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HJ1051-2019土壤石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

菜單

HJ1051-2019土壤石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

土壤 石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

本電子版為釋出稿。請以中國環境出版集團出版的正式標準文字為準。

2019 - 10 - 24 釋出 2020 - 04 - 24 實施

發 布

HJ1051-2019土壤石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

目 次

前 言

1 適用範圍 1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方法原理 1

5 試劑和材料 1

6 儀器和裝置 3

7 樣品 3

8 分析步驟 4

9 結果計算與表示 5

10 精密度和準確度 5

11 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6

12 廢物處理 6

13 注意事項 7

前 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土壤中石油類的測定方法,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土壤中石油類的紅外分光光度法。本標準為首次釋出。

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法規與標準司組織制訂。本標準起草單位:遼寧省鞍山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本標準驗證單位: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遼寧省瀋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長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遼寧省大連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遼寧省遼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和遼寧省盤錦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本標準生態環境部2019年10月24日批准。本標準自2020年4月24日起實施。

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解釋。

土壤 石油類的測定 紅外分光光度法

警告:實驗中所使用的四氯乙烯對人體健康有害,標準溶液配製、樣品製備以及測定過程應在通風櫥內進行,操作時應按規定要求佩戴防護器具,避免接觸面板和衣物。

1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土壤中石油類的紅外分光光度法。本標準適用於土壤中石油類的測定。

當取樣量為 10 g,提取液體積為 50 ml,使用 40 mm 石英比色皿時,方法檢出限為

4 mg/kg,測定下限為 16 mg/kg。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檔案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有效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HJ 613 土壤 幹物質和水分的測定 重量法

HJ/T 166 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3。1 石油類 petroleum

指在本標準規定的條件下,能夠被四氯乙烯提取且不被矽酸鎂吸附,在波數為 2930 cm-1、2960 cm-1、3030 cm-1 全部或部分譜帶處有特徵吸收的物質。

4 方法原理

土壤用四氯乙烯提取,提取液經矽酸鎂吸附,除去動植物油等極性物質後,測定石油類。石油類的含量由波數分別為 2930 cm-1(CH2 基團中C—H 鍵的伸縮振動)、2960 cm-1(CH3

基團中 C—H 鍵的伸縮振動)和 3030 cm-(1 A2960 和A3030,根據校正係數進行計算。

5 試劑和材料

芳香環中C—H 鍵的伸縮振動)處的吸光度 A2930、

除非另有說明,分析時均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分析純試劑,實驗用水為蒸餾水或同等純度的水。

5。1 四氯乙烯(C2Cl4):以乾燥 40 mm 空石英比色皿為參比,在波數 2930 cm-1、2960 cm-1

和 3030 cm-1 處吸光度應分別不超過 0。34、0。07 和 0。

5。2 正十六烷(C16H34):色譜純。

5。3 異辛烷(C8H18):色譜純。

5。4 苯(C6H6):色譜純。

5。5 無水硫酸鈉(Na2SO4)。

置於馬弗爐內 450℃加熱 4 h,稍冷後置於磨口玻璃瓶中,置於乾燥器內貯存。

5。6 矽酸鎂(MgSiO3):150 μm~250 μm(100 目~60 目)。

取矽酸鎂於瓷蒸發皿中,置於馬弗爐內 450℃加熱 4 h,稍冷後移入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置於磨口玻璃瓶中儲存。使用時,稱取適量的矽酸鎂於磨口玻璃瓶中,根據矽酸鎂的質量,按 6%(m/m)比例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密塞並充分振盪,放置 12 h 後使用。

5。7 石英砂:270 μm~830 μm(50 目~20 目)。

置於馬弗爐內 450℃烘烤 4 h,稍冷後置於磨口玻璃瓶中,置於乾燥器內貯存。

5。8 玻璃纖維濾膜:直徑 60 mm。

置於馬弗爐內 450℃烘烤 4 h,稍冷後置於乾燥器內貯存。

5。9 正十六烷標準貯備液:

ρ

≈10000 mg/L。

稱取 1。0 g(準確至 0。1 mg)正十六烷(5。2)於 100 ml 容量瓶中,用四氯乙烯(5。1)稀

釋定容至標線,搖勻。0℃~4℃冷藏、避光可儲存 1 年。或購買市售有證標準物質。

5。10 正十六烷標準使用液:

ρ

=1000 mg/L。

將正十六烷標準貯備液(5。9)用四氯乙烯(5。1)稀釋定容於 100 ml 容量瓶中。臨用現配。

5。11 異辛烷標準貯備液:

ρ

≈10000 mg/L。

稱取 1。0 g(準確至 0。1 mg)異辛烷(5。3)於 100 ml 容量瓶中,用四氯乙烯(5。1)定容,

搖勻。0℃~4℃冷藏、避光可儲存 1 年。或購買市售有證標準物質。

5。12 異辛烷標準使用液:

