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菜單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本文主要參考地方文史王佐才先生資料表示感謝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千年古城瀘州下屬三區四縣,其中敘永縣是川滇黔三省交界的地方,(即水潦(lǎo)鄉俗稱雞鳴三省處)。這也獨特的歷史地理屬性,賦予了它更多原始古樸的氣質,歲月不寬宏,時光最無情,歷史上的敘永永寧古道其實有很多往昔已經不為人知。今天江陽沽酒客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敘永古道歷史,走進歲月的時空。

邊州古道歷史非常悠久。今天我們根據晉末宋初史學家徐廣對於《史記》、《平淮書》的註釋可以瞭解到: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遣司馬相如,唐蒙發巴蜀卒開發西南夷道,置郵亭,就是自今宜賓經敘永到貴州省畢節,再經威寧、宣威到雲南的南寧(今曲靖)。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唐天寶七年(公元742年)東路伐南詔,起瀘州,溯永寧,走赤水,達曲靖。明洪武十四年,(1381),陳垣同胡海徵雲南,由永寧趨烏撒,除道通畢節。十七年(1384),奢香獻川黔間道,開闢龍場九驛,即沿今馬蹄灘至龍場驛,經赤水河到畢節,趨烏撒。二十三年(1890),景川侯曹震奉詔開通四川境內道路鑿永寧河江門以通舟楫,修築敘永到曲靖驛鋪橋道,從此川滇黔邊區古道更加暢通。這已經經歷近兩千年了。

明嘉靖三年(1524),詩人楊慎謫成雲南,曾九次往返於敘永,寒暑風雪,備歷古道艱辛,在沿途驛鋪題詠頗多。算是為此道平添濃厚的人文氣息。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鹽政史》記載:清乾隆年間,計口授鹽,永邊岸每年配鹽引二幹二百四十七張,滇邊岸每年配鹽引三千九百九十張,花鹽每引ー萬斤,巴鹽每引八千斤,每年上運食鹽即達五十萬擔,每擔一百斤,每月四萬擔,每天一千三百擔,即每天需要一千三百人肩挑揹負。

敘永畢節,每擔需運費銀三兩,每日需付出運費銀約四千兩。由於鹽巴的運輸,活躍了沿途經濟,古道上人背馬馱,絡繹不絕,么店旅舍隨處皆是,敘永古道呈現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敘永成為川滇黔三省交通要道,物資集散樞組。

川雲東路邊區古道分兩段:瀘州到敘永段,稱下南道,敘永到畢節段,稱上東路。納溪離瀘州四十里,是永寧河與長江交匯之處,水陸交通極為方便。納溪到龍頭鋪二十里,山雄嶺峻,俯瞰納溪,遙控江城,形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民國五年(1916)護國軍討袁,與北洋軍曾鏖戰於此。又二十五里花背溪,即大里村崖腳,高崖翠嶂,綠水深潭,風景秀麗。又十里渠壩驛,又四十里石子鋪,又十里大洲驛,從瀘州到大州驛一百五十里。護國軍討袁總司令蔡松坡曾駐節於此,袁氏死後,共和恢復,松坡稱敘蓬溪江邊岩石為護國巖,並有題詞以志成功。至今護國之勳,與岩石並存。

大洲驛到上馬ニ十里,上馬到江門三十里,全是山峽綿延,岸盡懸巖。江中有石橫阻中流,束水如門,故名江門。又因關前有石如虎,故名石虎關。

峽中有曹侯廟,有曹震《開河碑記》、陳南賓《景川侯開河碑記》、楊升庵《曹侯廟碑記》,今遺蹟蕩然無存。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江門鎮對岸的九頂山上,有座古寺寺前一水環繞,寺後江山九重,山上有古木參天,名貴藥材九轉香即產於此。山麓有吳三桂焚香拜廟遺蹟,相傳當年他領兵路過,曾隔河鑿兩土堆燒香遙祭九頂山。江門舊屬納溪縣後歸。楊升庵曾題有“孤燈向江門宿”的詩句。

