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簡述奈及利亞南北戰爭

菜單

簡述奈及利亞南北戰爭

提起南北戰爭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都是美國南北戰爭,可有多少人知道在被譽為非洲“天府之國”的奈及利亞也曾發生過一場南北戰爭,這場戰爭雖遠不及美國南北戰爭那樣出名但它卻和美國南北戰爭一樣決定了奈及利亞的國運,同時這場戰爭的慘烈程度也超過近代非洲歷史上的任何一次戰爭,那麼這場戰爭是如何爆發的呢?戰爭過程又是怎樣的?最終它對奈及利亞造成了什麼影響呢?

簡述奈及利亞南北戰爭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的歷史及奈及利亞的獨立

在闡述上述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奈及利亞的歷史,以及現代意義上的奈及利亞是怎麼建立的,公元八世紀一支名為扎格哈瓦的遊牧部落在查德湖畔定居並由此在奈及利亞發展出了自己的文明——卡奈姆-博爾努王國,該王國自始至終一直被塞法瓦王朝所統治,極盛時版圖曾一度北至利比亞是西非最大的王國之一,且不同於撒哈拉沙漠以南其他非洲諸國的閉塞,卡奈姆王國一直與歐亞保持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絡,早在公元872年阿拉伯人便記載過卡奈姆王國的概況,並且公元1085年至1097年期間國王胡密開始信奉伊斯蘭教還將其推廣至全國並將國王的稱呼改為伊斯蘭教中的馬伊,歐洲人雖不如阿拉伯人那樣瞭解卡捏姆王國,但也透過北非的諸穆斯林國家與卡捏姆王國保持著間接的貿易聯絡。

到了大航海時代伊始,歐洲與奈及利亞的關係便發生了改變,沿著西非海岸尋找新航線的葡萄牙人於1472年抵達了奈及利亞的博尼灣和貝南灣,自此奈及利亞開始了與西方文明的直接接觸,並且由此衍生出了世界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因為自1472年登陸奈及利亞後,葡萄牙人又於1485年推進至奈及利亞內地的貝南城,最初葡萄牙人還只是用歐洲產品來換取奈及利亞的象牙與香料,但到了16世紀時隨著美洲殖民地的擴大葡萄牙人急需廉價勞動力為他們的殖民地服務,於是他們便開始在奈及利亞購買和搶奪奴隸並將其運送至巴西及其他美洲殖民地來進行勞作,這便是三角貿易最初的雛形,而隨著葡萄牙的衰落後來居上的荷蘭人與英國不滿足於僅用黑奴滿足本國殖民地需求,他們還將黑奴作為商品在殖民地和其他歐洲國家進行買賣,由此三角貿易的擴大至整個西歐與美洲,而奈及利亞的海岸也因此得名為奴隸海岸。

簡述奈及利亞南北戰爭

▲奴隸海岸

自此奈及利亞也因為其豐富的黑奴資源,被英國納入了日不落帝國的版圖,而它也開始了自己二百多年的血淚殖民史,統治期間英國對奈及利亞採取南北分治的政策,北方由英國扶持的傳統貴族所統治,南方則由英國殖民局直接統治,這也為後來南北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雖然在被殖民期間奈及利亞民眾也曾奮起反抗過,但都被英帝國殘酷的鎮壓,不過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歐洲各國因大戰的摧殘已無法維繫龐大的殖民地,於是全世界掀起了“去殖民化運動”,各飽受壓榨和摧殘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紛紛宣佈獨立,奈及利亞也不例外,在二戰結束後的數年間奈及利亞先後成立了奈及利亞全國公民大會黨,北方人民大會黨和行動派三大民族主義政黨,並與英國殖民當局進行了多次談判,以求獲得獨立而英殖民地當局最終迫於大勢所趨做出了讓步,分別在1947年,1951年以及1954年通過了理查茲憲法,麥克弗森憲法以及利特爾頓憲法,這三部憲法中的幾項規定極大的提高奈及利亞的自治度,如:奈及利亞劃分為西,北,東三個行政區各區均設立議會,但實權由總督操控;允許各區有立法權且中央議會無權過問,並將奈及利亞由英國殖民國和保護國的名稱改為了奈及利亞聯邦;這些規定使得奈及利亞僅在名義上是英國的殖民地,實際上獨立已經可以計日以待了,於是1960年10月1日奈及利亞聯邦宣佈獨立,並於1963年10月1日更名為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自此奈及利亞二百多年被殖民史結束成為又一個獨立的殖民地國家。

