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康震解讀杜甫《石壕吏》的“三不知”和國家主義的抬頭

菜單

康震解讀杜甫《石壕吏》的“三不知”和國家主義的抬頭

有個叫康震的,我原不知是什麼人,請恕孤陋寡聞。最近看朋友圈裡,總有朋友,或隻言片語、或撰寫文章,批評他對杜甫名作《石壕吏》的解讀。也就網路檢索了下,是個上過央視《百家講壇》的,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的教授、博導。

康震解讀杜甫《石壕吏》的“三不知”和國家主義的抬頭

康震

杜甫,有著“詩聖”“詩史”之譽的唐代大詩人。這是眾所周知的,教科書裡即有的常識。

康震解讀杜甫《石壕吏》的“三不知”和國家主義的抬頭

杜甫畫像

在這個有著悠久詩歌傳統的國度,學生時代,唐詩,我總也是讀過幾首的。那時喜歡的詩人,是李白,是王維,卻不是他。

大概21年前,也就我高三那年,有次去拜訪南通籍的著名老詩人沙白先生。他問我唐代詩人裡喜歡誰,我就如實作答了。然後,他就談到杜甫,說是以後大了,會喜歡的。言下之意,讀杜甫,非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歷不可。在王國維的著名詩論集《人間詞話》裡,他也約略是把杜甫和李煜對舉的。“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而杜甫自是和施耐庵、曹雪芹同列。

我把康震談杜甫《石壕吏》的影片,找來看了,卻一目瞭然的發現,他是三不知——一不知詩、二不知史、三不知中古社會宗法制度。

一不知詩。

康震解讀杜甫《石壕吏》的“三不知”和國家主義的抬頭

《石壕吏》

他說:“杜甫在這首詩裡沒有做任何的評價,他兩難啊!為什麼呢?他很同情老太太,又為國家的前途而擔憂。這怎麼辦呢?他只能不置一詞……那就是詩史啊!我們要告訴學生,杜甫的偉大在於:他完全忠實於歷史的真實,當他難以判斷和抉擇的時候,他就把它忠實地記錄下來,留給後人去做判斷……”

這樣胡說八道的對於“詩史”的定義或詮釋,真是令人大跌眼鏡。詩歌史上有“詩史”之稱的詩人,也並非只有杜甫一個,譬如清末的黃遵憲。他們都是因為身處一個風雲變幻的大時代,而詩作中敘事體的比重較大,對當時的歷史事件有所涉及,或說反映,而被稱“詩史”。但是,詩言志(志,據聞一多先生考證,為人之心懷)、詩主情,詩的本質特性,即在於投入了詩人的主體情感。無情,即無詩。

而且,文以載道,這也是積極入世的儒家文人,自荀子以來的傳統。那麼,杜甫在創作《石壕吏》時,又怎麼可能不注入自己的情感,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褒貶、反映自己的價值取向呢?詩人又怎麼可能成為如同置身事外一樣,不帶任何感情色彩、沒有任何主觀判斷的記者?

正如高明的小說作者,在進行人物性格塑造時,往往是透過人物自己的行動去呈現;《石壕吏》作為一首敘事體的詩,也是用白描手法,層層遞進的,生動表現了當事老婦的走投無路。

眾所周知的,杜甫詩歌的風格,就是不惜用散文筆法入詩,而沉鬱頓挫。《石壕吏》正是如此,深沉內斂之中有激憤,透過對老婦在石壕吏逼迫下走投無路的生動描述,表達了對石壕吏的殘暴的抨擊,寄寓了對遭遇亂世家破人亡流離苦的平民百姓的深深同情。這樣的看法,也幾乎是傳統的定評。

“李杜詩篇萬口傳”,清代詩人、史家趙翼如是說。杜甫的詩歌創作,直接影響了後世的宋代以黃庭堅等人為代表的江西詩派,直至清末的黃遵憲、丘逢甲、梁啟超等詩人,以及以陳三立為代表的一部分同光體詩人,甚至新時期的于堅、韓東、李亞偉等注重“生活流”的詩人。

二不知史。

他說,石壕吏徵兵的背景是:“郭子儀的大軍和安祿山的大軍打了一仗,打敗啊,雙方的減員得很嚴重”,幾次三番說郭子儀和安祿山在打仗。

在我印象中,唐明皇(玄宗)當政的初期,在姚崇、宋璟為相輔政時,也有過開元盛世的好光景,後來寵幸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楊貴妃、安祿山時,爆發了天下大亂的安史之亂。叛軍的四期領導人,是安祿山、安慶緒父子,和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及史朝義父子。

而有唐代中興名將之稱的郭子儀(汾陽)、李光弼等人,則是在安史之亂的中後期出場的,早期還沒他們的事,政府軍的名將,還是哥舒翰、封常清、高仙芝以及文武兼資的地方官員張巡(部將有南霽雲、雷萬春)、顏杲卿(大書法家顏真卿之兄)等人。