《宋史林廣傳》“林廣徵討乞弟,分兵繞冒溪,掩江門後,破其險”,即此。江門至宋江鋪十二里,即宋河與永寧河合流處。

到馬嶺三十里,馬嶺有驛站,再二十五里永安驛,對面石崖,有東漢石墓群,至今墓穴猶存。又五里興隆場(是辛亥革命烈士黃方故鄉)。又十里涼傘坳,再五里老君驛,有小路經土地坎到古宋(今日古宋劃歸宜賓了)。《明史、朱燮元傳》天啟三年(1623)與秦良玉會兵、進攻永寧擊敗奢寅於土地坎、涼傘鋪、老君驛等處,盡焚其營,即此。又十里到敘永縣城。計瀘州到敘永三百零五里。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敘永是四川東南門戶,是滇黔入川物資集散之地。從敘永到雲南有三條古道:

一條從敘永大壩長官司經威信到鎮雄全長三百三十里;一條從敘永到“分水”經威信到鎮雄,全長三百里;最繁榮興旺的是從敘永到赤水經畢節到鎮雄,全長四百七十里。

敘畢古道亦稱小東路,自縣城出東門魚鳧關十里,門額魚鳧關三字為楊升庵所書,並題“華夷統制連千里,黔蜀分疆第一關”一聯。落窩四十里(落窩舊城在縣東三十里,明馬燁建以為戌堡,舊設落窩鋪有鎮司一名,鋪兵二名。)雙井鋪六十里(舊設),普市七十里(舊設普市驛,驛設站,馬二匹,馬伕一名,有普市守禦十戶所,有千戶所衙門,洪武二十三年置。),該地有城,分東南西北四門,有城隍廟。東門名水東門,傍有一井,泉水芳冽,冬暖夏涼,上建小廟名水晶官,清泉翠竹,掩映山嵐,頗為幽靜。

營盤山九十里。摩尼一百二十里(有摩尼鋪,摩尼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置。),雪山關一百五十里,緣山上下二十餘里,冬春積雪,水凝直下數十尋,滑不留步,人馬多顛墜之虞。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舊有雪山關鋪,即當年敘永同知周偉業捐資修建雪山關磴道,關頭奇峰聳翠,高插入雲,倚崖壘石,異常險峻,誠一夫擋關,萬夫莫開之地。關口海拔千八百公尺。舊有廟有石關,有茶店涼亭。東望滇黔,烏撒芒部,盡收眼底,北望四川,岷峨長江,歷歷在目。

護國之役,蔡松坡宿營於此,題句雲:

絕壁荒山二月寒,山風如刃月如丸。

軍中夜半披衣起,熱血填胸睡不安。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進關門處,上有雪山關三字,楹聯:

孤城萬仞山,羌笛春風吹不度。

八月即飛雪,玉門秋色喜平分。

出關門地方,關上亦有雪山關三字,對聯是:

是南來第一雄關,只有天在上頭,許壯士生還,將軍夜渡。

作西蜀幹年屏障,會當秋登絕頂,看滇池月小,黔嶺雲低。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赤水縣丞楊公石書。(後誤讀是蔡鍔題實在是笑談)

又赤水河一百八十里,過此即貴州畢節縣境,山勢峻拔,直上清水鋪三十里。月亮巖五十里。這裡舊名層臺驛,路傍屹立千年古杉一株,枝葉繁茂,十里外即可看見。百年前樹心中空,可設席,容七八人。又燕子口八十里。又巴賽坪一百二十里。畢節一百五十里。瀘州到貴州畢節全長六百三十五里。

畢節到鎮雄一百二十里,再經威寧、宣威到達雲南曲靖。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古道是原始交通的主要條件,有道路,人民才能互相往來,交換產品,交流生產技術,交流文化。從歷史上看,哪裡道路暢通,哪裡經濟文化便發達,反之就落後。敘永是南夷古道所經之地。歷史悠久。當時,經濟文化,確有一定發展。從敘永西城東漢古墓出土文物,可以看出,當時敘永即與中原地帶有交通往來,工藝品亦很進步。

敘永川滇黔千年古道漫談,從漢到明清的歷史脈絡

繼因少數民族對統治者大漢族主義不滿,經常起兵反抗,道路長期閉塞,造致奴隸社會在川滇黔邊區延續達二幹多年之久。明代修通道路,沿路添城立堡,開驛站,辦學堂,於是奢香開闢龍場九驛,敘永畢節修建城邑,帶來了邊區建設的繁榮。繼以楊升庵遠戍雲南,王守仁謫貶貴州龍場驛函,沿途詩題字,著書育民,一時讀書學文蔚為風氣,邊區文化為之一新。清時繼轄經營滇黔,計口授鹽,招商承辦,即既國稅、又活躍地方經濟。鹽運專道,使川滇東路沿途古道的文化經濟更加繁榮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