奈及利亞南北戰爭的起因

雖然奈及利亞獨立的過程可謂一帆風順但在國內舉國歡騰慶祝獨立的光輝外表下內戰的陰霾其實早已暗流湧動,同其他獨立的殖民地國家一樣,奈及利亞在獨立伊始也深受“殖民後遺症”毒害,奈及利亞是一個多名族國家全國共有250多個名族其中最主要的民族有三個:豪薩富拉尼族,魯巴族和伊博族;其中豪薩富拉尼族位於奈及利亞北部,其餘兩族則位於奈及利亞南部,前文曾提到過英國對奈及利亞實行分地而治的策略,原因便是北部的豪薩富拉尼族長期以來對英國人保持距離不願與其合作,所以迫使英國採取羈縻的做法來對待它,而南部兩族對英國則相對積極,他們更願意接受西方的文化和英國的統治,而這一差異直接導致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這兩種本就水火不容的宗教,同時出現在了奈及利亞這三大主要民族內,這種境況讓獨立之初的奈及利亞深受其戕害,因為根本無法制定一部可以同時滿足伊斯蘭教徒與基督教教徒的宗教憲法與國策,而另一方面,英國在讓步時規定各地區享有除外交外的一切自治權,這一讓步使得這三塊地區擁有了各自的軍隊,法律與政策,使其獨立於國家之外成為國中之國,就這樣宗教,自治,這兩大遺留問題讓新成立的奈及利亞政府舉步維艱國家發展陷入停滯,情況甚至比英國殖民時期更加糟糕。

雖然奈及利亞政府在建國之初也做出了一些改革,例如將三區改為四區新成立西部中央區來削弱其他三區的地方勢力,但此舉非但沒有成效反而適得其反,激起了其他三區的強烈不滿,一時間西部中央區儼然成為了奈及利亞的耶路撒冷,三大區均覺得自己本民族土地受到了侵犯要求歸還土地;除此之外三大民族內部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建國初期伊博族是三族之中經濟最發達且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同時他們也是奈及利亞獨立運動中參與最積極的,所以在奈及利亞獨立後伊博族非常不滿國家的現狀,一來他們認為自己在獨立運動中功勳卓著,可國家總理竟有豪薩富拉尼族的領導者巴勒瓦擔任,原因只是因為他們掌控著奈及利亞人口最多的北部地區所以在投票時有票數優勢,除此之外他們還認為由自治不久且思想落後的豪薩富拉尼族與約魯巴族無法擔當奈及利亞現代化革命的領導者,同時對現行體制與政策他們也頗有微詞,而另一方面豪薩富拉尼族則認為伊博族在殖民時代獲得的紅利已經夠多了,現在獨立之後權力應當重新分配自己作為正統奈及利亞文化的繼承者應當享有這份權益,約魯巴人也同樣這樣認為,他們覺得自己在獨立運動中付出了同等的努力,不應只在商界有發言權,軍界政界也應當有約魯巴人的參與。

簡述奈及利亞南北戰爭

▲奧朱古與戈翁

其他兩族對伊博族的怨言也並非毫無道理,因為據統計在1966年國內的公職人員有45%是伊博人而這個比例還在增加預計在1968年將達到60%,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部人的比例僅佔10%,並且60年代初的另一事件也使其他兩族大為光火,那時在伊博族控制的區域發現了大規模油田,而伊博族則將其佔為己有並援引憲法來表明不希望油田的收益被其他兩族均沾,而其他兩族則認為在國家內發現的資源因平等利用,除此之外由於伊博人還是三族中佔全國人口比例最小的那個,其他兩族認為它得到了與它人口比例不相符的權益,但伊博人則認為素質更高的人理應在國家統治中佔據更重要的戲份,只有他們才能帶領國家走向光明,此時的奈及利亞三族雖都無分裂的意願但卻都想要國家由他們本族說了算,正因為這些錯綜複雜的原因致使伊博族內的一些激進分子決定採取一些非正常方式來獲得主導國家的權力,所以二月政變發生了,1966年2月15日一群伊博族的少壯派軍人暗殺了總理巴勒瓦,暗殺後,組織者之一的恩澤奧古少校電告全國稱這是一次革命他們要推翻這個腐敗的政府,隨後奈及利亞軍隊的最高領導人伊龍西控制了政權,並開始加強中央權力,伊博人此舉使本就緊張的國內矛盾更加雪上加霜,雖然伊龍西極力掩飾並讓其餘兩族更多參與到軍政中來可一切早已於事無補,7月29日政變再一次爆發,包括伊龍西在內的27名伊博高階軍官被殺死同時大量無辜的伊博人在政變中被殺害,混亂持續了三天後戈翁上校上臺控制國內局勢,他上臺後先是召開了特別會議推出一系列措施希望局勢得到控制,但這些措施均被恐懼的伊博人置若罔聞,他們紛紛逃回了屬於本族的屬區,這令民族壁壘進一步加深,而此時伊博族軍事領導人奧朱古還公然否認戈翁政權的合法性,致使國內矛盾達到了頂峰,混亂的內政引來了國際社會的調停,但卻被奧朱古拒絕了,他在拒絕調停後還在1967年5月30日宣佈伊博人中心區的比拉夫脫離奈及利亞聯邦成立比拉夫共和國,就這樣奈及利亞在混亂中一分為二,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