ρ

=1000 mg/L。

將異辛烷標準貯備液(5。11)用四氯乙烯(5。1)稀釋定容於 100 ml 容量瓶中。臨用現配。

5。13 苯標準貯備液:

ρ

≈10000 mg/L。

稱取 1。0 g(準確至 0。1 mg)苯(5。4)於 100 ml 容量瓶中,用四氯乙烯(5。1)定容,搖

勻。0℃~4℃冷藏、避光可儲存 1 年。或購買市售有證標準物質。

5。14 苯標準使用液:

ρ

=1000 mg/L。

將苯標準貯備液(5。13)用四氯乙烯(5。1)稀釋定容於 100 ml 容量瓶中。臨用現配。

5。15 石油類標準貯備液:

ρ

≈10000 mg/L。

按 65:25:10(V/V)的比例,量取正十六烷(5。2)、異辛烷(5。3)和苯(5。4)配製混合物。稱取 1。0 g(準確至 0。1 mg)混合物於 100 ml 容量瓶中,用四氯乙烯(5。1)定容,

搖勻。0℃~4℃冷藏、避光可儲存 1 年。或購買市售有證標準物質。

5。16 石油類標準使用液:

ρ

=1000 mg/L。

將石油類標準貯備液(5。15)用四氯乙烯(5。1)稀釋定容於 100 ml 容量瓶中。臨用現配。

5。17 玻璃棉。

使用前,將玻璃棉用四氯乙烯(5。1)浸泡洗滌,晾乾備用。

5。18 吸附柱。

在內徑 10 mm、長約 200 mm 的玻璃柱出口處填塞少量玻璃棉(5。17),將矽酸鎂(5。6)

緩緩倒入玻璃柱中,邊倒邊輕輕敲打,填充高度約為 80 mm。

6儀器和裝置

6。1 紅外測油儀或紅外分光光度計:能在 2930 cm-1、2960 cm-1、3030 cm-1 處測量吸光度, 並配有 40 mm 帶蓋石英比色皿。

6。2 水平振盪器:振盪頻次為(150~250)次/min。

6。3 馬弗爐。

6。4 天平:感量為 0。01 g 和 0。0001 g。

6。5 具塞錐形瓶:100 ml。

6。6 玻璃漏斗:直徑為 60 mm。

6。7 取樣瓶:500 ml,廣口棕色玻璃瓶,具聚四氟乙烯襯墊。

6。8 一般實驗室常用器皿和裝置。

7樣品

7。1 樣品採集和儲存

按照HJ/T 166 的相關要求進行樣品的採集和儲存。樣品裝滿裝實取樣瓶(6。7),密封后置於冷藏箱內,儘快運回實驗室分析。若暫時不分析,應在 4℃以下冷藏儲存,儲存時間為7 d。

7。2 樣品的製備

除去樣品中的異物(石子、葉片等),混勻。稱取 10 g(精確至 0。01 g)樣品,加入適量無水硫酸鈉(5。5),研磨均化成流沙狀,轉移至具塞錐形瓶(6。5)中。

7。3 幹物質含量的測定

在稱取樣品的同時,另取一份樣品,按照 HJ 613 測定土壤樣品幹物質含量。

7。4 試樣的製備

在錐形瓶(7。2)中加入 20。0 ml 四氯乙烯(5。1),密封,置於振盪器(6。2)中,以 200次/min 的頻次振盪提取 30 min。靜置 10 min 後,用帶有玻璃纖維濾膜(5。8)的玻璃漏斗(6。6) 將提取液過濾至 50 ml 比色管中。再用 20。0 ml 四氯乙烯(5。1)重複提取一次,將提取液和樣品全部轉移過濾。用 10。0 ml 四氯乙烯(5。1)洗滌具塞錐形瓶、濾膜、玻璃漏斗以及土壤樣品,合併提取液。將提取液倒入吸附柱(5。18),棄去前 5 ml 流出液,保留剩餘流出液,待測。

注:如土壤樣品中石油類含量過高,可適當增加重複提取次數。

7。5 空白試樣的製備

稱取 10 g(精確到 0。01 g)石英砂(5。7)代替土壤樣品,按與試樣製備(7。4)相同的步驟進行空白試樣的製備。

8 分析步驟

8。1 校準

分別移取 2。00 ml 正十六烷標準使用液(5。10)、2。00 ml 異辛烷標準使用液(5。12)和

10。00 ml 苯標準使用液(5。14)於 3 個 100 ml 容量瓶中,用四氯乙烯(5。1)定容至標線, 搖勻。正十六烷、異辛烷和苯標準溶液的濃度分別為 20。0 mg/L、20。0 mg/L 和 100 mg/L。

以 40 mm 石英比色皿加入四氯乙烯(5。1)為參比,分別測量正十六烷、異辛烷和苯標準溶液在 2930 cm-1、2960 cm-1、3030 cm-1 處的吸光度 A 2930、A 2960、A3030。將正十六烷、異辛烷和苯標準溶液在上述波數處的吸光度按照公式(1)聯立方程式,經求解後分別得到相應的校正係數

