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形形色色的T-34特種坦克

菜單

形形色色的T-34特種坦克

形形色色的T-34特種坦克

為T-34配備火焰噴射器的設想始於1939年,即該型坦克還在測試、有關方面正在商討A-32(後來演變為A-34)的武器配置期間。1940年11月,蘇聯國防委員會發布了為T-34研製射程達90米的噴火器的競爭招標。1941年5月,經過國家測試,表現最佳的174廠的設計被蘇軍正式列裝,定型為ATO-41坦克噴火器。1942至1943年間,技術人員又對該型噴火器進行了改進,令其射程提升到了130米。這種改進版就是所謂的“ATO-42坦克噴火器”,擁有更大的燃料容器和更多的高壓空氣瓶,相關附件也做了若干調整。1943年春,183廠研製成功了更新式的ATO-43坦克噴火器,該型噴火器利用坦克發動機的廢氣噴射燃燒油料,從而大大減少了壓縮空氣瓶的數量。

OT-34噴火坦克的樣車於1941年6—7月間完成,並通過了測試,但因戰局緊迫而沒有投產。直到1942年中期,蘇聯軍工生產從混亂中恢復過來後,這種型號才正式下線。該車由“紅色索爾莫沃”工廠生產,各種型別和安裝各種炮塔的T-34都被安裝上ATO噴火器成為噴火坦克。當T-34-85投產後,基於該車的OT-34-85也開始生產。

形形色色的T-34特種坦克

(上圖)1942 年春天,在哈爾科夫附近投入戰鬥的T-34 噴火坦克。可以看到其發動機蓋上鋪了一面對空識別旗,車體後方還拖著用途不明的粗大鏈條。

ATO-41噴火器的燃料容器容積為105升,可實施10次噴射,不同型別的噴火器全重在130—150千克之間不等,噴火器安裝在機電員位置上,因此主炮彈藥基數未受影響。1943年後,蘇軍逐步開始為坦克普及無線電裝置,由於機電員戰位被噴火器佔據,OT-34-76的電臺不得不被安裝到炮塔內,由車長操作,為此,生產廠還將車體右側的無線電天線基座轉移到了炮塔後部。

與此同時,在1942年出現了另一種T-34噴火坦克。在這種車型上,噴火器被固定安裝在車體兩側後部的鋼製箱體中,結構與榴彈發射器類似。坦克的每側有5具火焰發射管,可從車內用電擊發,從而實現單管發射或齊射。該型噴火器射程達60—90米,威力與普通噴火器接近,但只能覆蓋坦克側後的區域,也無法實現精確瞄準射擊,這一切,都讓它成了一種防禦性武器,並失去了得到推廣應用的機會。

形形色色的T-34特種坦克

(上圖)於1944 年年初拍攝的照片中, 一種T-34 噴火坦克正在接受國家級測試。該車由112 工廠組裝,但炮塔則由烏拉爾重型機械製造廠提供。注意第二張照片中位於炮塔後部艙壁上的無線電天線。

戰時,蘇聯共生產了1170輛OT-34噴火坦克,新型的OT-34-85噴火坦克產量在400輛以上,其中210輛在1945年上半年生產。

另一種較為重要的T-34變形車是加裝了掃雷滾的坦克,該車在1943年首次投入實戰。在這種車輛上,有2組鋼製掃雷滾輪安裝在大型鋼製支架前端,支架則透過坦克首下裝甲上的特製基座與坦克相連,支架上部還有固定鋼纜與坦克首上裝甲板上的牽引基座相連。

這種掃雷裝置被定型為PT-3型,全重5。3噸,由圖拉生產,而其前身PT-1和PT-2則未能投入量產。PT-3於1943年4月投產,並於當年8月裝備了沃羅涅日方面軍的一個工程坦克團,投入庫爾斯克區域的作戰行動。T-34-76和T-34-85都能加裝這種掃雷滾。

形形色色的T-34特種坦克

(上圖)安裝PT-3 型掃雷滾輪的T-34-76 ,照片攝於1943 年的庫爾斯克戰役期間

相比之下,指揮坦克的數量就要少得多。指揮坦克裝備了RSB-F等遠端無線電裝置,供集團軍和軍級指揮員使用。根據掌握的資料,指揮坦克僅在1944年年初到1945年年中小批次生產了200輛,全部利用T-34-85坦克改造。也有部分指揮坦克在炮塔頂部增設了天線基座,這種外貌表明車內增設了額外的無線電裝置,這些裝置一般由車長和機電員操作。其中一臺該型指揮坦克樣品被儲存在裝甲兵學院,如果該車是戰時交付的,從車輛生產序列號來看,它可能屬於1944年春季前生產的車輛。這一點可以從1944—1947年裝甲兵學院獲得的車輛編號範圍中得到驗證。有時這種車型也被稱為T-34K,但無法確定是制式編號還是臨時稱謂。

