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菜單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給媽咪(電影《囧媽》宣傳主題曲)

給媽咪(電影《囧媽》宣傳主題曲)

王一博;給媽咪

最近,無意間刷今日頭條時,看到了關於《囧媽》的一些文章,覺得很有感觸,於是,打算再看一遍這部電影。

《囧媽》這部電影由徐崢、袁泉、沈騰等主演,講述的是徐伊萬在陷入婚姻的危機情況下,在尋找護照的過程中,無奈陰差陽錯地陪母親坐了6天6夜的火車,前往莫斯科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跟以往表達母愛的方式不同,它將母子兩人的相處空間放置在火車上,狹小的空間,將平常生活中母子之間的種種矛盾激化,正如日常生活中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情形,更能引發我們對母愛的反思。

也許,很多時候,我們看的是一部電影,但是,卻透過電影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這部電影在剛上映的時候,我就看過一遍,最近再看的時候,帶給我的感覺也不一樣。看第一遍的時候,我笑著笑著就哭了;這次再看的時候,我從徐伊萬與盧小花、張璐的爭吵中,看到了親密關係中愛的表達。

下面我將從徐伊萬和母親盧小花的爭吵、和妻子張璐的爭吵中,是如何表達彼此的愛,以及我們在爭吵中,體會到愛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去愛,這三個方面進行敘述。

一、 親情:我想讓你活成我想要的樣子,以為那樣是為你好。

親情是這部影片的主要情感,在這趟開往俄羅斯的火車上,我們看到了徐伊萬和母親盧小花各種爭吵。從一開始徐伊萬坐上火車,到之後盧小花的各種控制,都讓徐伊萬的忍耐到了極限。

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一邊和徐伊萬感同身受的同時,一邊又被盧小花的母愛感動著。我們早已分不清電影還是現實,不自覺地已經笑著笑著就哭了。

老舍先生說:

“有母親,是幸福的。只要有媽在,我們就有最後的包容和依靠,有媽在,無論多大,我們永遠都是孩子。”

在母親面前,我們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但作為孩子的我們,常常身處幸福之中而不自知,常常把她的照顧,當成打擾,把她的關心,當成嘮叨。

正如盧小花在火車上,不停地做各種營養餐給徐伊萬,餅乾、大白兔奶糖、泡麵也是各種詢問吃不吃。感覺那時的盧小花,恨不得把全世界的好吃的都拿來給徐伊萬。只要是她能做到的,都會盡力給徐伊萬最好的。

她的這種愛不求回報,但卻忽略了對方是否需要。

心理治療師克里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中寫道:

“權力鬥爭慢慢演變成雙方爭奪親密關係主控權的戰鬥,雙方都努力的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話語和行為。”

在傳統的中國式的母子相處模式中,我們發現,盧小花和徐伊萬之間,由愛引發的爭吵,比接受這份愛更多。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01 爭吵一:坐火車還是坐飛機,你看到的是方式,我看到的是結果。

徐伊萬和盧小花之間,本就缺乏溝通,在一起相處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她內心渴望徐伊萬更多的陪伴,而徐伊萬想的更多的是逃離。

正如當徐伊萬因為護照落在家裡,無法去美國,而到火車上找到了盧小花。而徐伊萬見到母親的第一句卻是質她

:“誰讓你坐火車的?”

之後,他們便因為乘坐交通方式的問題爭論起來。

羅蘭·米勒在《親密關係》中曾說過:

期望就是通往地獄之路。因為期望會把接受和讓人自由等充滿愛意的感覺擋在門外。

盧小花一開始對徐伊萬陪自己去莫斯科是充滿期待的,她相信徐伊萬最開始說的那句:“週末的時候陪你坐飛機去莫斯科。”但是,臨近演出開始的日期了,沒有看到徐伊萬的承諾何時會兌現,自己又不想錯過這次演出,於是,哪怕是一個人要坐6天6夜的火車,她也要去莫斯科。

因為有期待,所以,當期待落空後的失望也就更大。

其實,生活中的我們對自己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總會給父母許下不知何時才能兌現的承諾,卻不曾想父母已經當了真

。進而,引發了後來的爭吵。

我們總是會在最親的人面前,毫不偽裝自己的情緒,但是,往往忍受我們脾氣的是身邊最親的人

希望生活中的我們,不要輕易向父母許諾,因為他們聽了會當真;不要輕易指責父母的行為,因為這麼做也有他們的理由。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02

爭吵二:結婚後的催生,折射出的是母親的著急與兒子的無奈

《母愛的羈絆》中有這樣一句話:母親能完成早期的養育工作,因為她可以控制嬰兒,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塑造孩子。但是孩子逐漸長大,母親對她就不再有相應的控制力。