杜甫寫《石壕吏》的時候,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和叛軍大戰,物件是叛軍的第二代領導人安慶緒,腦滿腸肥、大腹便便的安祿山早就給安慶緒殺掉了。

康震連基本的史實都搞不清楚,這樣的低階硬傷,不該有。

三不知中古社會宗法制度。

他說:“誰將做出重大的犧牲?……老太太怎麼辦呢?……算了,我跟你們走吧,我還能給戰士們做早飯呢……就是獻出了兒子再獻自己……這裡面表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價值觀,就是當國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災難的時候,我們的老百姓還是毅然挺身而出的……什麼叫中華民族的優秀的傳統價值觀,這就叫價值觀啊……”

中國傳統社會,注重“以孝治天下”,這是自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意識形態在社會治理層面的落地。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百姓也就注重傳宗接代,綿續香火。當然,在傳統農耕社會,因為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需要,很少見到獨生子女,基本上一對夫妻,都是多個子女。但是,不管遇到徵兵服役也好,遇到當官出仕也好,又或者是入獄服刑也罷,不論好事壞事,最起碼的,總要留一個兒子在家中奉養老人。這是儒家禮治宗法社會的規矩,是體現於制度層面的。

同時,如果兒子在朝當官,當的大大的、好好的,但不幸家中有老人去世,那麼,這官都當不成,得回去盡孝道,循例“守制”三數年(現在可有這麼長的喪假?);皇帝破例留任的,那叫“奪情”。就拿安史之亂平叛的唐代中興名將郭子儀來說,因為要帶兵勤王,就給皇帝“奪情”留用,屬於例外;明代的首輔大學士張居正,家中老人去世,他仗著皇帝年紀小,自己帝師身份,好拿捏他,玩弄伎倆,給自己辦了個“奪情”留任,戀棧不肯去職,後來就激起了持續動盪不息的政壇波瀾,導致自己死後人亡政息不說,還受到長大了的皇帝的清算;南通籍的清末狀元、大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差不多40歲左右的中狀元,多不容易,授職翰林院編修,才當沒兩年,遇到家中老人去世,就不得不回鄉循例守制去了,當然後來,也由此契機,在桑梓之地興辦實業,並提倡“父實業、母教育”,又開創出另外一番新天地。

可見,儒家孝道,在政治生活中的實際支配力。在唐代,本來,也就沒有徵兵把一家男丁都徵光的規矩,制度不允許。

所以,對照再看《石壕吏》中的故事,當事老婦的三個兒子,都上前線了,死的死,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本身就是壞了制度、壞了規矩的事,如今,又來徵兵,說得直截了當點,就是抓壯丁,老婦的丈夫“逾牆走”;孫子還是嬰兒,沒法抓了當兵;最終,老太還得給石壕吏抓去,妻離子散的,做軍中炊事員。這反映出的,完全就是政權風雨飄搖的亂世之中,秩序已經崩潰,而代表朝廷的官吏殘暴到,不管平民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縱然斷子絕孫都不在乎,也要橫徵暴斂到讓他們直至油盡燈枯、什麼都榨取不出來的慘淡景象。

康震一不知詩,二不知史,三不知中古社會制度,牽強附會拿杜甫的《石壕吏》圖解“正能量”,顛倒黑白的,把老婦的走投無路、無可選擇,解讀為“毅然挺身而出”,反映“中華民族的優秀的傳統價值觀”。這樣的胡說八道式詩歌賞析,反映出的,是一種國家主義觀念的抬頭,是把國家主義價值觀,凌駕到個人利益、家庭家族利益之上,主張民眾應該無條件的,為國家犧牲一切。這是不人道的,也是不符合史實的。

現代社會,以個人權利為本位。個人和國家之間,是種契約關係,根本上的契約,就是《憲法》。《憲法》規定了公民之於國家的種種權利和義務。除了憲定義務以外,可以別無義務,根本不應該存在,譬如《石壕吏》中的老婦那樣,公民必須無條件服從於國家利益,哪怕犧牲一切——諸如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甚至斷子絕孫的義務。

而在唐代,我國還不是一個現代民族國家。只有一家一姓的朝廷,和“家——國——天下”的秩序,皇權雖擁有天下,但皇權不下縣。縣以下,社會是以家庭、家族為本位,只要不謀逆,還有著一定的自治空間。歷朝歷代,家庭家族對於皇家的義務,底線也就是:通常情況下,不交出最後一個兒子——不管是當官,還是當兵,還是坐牢。朝野之間,之於儒家禮制,是有默契的。那時,民眾也沒有必須絕對的、無條件地服從、不惜犧牲一切的的義務。

儒家亞盛孟子說得好: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雄才偉略的唐太宗李世民,比喻君權和民眾的關係,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來就沒有百姓對政權負有無條件服從,不惜犧牲一切的義務這麼一回事。民眾,不是政權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