆皇帝痛斥這位不懂文物的文盲,但他也解釋了為什麼重新刊刻十個石鼓沒有完全按照古制。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乾隆碑亭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御碑亭贔屓

進入大成門,在右側看到兩個高大的碑亭,裡面豎立著的是《平定兩金川,告成太學碑》。乾隆皇帝自稱為十全老人,為此他還寫了篇《十全記》來列數自己的十大武功,黃茜茜在《御製平定兩金川告成太學碑碑文史證》一文中,提及乾隆的十大武功耗軍費最多的一次就是兩次金川之役。這兩次戰爭合計耗銀近一億萬兩,而其他八大武功總耗資也就六千餘萬兩。兩次金川之役歷時三十餘年,故《清高宗實錄》中載有乾隆皇帝如下感嘆之語:

予賴天恩,平伊犁,定回部,拓疆二萬餘里,豈其尚不知足,而欲滅蕞爾之金川,以為揚赫濯、紀勳烈之圖哉?雖然,平伊犁、定回部其事大矣,然費帑不及三千萬,成功不過五年。茲兩金川小寇,地不逾五百里,人不滿三萬眾,而費帑至七千萬,成功亦遲至五年,則以跬叔皆險,番奴效命死守,故得延至今日。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兩金川碑

兩金川戰役的重大意義學者多有研究,於此不贅述,然而這兩通大碑卻巍峨地矗立於此,尤其那兩個贔屓刊刻的極為傳神,我從它的神態上能夠感受到該碑之重。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歷史沿革展覽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展廳全貌

兩金川碑對面的平房內乃是孔廟歷史沿革展,走入其中,首先看到的是太廟舉行祭祀時的模型。因為我在孔廟參加過一次祭祀大典,故頗能感受到這些模型小人在那裡走著怎樣的舞步。這個長長的展室用展板結合實物的形式講解著孔門歷史,只是幾尊孔子弟子的雕像做成了仿青銅器的顏色,讓我總感到秦始皇兵馬俑的神態。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祭祀模型

北京孔廟:規次曲阜,黃瓦覆頂(上)韋力撰

孔門弟子

這裡的展櫃內也擺放著一些線裝書,一眼瞥過去,確實不是複製件,可惜所展者均為晚清民國時的石印本。其實乾隆版的四書五經也沒幾個錢,如果用那樣的線裝書來展呈,就能與門口的乾隆御碑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