戰爭過程

戰爭於1967年7月6日開始戈翁率領的聯邦軍兵分兩路進入比拉夫境內,右路軍率先攻克南部重鎮恩蘇卡,但隨即便遭遇了比拉夫軍隊的頑強抵抗戰爭暫時陷入了僵局,而聯邦軍顯然有恃無恐,他們得到了英蘇法葡四國的軍事支援,而比拉夫只是在孤軍奮戰,他們認為勝利只是時間問題罷了,果然,不出聯邦軍預料比拉夫很快便陷入了劣勢,他們在短短一週時間內便丟失了數座城市,而比拉夫方面則在7月9日發動了反擊他們越過尼日河侵入了聯邦空虛的中西部,並於八月底完全佔領了那裡,但好景不長戈翁將軍很快便在西部組建起了兩個師並在九月初奪回了大部分中西部地區,但此後戰局陷入了停滯兩軍沿著尼日河開始了漫長的拉鋸戰,不過同月戈翁又組建了一個師,並於十月連同之前組建的兩個師一起向比拉夫發動了第一次總攻,而三個師加上配合他們進攻的海空部隊,總數已達到了十萬人之多,是非洲各國獨立後規模最大的部隊,而比拉夫顯然無法抵抗如此強大的聯邦軍,十月初第一師由北向南進入了比拉夫的核心區域一路上他們摧枯拉朽,並於十月中旬佔領了比拉夫的首都埃奴古,第二師則在拉鋸戰中贏得先機越過尼日河進入比拉夫的腹地,新組建的第三師則進入尼日河的三角洲控制了比拉夫境內的所有港口和油田切斷了比拉夫與外界的一切聯絡並完成了對東部軍隊的合圍。

簡述奈及利亞南北戰爭

▲奈及利亞軍隊

此時窮途末路的奧孔古不得不開展宣傳戰期望得到歐美的支援,首先他誇大其詞的將自己描述為可憐的受害者,在他的宣傳中奈及利亞聯邦軍對比拉夫實行飢餓政策致使比拉夫境內餓殍遍野,難民營隨處可見,整個比拉夫宛如地獄一般,在他的宣傳下奈及利亞聯邦政府成為了眾矢之的,而比拉夫則成為了悽慘的受害者,隨後大批西方援助物資及人道主義物資抵達比拉夫,面對這種情況,奈及利亞聯邦軍除忍氣吞聲外別無他法,因為他們現在已是百口莫辯了,而實際上比拉夫境內的難民多是奧朱古自己造成的,他將國內糧食囤積在一起專供軍隊食用,而普通平民則只能忍飢挨餓,不僅如此他還恬不知恥的拒絕了國際社會引出難民使其免受戰爭摧殘的建議,因為只要難民在他手裡那麼國外援助便會源源不斷的到達比拉夫,而他則可以依靠這些援助實現翻盤。

簡述奈及利亞南北戰爭

▲奧朱古

1969年6月得到援助的奧朱古開始反擊,這次的他甚至發動了空襲,這在前段的戰爭中可是聞所未聞的事情,不過月底奈及利亞聯邦軍就斷絕了紅十字會進入比拉夫地區幫助奧朱古的途徑,並著手開始反擊,失去援助的奧朱古無力抵抗聯邦軍,他又一次被擊退了,到了10月底,戈翁開始要求奧朱古投降而奧朱古則請求聯合國進行調停,但聯合國決定對奧朱古的請求置之不理,隨後聯邦軍於十二月開始發動第二次大規模攻擊,準備一舉擊潰奧朱古,月底強大的聯邦軍將奧朱古的部隊一分為二,次年一月,隨著第三師接連攻佔了比拉夫剩下兩座城市後,深知敗局已定奧朱古逃出了奈及利亞,隨後比拉夫於1月15日投降,自此持續了兩年半的奈及利亞南北戰爭結束了。

簡述奈及利亞南北戰爭

▲戈翁與奧朱古

戰爭影響

這場戰爭是二戰後為數不多的大規模區域性戰爭,這場戰爭本質是由殖民地遺留問題所產生的國家內戰,戰爭最終以兩百萬軍民死亡的代價換取了以戈翁為首的個別軍政領導頭目的勝利,這場傷亡僅次於越戰與朝鮮戰爭的戰爭最終沒有為奈及利亞帶來繁榮與昌盛,相反二月政變還為日後奈及利亞頻繁的政變開了個頭,使整個國家經常性處於混亂之中,總得來說這場戰爭雖也叫南北戰爭但它與美國南北戰爭截然不同,這場戰爭沒有解放沒有進步留下的只有奈及利亞人民難以忘卻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