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看起來普通的秦國石頭,為什麼會讓司馬光的爹冒險策劃文物造假案

菜單

看起來普通的秦國石頭,為什麼會讓司馬光的爹冒險策劃文物造假案

司馬光是著名的大史學家了,別的不說,就說《資治通鑑》,那真是後人學習歷史的重要參考文獻。按理說,司馬光的爹也是名人之後,他自稱是晉朝司馬孚的後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細細研究下司馬孚在《資治通鑑》裡是怎麼出現的),又在宋朝有名的文治之帝宋仁宗底下幹活,挺受重視的。幹什麼不好,非要欺君,策劃文物造假呢?

這事兒得從這樣文物本身說起。這樣文物呢,第一次出土的時候是在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元年的時候,在陝西鳳翔府陳倉山,有一位牧羊老人發現了它們——10塊怪異的花崗岩大石。這些碩大的石體形似鼓,上頭的泥土被清除後,顯露出大量的神秘文字,沒有人能認出寫得什麼。

瞬間,陳倉就火了,用現代話說就是成了網紅打卡地。眾所周知,唐朝文人墨客又多,貞觀初年,天下又太平了,所以,有閒情的人也多了起來,都跑去陳倉拓下來研究,結果,一直都研究不出來是什麼。一時間,這十隻石鼓就出了名。

石鼓

不過,我私下想著,為什麼就沒有人把這石頭搬去給唐太宗鑑別下呢?說不定還能因為獻上寶貝得什麼封賞。

唐太宗是沒有看到石鼓了,但是一百多年後的唐肅宗李亨卻知道了這十隻石鼓的奇聞。那時候,正是安史之亂,唐朝混亂一片,李亨剛好在雍城,他責令州府官員將10面怪石運下陳倉山,遷往雍城城南,就是後來的鳳翔縣城之南。可是,還沒有好好地研究清楚裡裡面的內容,叛軍過來了。官員們手忙腳亂地就把石鼓移至荒野掩埋起來,對外宣傳搞不見了。

影視劇中唐肅宗李亨

當時,引起了天下譁然。說實話,石鼓畢竟是花崗岩,花崗岩的硬度還是相當之高的,要說十個都沒了,那肯定還是不信的。

兩年之後,安史之亂結束,也就是公元806年,大家又想起了石鼓。當時埋的時候倉倉促促的,所以費了很多功夫才查訪到了石鼓的埋藏之處。唐朝大詩人韓愈上書給了朝廷說挖石鼓,結果,這摺子上了八年,最後才被鳳翔尹的鄭餘慶看到。好不容易啟動了挖石鼓的專案,還只挖到了九個,一個石鼓找不著了。更糟糕的是上面的字都磨損了。這九個最後挪到了鳳翔孔廟裡,但是,九十多年後,唐朝走向了滅亡,孔廟也被人燒了,石鼓不知所蹤。

戰亂期間,就更沒有人關心什麼石鼓了。

經歷五代十國之後,中國歷史上一個富裕的朝代總算是來臨了,那就是宋朝。天下太平的時候,宋仁宗就開始翻前朝檔案,不經意中就翻到了石鼓的記錄,於是,他就讓人去尋找這石鼓。大家都知道,雖然北宋是由武將出身的趙匡胤開創的,但文人氣息空前濃厚。估計宋仁宗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能破譯石鼓上的字。

影視劇中宋仁宗

於是,時任鳳翔知府的司馬池,也就是我先前說的司馬光的爹開始馬不停蹄地找石鼓,總算找來了九隻大石鼓,就是找不到第十隻石鼓了。本來司馬池就是拿著石鼓向宋仁宗表功的,這一下子少一個怎麼行呢?於是,司馬池就開始秘密造假。他根據石鼓拓本仿製出一面假的“作原石鼓”。

終於,十隻石鼓都送到了朝廷。宋仁宗很高興,大大點給司馬池點贊,但很快啊,他就看出了問題。到底是有知識有文化的宋仁宗,他發現了作原石鼓是假的,於是很生氣,司馬池受了罪。雖然是欺君之罪,但也沒有很誇張地被處死。要知道,在北宋的時候,士大夫可不是隨隨隨便就會被殺了的。所以,只是受了些懲罰。

不過,因為這件事,大家就覺得這個丟了的作原石鼓最值錢。一個能和九個那麼值錢。當時北宋的金石專家向傳師就開始尋找這隻作原石鼓,最後在一個屠戶家找到了。據說,當時屠戶在磨刀,向傳師趕緊勸阻。石鼓已面目全非,上部已被鄉民削去,中間被掏成凹狀用來搗米,而上面斷裂開的兩道邊被屠夫用來磨刀。石鼓上面的文字被磨去了大半,僅餘下半部的四行文字,向傳師就是靠著這四行字對照拓本來識別的。說來也沒有辦法,誰知道那石鼓原來是重要文物呢。

作原石鼓

向傳師沒有自己私藏,他向地方投了信,後來因尋石鼓有功,得到朝廷諸多封賞,並獲得一整套石鼓文拓本。向傳師看起來是真正的一個大家。

宋仁宗之後,北宋末代皇帝之一的宋徽宗愛上了石鼓,公元1110年,“作原石鼓”被運抵京城後,10面石鼓便被正式移送至太學之內儲存。隨後,宋徽宗又把它們搬進了保和殿,好與朝夕相伴。某一天,他覺得這麼寵愛不夠啊,趕緊給它們穿黃金戰衣吧,結果還給它們都刷上了金色。

仿的鍍金石鼓

搞得後來,落入金兵手裡的時候,金兵立刻覺得自己找到了稀世大黃金啊,把它們一起搬到了燕京,到了北方後,金人把黃金颳走了,又把石鼓給扔了。幸好後來又有位御史大夫,叫王檝的發現了這些石鼓,把它們搬到了孔廟,從此,十隻石鼓安定了下來。

紀錄片

不過,在日本侵華期間,石鼓跟著文物進行了為期十五年的南遷躲避日本人的炮火,期間,翻車了兩次,險得又壞了。蔣介石前往臺灣之時想帶著石鼓走,但因為飛機超重,所以留了下來。如今,這十面石鼓一直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看到這兒,大家要問了,這石鼓到底是什麼年代的,咋這麼多人愛?

其實這石鼓是秦國的物件。

“汧沔鼓”:描繪了千河的美麗景色。

“車工鼓”:記述了秦公出獵的情景。

“田車鼓”:記述秦公及隨從登原遊獵的盛況。

“鑾車鼓”:記述秦公遊獵經虢城,鑾車上懸掛彤弓、彤矢,從人齊聚,進獻獵物,這時人群如障,非常熱鬧。

“酃雨鼓”:記述秦公及隨從涉汧河時,從低處看到的情景。

“作原鼓”:記述在山上整修原地的場景。

“吳人鼓”:記述虞人為秦公獻祭而奔忙。

“吾水鼓”:敘述秦國水清道平的美好河山。

“而師鼓”:記述秦公的述志詩。

“馬薦鼓”:記述打獵而歸時路遇之情景。

這裡的秦公是哪一位還沒有定論。唐代詩人韋應物、韓愈,北宋的歐陽修都認為屬周宣王時史籀所作。郭沫若認為是秦襄公時的東西,近現代金石學家唐蘭認為為秦獻公葉十一年刻。前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認定石鼓刻於先秦時期。無論究竟是哪一位,肯定是在秦國國君稱王之前的事兒,因為裡面用的是“秦公”。

如今,康有為稱為“中華第一文物”的陳倉石鼓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九大鎮國之寶,大秦帝國的“東方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