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不隨便發語音,是使用微信最基本的社交禮儀

菜單

不隨便發語音,是使用微信最基本的社交禮儀

你聽語音不方便

可我打字也麻煩啊

知乎上有人對文字和語音下了定義:

發文字是方便別人,麻煩自己。發語音是方便自己,麻煩別人。

的確,語音發起來是很方便,需要打很多字的內容只需要摁下按鈕不加思考脫口而出就被概括其中,但這種方便只限制於發訊息的人,壓力都在無形中都轉移在了接收訊息的那個人身上。

不隨便發語音,是使用微信最基本的社交禮儀

圖片來源於網路

於是收到語音訊息的人經常會出現以下情況:

如果用外放聽,結果會被一群人聽到

於是用聽筒,發現聽不清,然後不得不調音量再聽一遍

調大音量後,發現還是聽不清!於是只有再用外放,然後再調低聲音,把手機聽筒放在耳朵上,再用手捂著手機和耳朵,像在和別人密謀一件見不得的人的事一樣……

還有時是這樣的:你想用聽筒聽語音,結果放在耳朵上了卻沒聽到聲音,一看,尼瑪原來是臉太大碰到螢幕暫停了!

好吧,即使一切正常,但是一條60秒的訊息,聽到50秒,突然又進了一條語音,一切需要重頭再來……

不要為了你的方便

而給我帶來不便

文字比語音更有效率

並且,比起文字,語音訊息可以說是一種非常低效的存在

不隨便發語音,是使用微信最基本的社交禮儀

圖片來源於網路

比如約定見面時間,商量碰頭地點,討論工作內容。但如果你用的語音交流,就會發現,見面地點的名字可能聽不清,你需要再次確認,否則很容易跑錯地方;上週約定本週的見面時間,如果你沒記清,就要回頭重新收聽語音,再次確認時間;工作內容繁多,對方的語音冗長,你可能需要邊聽邊整理才不會遺漏。

但如果是用文字溝通,就方便多了,地名複製在地圖導航軟體裡就行了,見面時間檢視歷史訊息就可以第一時間找到,回顧工作要求只需再閱讀一次就好。

而發語音,

分人更要分場合。

微信語音聊天並不是隨時隨地都適用。發語音,你要分人,更要分場合。

不是很急的事情,就別發語音了。

這樣子別人在和你聊天的時候,既可以快速的瀏覽資訊,也可以根據事情的緊急情況,調整自己的時間和做事的安排。

不隨便發語音,是使用微信最基本的社交禮儀

圖片來源於網路

簡單點

聊天的方式簡單點

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所以啊,別問我為什麼總不回你微信了好嗎,我是真的很想回,但我也真的沒有精力一條條地甄別資訊回你啊。

“哎呀那個我想說的是,其實你是知道的啊,就是那個我其實認為這個事情如果要讓我來看的話,應該不要這麼,哎呀,就是說那個意思嘛,就是那個,那個。。。嗯。。。。嗯。。。。一下想不起來了,嗯嗯你說的很有道理的,可是我有個不知道想法不知道對不對哈……就是那個。。。。”

這樣的語音訊息,抱歉,真的不想聽,更不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