因為習慣了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控制孩子,所以,即使在孩子長大後,仍想要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像盧小花式的母親真的很多。

她們總是習慣性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子女身上,卻不去想這樣做對子女造成的影響是什麼

沒結婚的時候,會催著子女去相親;結婚了以後,又催著子女生孩子。他們認為自己是為了子女好,卻忽視了子女的感受,忽略了子女想不想那樣去做。

我們不能說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只能說他們的這種關心過了度。

紀伯倫曾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說: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父母施加在孩子身上的想法,最後會成為一種無形的壓力。而這種壓力到了一定程度之後,總會找個出口爆發。

正如徐伊萬對盧小花說的那樣:

“在你的心裡面住了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肉是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什麼時候要孩子,膀胱幾點鐘排水,你全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

這是徐伊萬內心的想法,也是無數箇中國兒女想要對父母說的話。

父母表達想法的同時,應該用心聽聽孩子的想法。這樣的一個雙向互動,才是避免情感錯位的最好方式。

父母和孩子,如果能夠多些理解和耐心,也就能更好地表達彼此的關心和愛。讓愛不再是束縛彼此的繩索,而是連線彼此的橋樑。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03 爭吵四:由喝粥引發的一場愛的較量

巴爾扎克曾說:“愛情能夠,也應該間歇。可是母愛卻不會衰退,反倒會隨著孩子的需要而與日俱增,隨著孩子的成長而發展”

在母親的眼裡,我們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永遠需要被照顧。看到盧小花對徐伊萬的照顧,我們就可以發現,母親的這種關心,是細微且無法割捨的。

盧小花關切地問徐伊萬喝不喝粥,也會在火車上做紅豆水、綠豆水、薏米水等讓徐伊萬喝、小番茄、餅乾、泡麵也是各種問徐伊萬吃不吃……

她做的這些都是出自母親的本心,但是,卻不知這些也會漸漸讓徐伊萬不自在。

徐伊萬趁盧小花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將小番茄從窗戶扔出去。盧小花看到是徐伊萬的“不乖”,因為這樣的做法,不是他印象中的兒子會做的。

從這裡,

我們可以看到徐伊萬內心的掙扎,以及想要逃離母親的控制。

是啊,這樣的徐伊萬多麼像青春期的我們。原本母親是出於關心做的很多事情,我們卻不會領情,總是想要朝著相反的方向去做,彷彿那樣會讓我們獲得暫時逃離後的一種竊喜。

我們內心的想法正如徐伊萬對盧小花說的那樣

:“我受夠了你的教導,我受夠了你的強迫症,還有你的疑心病。”

這些話在徐伊萬心裡積壓了太久,我想,也只有在和盧小花爭吵的時候,才敢大聲說出來吧。

這看似習以為常的爭吵,其實是說出內心想法的最好時機,只不過,透過爭吵說出來的話,往往直白地讓人一時難以接受。就連徐翔的離世,徐伊萬也歸結到了盧小花的身上,控訴盧小花對自己的管控太過強烈。

也許,這些話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讓盧小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當中,把她又重新帶回來當初的傷心往事。這並非徐伊萬的本意,但卻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即使再怎麼爭吵,我們都知道最後都會好的。因為血脈裡相連的親情,成為了我們肆無忌憚爭吵的理由。

我們與父母之間相處的最好狀態就是保持一定的分寸感。

周國平曾說:分寸感是成熟愛的標誌,它懂得尊重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於對方獨立人格的尊重。

每個人在心裡都渴望一定的自由和私人空間,任何人都不能侵犯。而尊重每個人心裡的這份自由,是避免爭吵,讓我們更好感受到愛的方式。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二、愛情:我想把你變成我心裡的那個人,卻不曾想最後我們漸行漸遠。

錢鍾書在《圍城》這本書裡,寫過一句耳熟能詳的話: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來。”

這也顯示了經營婚姻的不易,我想處在婚姻中的人們,對這句話更能感同身受吧。

也許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愛,而是不知如何去愛;不是沒有付出,而是發現有時候就算付出,也難免傷害;不是沒有想過挽回,而是知道兩個人的心已經漸行漸遠。

正如電影裡的徐伊萬,不是不愛張璐了,而是,在挽回的過程中,說了很多言不由衷的話,做了一些違背初心的事情。

如果徐伊萬少一些控制,是不是結局就會不一樣?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那時他和張璐的婚姻,一定會比現在走得更長遠。

看著徐伊萬和張璐的感情,我們也想到了生活中的自己?當初的那些爭吵,是不是也由這些控制引發的呢?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01 檯燈——透過現象,我們看到的是愛情裡缺乏尊重,才是造成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

