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自卑敏感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偷懶的父母,還有恐嚇式教育

菜單

自卑敏感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偷懶的父母,還有恐嚇式教育

前兩天,帶孩子在公園的遊樂場玩挖沙。旁邊有個五六歲的小男孩比較皮,總是抓著一把沙,撒到沙坑外面,他的媽媽提醒了他幾次,他還是笑嘻嘻地我行我素。男孩媽媽有點不耐煩了,指著他警告說:“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一個人丟在這裡,再也不管你了。”

聽到這句話,男孩趕緊把手裡攥著的沙子鬆開了,低頭撥弄著小鏟子,突然間變得安靜和乖巧起來。他媽媽看了一眼,似乎很滿意他的表現,沒再說話,繼續看手機去了。

自卑敏感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偷懶的父母,還有恐嚇式教育

我看著男孩低頭的樣子,有些心疼他,因為我太知道他的感受了:小時候我就是這麼過來的,父母動不動就恐嚇說,再也不要你了,讓警察來抓你,諸如此類。小小年紀的孩子,哪能分辨父母說的話是不是當真。

01

偷懶的父母,喜歡“恐嚇式教育”

小時候,你有沒有經常被家長嚇的經歷?“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讓老虎把你抓走”、“再哭警察就要來了”、“再不聽話我就告訴老師”……諸如此類的話,是不是都很熟悉?可以說,我們這一代人,十有八九都曾從父母口中,聽過類似的話語。

自卑敏感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偷懶的父母,還有恐嚇式教育

網上曾有人做過調查,參與調查的人中,有78%的人反饋說,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曾愛到過類似的父母“恐嚇”,可見這種教育方式多麼受家長歡迎。

為什麼家長喜歡這種教育方式呢?因為省事、方便。

你有沒有過類似這樣的體會?孩子鬧騰,不聽話,怎麼說都不聽,這個時候你大吼一聲,TA就乖乖安靜下來了,當場效果立杆見影,所以很多父母用起來得心應手,還覺得這種教育方式沒問題。

自卑敏感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偷懶的父母,還有恐嚇式教育

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根本沒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他們安靜下來,不是因為聽懂了道理,而只是因為“害怕”而已。害怕父母不要自己,害怕警察來抓自己,因為害怕而變乖,只能維持極短的時間,卻很可能留下一生的陰影。

02

缺乏安全感、自卑、敏感

在我六七歲的時候,有次隨父母一起去趕集。小孩子生性貪玩,看著好玩的東西總是不由自主被吸引,老是掙脫他們牽我的手,到處跑來跑去。

長大後我爸媽才告訴我,那天是為了給我一個教訓,讓我以後別亂跑。回家坐車時,他們故意鬆開我的手,躲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我站在等車的地方,一轉眼發現找不到他們了,看著周圍來來往往的許多人,嚇得哇哇大哭,當時心裡就只有一個念頭:“爸爸媽媽不要我了”。

自卑敏感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偷懶的父母,還有恐嚇式教育

儘管是虛驚一場,但那件事情給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讓我在長大的過程中始終擔心他們有一天會不要我,變得自卑、敏感。一旦父母生氣,我就很害怕,甚至會不由自主地想要透過自己的“好表現”,來討他們的歡心。

自卑敏感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偷懶的父母,還有恐嚇式教育

長大後,我曾和父母認真討論過這個話題,他們對我的這種心理活動一無所知,甚至不認為自己的這種教育方式有問題,反問我說:“你小時候那麼皮,不嚇嚇你,怎麼行呢?”

03

抑制了孩子的探索能力

“恐嚇式教育”的危害之一,還會抑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對這個世界的探索能力。所以我在有了自己的寶寶後,就決心再不會把這種教育方式用在他的身上。

從孩子開始會在地上爬開始,我就沒有阻止過他。小孩子正處於對世界的認識期,對所有的東西都充滿了好奇,這也想摸摸,那也想看看。做父母的,總會怕他有危險。我採取的方法就是,儘量為他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但絕對不用行動或語言來阻止他。

自卑敏感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偷懶的父母,還有恐嚇式教育

比如:把家裡有尖角的地方都包上,把家裡他能夠著的插座都封上,任由他玩,不會告訴他說:不能碰、不能摸。

等他大一些後,下雨天,如果他想去淋雨,學小豬佩奇玩水坑,那就給他穿上雨衣雨鞋,任由他玩;他想要從臺階高處往下跳,就告訴他合適的高度,控制好風險。

04

用愛代替恐嚇式教育

父母嚇唬孩子,透支的其實是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嚇唬的次數多了,不僅讓孩子心理有了陰影,也會讓他們對自己能否獲得父母的支援不再百分百確定。

心理學家就表示:“恐嚇教育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消極、負面的評價與引導,不良的評價與誤導,會使兒童的自我意識產生混亂,影響兒童人格的健康發展。”

自卑敏感的孩子是怎麼養成的?偷懶的父母,還有恐嚇式教育

所以,更好的方式,是用耐心和愛來替代恐嚇。孩子在兒童時期心智尚未成熟,他們更需要的,是確定的愛、溫暖的庇護、無條件的關懷,而給予孩子這些的,就只有父母了。

童年時光充斥著恐懼與憂慮的孩子,會因為幸福感的匱乏會變得不自信;而那些安全感滿滿的孩子,長大後會陽光、自信,臉上長著一副“沒被人欺負”過的模樣。

所以,作為家長,你會怎麼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