“裝甲宣傳車”是另一種特殊的變形車,由於這種車型的批次生產記錄無從考據,我們似乎可以推斷它有可能是戰地維修廠改裝的產品。這種車輛在炮塔兩側各安裝了一具大型擴音器,其側面由車體兩側安裝的裝甲板保護,前部則安裝了水平百葉窗形狀的裝甲板。除此以外,宣傳車與標準型坦克並無區別,安裝擴音裝置並沒有影響車輛的戰鬥力。根據掌握的資料來看,1944年夏季曾有一輛宣傳坦克被投入實戰,該車由被俘後加入“自由德國委員會”的前德軍坦克兵操縱,在戰鬥中向德軍防線播音以鼓動德軍士兵放棄抵抗。

另一種罕見的變形車是TM-34坦克架橋車,僅由列寧格勒的27廠生產了少量。該車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蘇聯戰前設計的T-28坦克架橋車,但最終沒有被蘇軍列為制式裝備廣泛採用。當地工廠利用無炮塔的翻修戰損車輛和有炮塔的新車改造了一批TM-34坦克架橋車,於1942年11月交付部隊,隨後參加了列寧格勒方面軍在1943—1944年的作戰行動。

從1943年開始,蘇聯逐步利用戰損車輛改裝了大批T-34T坦克搶救車(其中T是俄語“Tyagach”, 即“牽引”或“拖拉”的縮寫)。該車的工作是為裝甲戰鬥車輛提供技術保障支援,並牽引回收戰損或淤陷車輛。T-34T基本上是利用已無戰鬥價值的戰損車輛改造而成的,特別是那些在戰鬥中被打飛了炮塔的坦克。由於中彈和爆炸的巨大沖擊力,它們的車體出現了變形扭曲,已無法安裝炮塔座圈,即便勉強裝上,座圈也會誘發包括炮塔卡死等故障。

T-34T主要由集團軍和方面軍所屬的後方維修車間改造,並裝備了特殊裝置和各種外設裝置,如起重機等。炮塔座圈的開口最初用防水帆布遮蓋,其後逐漸加裝了木材或裝甲蓋板。其中加裝裝甲蓋板的車型較為常見,蓋板上還安裝了坦克炮塔艙蓋,便於乘員出入。此外,戰時生產的坦克搶救車還可能計劃加裝標準的坦克車長指揮塔——不過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低。戰後,蘇聯又利用這些車輛改裝出了SPK-5型履帶式起重機。

有趣的是,由N。G。祖巴列夫(N。G。 Zubariew)領導的設計組早在1940年4月就研製成功了T-34坦克搶修車,該型車的研製計劃被稱為“42號機械”。1942年9月,183廠以“42號工程”的代號生產了2輛樣車。但由於戰事急迫、戰鬥車輛生產壓力很大,“42號工程”最終沒能量產,蘇聯轉而利用戰損車輛底盤來改造坦克搶修車。

此外,蘇聯在戰時還研製了其他型別的試驗車,如具備潛渡能力的坦克,這種試驗車最初的樣車沒有編號,其後研製的第二種樣車被命名為SG-34,第三種樣車則稱為PTH-34-85。為獲得潛渡能力,這三種樣車都進行了進氣系統和車身水密性的改造。此外,軍方還試驗了其他多種改造潛水坦克的手段。

形形色色的T-34特種坦克

(上圖)1944 年下半年時一輛被德軍摧毀的噴火坦克。這輛坦克為1944 年春夏生產的極晚期型,這一點可以從該炮塔上的吊鉤和MK-4 型潛望鏡上判別出來。

1944年下半年研製的T-34-100是提升有炮塔型T-34坦克火力的終極嘗試,但該車最終只停留在樣車階段。當蘇聯開始利用100毫米炮改進SU-85坦克殲擊車時,為T-34-85安裝同口徑的火炮的想法也應運而生,這種大幅度提升火力的坦克預計取代T-34-85。但當1945年下半年T-34-100的樣車準備就緒時,更先進的T-54坦克正計劃投產,於是該計劃被徹底放棄。T-34-100只有2輛樣車,其中一輛利用112廠生產的“蘑菇形”炮塔T-34-85改裝而來,換裝了LB-1型火炮(與前文提到的LB-1型85毫米炮並非同一種武器,只是編號碰巧相同)。另一輛則對車體和炮塔結構做了較大改進,車體上部被加寬形成類似T-54車體側面的突出部,以便容納直徑加大到1。7米的炮塔座圈,至於炮塔則變得更大、更扁平。兩輛樣車於1945年2—3月間製成,並於當年4月透過國家測試。

基於T-34底盤的另一種變形車是自行高炮,蘇軍野戰維修車間可能在戰時改裝過這種車輛。1945年春,曾有德國飛行員報告稱遭遇了一種名為“‘克里斯蒂’底盤的傢俱搬運車”的自行高炮。由於高射機槍尺寸較小,德國飛行員看到的車輛極有可能安裝了37毫米高炮,戰鬥室四周有裝甲板保護,與德軍以4號坦克為底盤的“傢俱搬運車”自行高炮非常相似。

本文摘

自《T-34:全方位記錄T-34坦克的百科全書》

形形色色的T-34特種坦克

《T-34:全方位記錄T-34坦克的百科全書》

¥

79。9

京東

購買

形形色色的T-34特種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