《中國式離婚》裡有這樣一句話:婚姻就是你手裡捧著的一堆沙,你抓得越緊,得到的就越少。

當你想要拼命挽留一段婚姻的時候,往往會適得其反。也許是方式的失誤,也許是羞於說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通常一個人抱了必走的心態,另一個人再怎麼挽留都是無用的。

徐伊萬不希望和張璐離婚,於是,一再拖延在離婚協議上簽字,用暖霸的專利權拖延時間,更是在繁忙的工作外,給張璐修好了檯燈。但是,一直到走向了離婚這一步的時候,他也不知道,其實張璐並沒有喜歡過這個檯燈。

一個檯燈,就暴露出了他們婚姻問題的實質

一直以來,徐伊萬拒絕看到現實生活中真實的張璐,而是習慣性地和那個他幻想出來的妻子交談。

我想,張璐以前也是試過去溝通的,甚至試過去改變,努力成為徐伊萬理想中的妻子,但是,經過了很多次的嘗試,發現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徐伊萬的標準,最後無奈選擇了放手。

《玩偶之家》中娜拉說:在我是女兒與妻子之前,我先是一個人。

試圖去改造一個人,是我們現在婚姻裡常見的一種現象,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你眼前的這個人,她也是活生生的一個人,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她也會累、也會無助、也會失望。

每個個體都是完整的,都應該被尊重。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02 以愛為名,用錯了方式,只會兩敗俱傷

在感情裡,一味地猜疑,不信任對方是最傷人的武器,而為了挽回對方,所採取的錯誤方式,是最致命的。

表面看徐伊萬想要步步緊逼,不讓張璐拿下在美國暖霸的專案,給張璐設阻,其實,他心裡只是不想承認自己還捨不得和張璐離婚。但是,張璐並沒有看到這些,她看到的只是徐伊萬為了得到暖霸的所有使用權,讓自己無法在美國成功拿下專案。

這些是徐伊萬的目的嗎?顯然不是。但是,他採取的是一個很容易讓人誤解的方式去挽回婚姻。他和張璐因為偷看報價這件事情發生的爭吵,就很好印證了這一點。

如果當初,張璐沒有主動放棄中國市場,沒有選擇退讓,或許,徐伊萬不會步步緊逼。如果當初,不是張璐在婚姻裡的一味妥協,想要不斷努力變成徐伊萬理想中的樣子,他們或許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正如小說《簡·愛》中所說的那樣: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在中國式的婚姻裡,我們普遍習慣了退讓和忍耐,以為這樣就會讓這份婚姻的存在,多一分可能,其實這樣造成的結果往往是兩個人因缺乏溝通,導致漸行漸遠。

我們還習慣嘴上說著愛,但是,實際上做的卻是傷人傷己的事情,說的是言不由衷的話語。有時假裝無所謂,其實,心裡早已氣憤不已。這種心與行不一致的愛的表達,終將把兩個人的距離,拉得越來越遠。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03 在感情裡,講道理的方式不對,傳達出來的愛也不對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

我們曾以為,任何事情都可以透過講道理來解決,但是,到了感情面前,講道理就成了最大的不講道理。

因為她不明白,為什麼在合作伙伴、妻子、兒媳婦等多重角色都做得很好的情況下,當自己放棄中國市場,退到美國市場了之後,徐伊萬寧願做損人不利己的決定,也要把她逼到無路可走的地步。

她看到的是徐伊萬所做的一切,卻沒看到徐伊萬背後的用心。

而徐伊萬明明心裡放不下張璐,放不下他們這段感情,但是,他做的一件件事情,卻是傷害張璐的表現。

這並非他的本意,只是在種極力想要挽救婚姻,但又不知如何挽救,最後,只能採取最極端的方式。

他以為張璐會明白自己心裡的想法,但直到這次的爭吵,他才發現張璐並不明白。

英國的王爾德曾經說:愛情就是思想的結合,靈魂的結合,心靈的結合。

很顯然徐伊萬和張璐的愛情,並沒有達到這三種結合。

一個太講道理,過於理智;一個太講感情,過於衝動。

婚姻裡,最重要的就是兩個人能彼此心領神會,成為彼此的知心人。有些話,不用說對方就能明白,有些事,不用做就能把愛傳達到對方心裡。

而不是像徐伊萬和張璐這樣,兩個人無法在同一個頻道,你做的事我不理解,你想表達的愛,我也不明白。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三、透過爭吵,體會到愛的同時,更要學會如何去愛