X

Y

Z

F

HJ1051-2019土壤石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

式中:

ρ

1 ——石油類標準溶液濃度,mg/L;

A2930、A 2960、A3030——各對應波數下測得的吸光度;

X

——與 CH2 基團中C—H 鍵吸光度相對應的係數,mg/L/吸光度;

Y

——與CH3 基團中C—H 鍵吸光度相對應的係數,mg/L/吸光度;

Z

——與芳香環中C—H 鍵吸光度相對應的係數,mg/L/吸光度;

F

——脂肪烴對芳香烴影響的校正因子,即正十六烷在 2930 cm-1 與 3030 cm-1 處的吸光度之比。

HJ1051-2019土壤石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

式中:

ρ

H

)——正十六烷標準溶液的濃度,mg/L;

ρ

I

) ——異辛烷標準溶液的濃度,mg/L;

ρ

B

) ——苯標準溶液的濃度,mg/L;

A

2930(

H

)、

A

2960(

H

)、

A

3030(

H

)——各對應波數下測得正十六烷標準溶液的吸光度;

A

2930(

I

)、

A

2960(

I

)、

A

3030(

I

) ——各對應波數下測得異辛烷標準溶液的吸光度;

A

2930(

B

)、

A

2960(

B

)、

A

3030(

B

)——各對應波數下測得苯標準溶液的吸光度。

注:紅外測油儀或紅外分光光度計出廠時如果設定了校正係數,可以直接按 11。3。1 進行校正係數的檢驗。

8。2試樣的測定

將經矽酸鎂吸附後的剩餘流出液(7。4)轉移至 40 mm 石英比色皿中,以四氯乙烯(5。1) 作參比,在波數 2930 cm-1、2960 cm-1、3030 cm-1 處測量其吸光度A 2930、A2960、A3030。按照公式(1)計算石油類濃度。

8。3 空白試驗

按與試樣的測定(8。2)相同的步驟,進行空白試樣(7。5)的測定。

9結果計算與表示

9。1 結果計算

土壤中石油類的含量

w

(mg/kg),按照公式(6)進行計算:

HJ1051-2019土壤石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

9。2結果表示

測定結果小數點後位數的保留與方法檢出限一致,最多保留 3 位有效數字。

10 精密度和準確度

10。1 精密度

六家實驗室分別對石油類濃度約為 30 mg/kg 的花園土壤統一樣品、70 mg/kg 的汙灌區土壤統一樣品和 150 mg/kg 的鍊鐵廠土壤統一樣品進行 6 次重複測定,實驗室內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 5。0%~7。4%、3。9%~5。9%和 1。9%~4。0%;實驗室間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 3。9%、

2。7%和 2。4%;重複性限分別為 5 mg/kg、9 mg/kg 和 11 mg/kg;再現性限分別為 6 mg/kg、10 mg/kg 和 14 mg/kg。

10。2 準確度

六家實驗室分別對石油類濃度約為 30 mg/kg 的花園土壤統一樣品、70 mg/kg 的汙灌區土壤統一樣品和150 mg/kg 的鍊鐵廠土壤統一樣品進行加標分析測定,加標量分別為300 μg、700 μg 和 1500 μg,加標回收率範圍分別為 83。6%~88。9%、84。9%~91。7%和 84。4%~90。3%; 加標回收率最終值分別為(86。5±4。2 )%、(88。0±5。0 )%和(87。1±4。8 )%。

11 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11。1 四氯乙烯品質檢驗

四氯乙烯須避光儲存。使用前須按照(5。1)進行四氯乙烯品質檢驗和判定,確認符合要求後方可使用。

11。2 空白試驗

每 20 個樣品或每批次(≤20 個樣品/批)至少做兩個實驗室空白試驗,空白試驗結果應低於方法檢出限。

11。3 校正係數檢驗

每批樣品均應進行校正係數的檢驗,使用時根據所需濃度,取適量的石油類標準使用液(5。16),以四氯乙烯為溶劑配製適當濃度的石油類標準溶液,與試樣測定(8。2)相同的步驟進行測定,按照公式(1)計算石油類標準溶液的濃度。如果測定值與標準值的相對誤差在±10% 以內,則校正係數可採用,否則重新測定校正係數並檢驗,直至符合條件為止。

也可使用有證標準物質/樣品進行檢驗。

11。4 平行樣

每 20 個樣品或每批次(≤20 個樣品/批)樣品應測定一個平行樣品,平行樣的相對偏差應≤30%。

11。5 基體加標

每 20 個樣品或每批次(≤20 個樣品/批)樣品應測定一個基體加標樣品,加標回收率應控制在 70%~110%之間。

12 廢物處理

實驗中產生的廢物應分類收集,並做好相應標識,委託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

13 注意事項

13。1

混合均勻後使用。

13。2 樣品製備間應清潔、無汙染,樣品製備過程中應遠離有機氣體,使用的所有工具都應進行徹底清洗,防止交叉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