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看圖:萊陽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有個"眾水"村

菜單

看圖:萊陽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有個"眾水"村

萊陽的五龍河,是膠東半島一條有名的大河,知者甚多。

廣義上的五龍河,指的是一個水系,包括其眾多支流。而狹義上的五龍河,指的就是“五龍交匯”(在西五龍村附近)之後到丁字灣入海口之間的這一段幹流。

在地圖上看,五龍交匯之後向南奔流,起初的河道比較平直,而到了姜疃鎮境內之後,才出現了一個處比較大的拐彎,自此往後,五龍河的彎一個接一個,一直到下游入海口附近才重為直流。

(眾水村的位置示意)

而本文要介紹的村莊,就位於剛才提到的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它的名字叫做“眾水”。

很顯然,這個眾水村的一大特點,就是地理位置特殊。

由於五龍河在這裡形成了一個近似直角的大彎,原本自北向南流的河水也在眾水村附近猛然轉向西流去。因此,就相對方位來說,眾水村既可以說是在河的西岸,也可以說是在河的北岸。而古代人一般用“左右”的概念進行區分,按這一標準,眾水村是在五龍河之右。

看圖:萊陽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有個"眾水"村

根據萊陽地名資料的記載,眾水村的名字由來,就是與河水環繞的地形有關。相傳,清乾隆年間,有先民來此建村,取名“眾水”。如今的眾水村,是一個宋姓人的聚居地,民國初年的《膠東宋氏聯宗族譜》中,就提到了這裡。

不過,結合萊陽縣誌和其他資料的記載,“眾水”建村的時間應該遠早於清乾隆年間。因為在縣誌記載中,明代及清朝前期萊陽縣的區劃當中有個“迎仙鄉”,而“迎仙鄉”下轄“眾水社”。從地圖上標註的位置來看,迎仙鄉位於萊陽縣的中部,與鳳山鄉的分界線就是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向西這一段。河以南為鳳山鄉,河以北為迎仙鄉,以此推測,迎仙鄉的眾水社,基本可以認為就是以“眾水”村來命名的。

看圖:萊陽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有個"眾水"村

(老萊陽縣的迎仙鄉的)

此外,在眾水村還有一棵年代久遠的大槐樹,據說為先民所植。雖然前去眾水村的時候因為行程匆匆沒有前去參觀,但後來看過大槐樹的圖片,感覺年代也不晚於清乾隆時期。

在民間尋根文化領域,“眾水社”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地名,筆者此前見過不少祖籍地在“萊陽縣眾水社某甲”的朋友。就方位來說,眾水社就是在五龍河的右岸,眾水村及周邊的村落。具體尋根時,還需要比對姓氏結構和族譜才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萊陽縣境內,曾經有兩個“眾水村”,一個就是剛才說的眾水,另外一個則是現在萊西市姜山鎮境內的“眾水”。為了區別,後者一般加上方位字首,稱作“南眾水”,現在有東南眾水和西南眾水兩個村。

看圖:萊陽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有個"眾水"村

這兩個“眾水”在尋根時容易混淆,區分主要有兩個方法,一個是看年代:明清時期,北邊的眾水,為“眾水社”;而到了民國之後,南邊的眾水,為“眾水鄉”。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看位置,靠近五龍河的北邊的眾水,而南眾水距離五龍則較遠。

五龍河邊的這個眾水村,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民間也流傳有不少關於山川的奇異傳說。此前曾有萊陽當地研究者專門整理,在此就不重複了。感興趣的朋友,有機會可以到村裡一探究竟。以下圖片,均為五龍河畔的眾水村的場景。

看圖:萊陽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有個"眾水"村

看圖:萊陽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有個"眾水"村

看圖:萊陽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有個"眾水"村

看圖:萊陽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有個"眾水"村

看圖:萊陽五龍河第一處大拐彎的位置,有個"眾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