在《原生家庭》這本書裡,有這樣一句話:“我們都應該在照顧好自己和關心他人的情感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從徐伊萬和母親盧小花以及妻子張璐的爭吵中,我們不難發現她們對彼此之間的愛。

徐伊萬在火車上和盧小花爭吵了一路,惹盧小花生氣的同時,自己亦受傷。

徐伊萬不想放棄和張璐的感情,因為心裡還愛著她,但是,卻做著相反的事情,處處阻撓張璐的事業,由此引發不斷地爭吵。但是,爭吵的原因只是為了讓對方更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我們明明可以把這份愛心平氣和地表達出來,但是用的方式錯了,最後得到的結果也就傷人傷己

。因為徐伊萬採取方式的錯誤,最後盧小花還未到站,就提前下了火車,遇到了危險;妻子張璐也和他以離婚收場。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的我們,該如何避免爭吵,更好地表達愛呢?

辨別氣話和真話

在爭吵時,我們很容易說出一些氣話,而往往這些氣話才是最傷人的。

傷害了自己愛的人並非本意,很多時候都是情緒使然。很多時候,我們多一分冷靜,多一分思考,也就會少了更多的爭吵,少了更多的互相傷害。

下一次,當爭吵將要發生之前,先讓自己冷靜10秒鐘。那些不經過腦子,就要脫口而出的話,忍一忍再說。

面對對方的爭吵時,不要衝動說一些氣話,同時也要學會辨別對方的氣話和真話。

爭吵時,不要問一些猜疑性的問題,因為這樣的問題,得到的答案往往是相反的答案。你聽了會生氣,別人說的時候也是口是心非。

少說甚至不說,都會讓爭吵迅速結束。

與家人爭吵的時候,講愛比講理更重要。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反思

每一段爭吵的背後,都反映著問題的癥結所在

鄧紫棋在新歌《透明》裡唱到的那樣:

“愛著你,也愛著我,這是一種折磨,這是一種折磨。難道愛著你,就要忘了我?”

因為逐漸在這段感情裡迷失了自己,所以,張璐選擇了放手,讓自己真切地活著。

首先,我們需要找到問題所在。

到底是什麼引發了婚姻的破裂或者爭吵,是相互之間沒有愛情了,還是不能明白對方的想法。顯然,張璐和徐伊萬之間,彼此有愛情,但是,因為彼此無法達到同頻,而最終漸行漸遠。

其次,需要去思考哪些是可以避免的。

在劇中,張璐曾對徐伊萬說:

“我們曾經那麼相愛過,年輕時總覺得,愛一個人就是願意全心付出,後來才發現,有時候就算付出,也難免互相傷害。”

而這些傷害其實大都可以避免的。

正如徐伊萬不信任張璐時,質問她:“你是不是跟邁克爾好上了?”在解釋無用下,張璐無奈說了一句:“是,我跟他好上了。”這樣的一句話,除了傷到彼此之外,無法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對這份感情的不捨,也失去了初心。

其實,這些話大可不必說,只需要多一分信任,少一分質疑就好。

最後,明白以後應該如何去做。

哪些話說得太傷人,以後就儘量避免說出來;哪些事情如果損人不利己,以後就避免再去做。

我們要知道

爭吵不是目的,找到問題關鍵才是.

除此之外,

還要多溝通,瞭解對方的想法

。正如徐伊萬和張璐溝通很少,才會連張璐不喜歡檯燈都不知道。又如徐伊萬和盧小花缺乏溝通,徐伊萬才不知道自己的母親原來心裡對唱歌有多執著。

爭吵後的這些反思,才是讓我們更好表達愛的重要一步。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和解

徐伊萬在冷靜之後,明白了自己對張璐這份愛的壓力所在,對張璐說: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他也明白了原來母親對自己的愛,可以超越生命,最後,他給了母親一個大大的擁抱。看到舞臺上追逐夢想的母親,他也明白了母親對夢想的熱愛。和妻子、母親和解之後的徐伊萬,才真正長大了。

其實,生活中的我們亦是如此。不管最後,我們爭吵地有多激烈,到了最後,我們都需要達到和解。

不僅是和家人和解,更是和我們自己和解。

再看《囧媽》:爭吵的背後,是親密關係裡愛的表達

結語:

徐崢曾說:

“我發現很多年輕人說過年回家待不了兩三天,明明和父母相親相愛,卻羞於表達,總是有很多爭執,為此才拍了《囧媽》。”

《囧媽》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關於爭吵的反思,更讓我們在徐伊萬和妻子、母親的相處過程中,明白愛的錯誤表達,也會給彼此造成傷害。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爭吵,可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只不過,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應該被尊重。保持適當的分寸,才能讓我們更好地表達對彼此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