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追風箏的人》⑥|它會直抵你的靈魂深處,挖掘精神層面的東西

菜單

《追風箏的人》⑥|它會直抵你的靈魂深處,挖掘精神層面的東西

文︱陳言

圖︱網路

伊莎貝爾

.

阿連德評價這本《追風箏的人》:這本小說太令人震撼,很長一段時間讓我所讀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文學與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題,都交織在這部驚世之作裡,愛、恐懼、愧疚、贖罪

……

而我讀完這本小說,也同樣有如此的感受,下面我將從這本書裡所涉及到的不同主體人物,來解讀一下人物的內心世界。

《追風箏的人》⑥|它會直抵你的靈魂深處,挖掘精神層面的東西

01

阿米爾的爸爸

在書中,阿米爾的爸爸是一個近乎傳奇的人物,他身材高大,性格爽朗,是一把做生意的好手。

但同時他又非常慷慨大方,他幫助周圍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在富裕的同時,他又廣施博愛。

人人都很愛戴他,敬仰他,他似乎是一個完美的人。

在書的前半段,爸爸是符合完美形象的,但是在書的後半段,卻揭開了爸爸撕裂的人生。

因為哈桑從來都不是僕人阿里的兒子,而是爸爸的私生子,並且這個私生子還是跟阿里的妻子所生。

《追風箏的人》⑥|它會直抵你的靈魂深處,挖掘精神層面的東西

在阿富汗那個名譽重於生命的國度,哈桑不能被認可,爸爸的愛不能完全傾灑到哈桑身上。

爸爸心裡痛苦、內疚,他選擇了一條行善的路來救贖自己,這也是爸爸人性中最大的光輝。

雖然他無法將事實公諸於眾,讓人看到了他內在的懦弱,可他卻儘自己所能,幫助身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又從另一方面折射出他本性的善良。

02

阿米爾

書中的阿米爾是作為第一人稱來描寫的,“我”的這個角色內在敏感、心思細膩,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敏銳度。

由於爸爸內在的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內心也痛苦壓抑,導致他對阿米爾格外嚴厲。

阿米爾一直都想得到爸爸全部的愛,所以他一直都在努力,努力成為爸爸想讓自己成為的人,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勇敢。

《追風箏的人》⑥|它會直抵你的靈魂深處,挖掘精神層面的東西

然而這一切因為一件事而改變,在他12歲的那年,他看到哈桑被其他孩子強暴,而沒有出手制止。

這件事情讓他內心揹負了巨大的愧疚感,即便隨著時間的流逝,他也永遠無法原諒自己。

其實作為一個12歲的孩子,這件事情本身也不能太過苛責於他,然而之後他卻做了一個更加錯誤的選擇。

他選擇了把錢塞在哈桑的床墊底下,藉此栽贓哈桑,永遠的將哈桑趕出了家門。

他以為,當哈桑不在自己眼前,自己內心的痛苦與愧疚就會減少一點。

許多年後,當他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回想起哈桑走出家門的那一刻,爸爸臉上的痛苦表情,內心的愧疚便更加深一層。

《追風箏的人》⑥|它會直抵你的靈魂深處,挖掘精神層面的東西

生命就是充滿了諸多遺憾,不論你再愧疚,時光也不可能倒回。

最終阿米爾在拉辛汗的感召下,回到阿富汗,尋找哈桑留在世上的孩子,自此,他也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

他的這條自我救贖的道路,與爸爸廣施博愛不同,是一條心靈的救贖道路,是一條衝破內在重重迷霧,走上一條更為清晰認知自己的道路。

03

拉辛汗

拉辛汗在書中像是一個先知。

他是爸爸最好的生意夥伴,也是阿米爾最信任的朋友。

他鼓勵阿米爾追求自己的寫作夢想,在他迷茫困惑的時候,一步步引導他走上正確的道路。

他知道發生在阿米爾和哈桑之間的一切事情,他寬慰阿米爾,沒有良心、沒有美德的人不會痛苦,讓他不要對自己太過嚴苛。

《追風箏的人》⑥|它會直抵你的靈魂深處,挖掘精神層面的東西

他深知阿米爾這些年來,揹負著超出年齡的內疚和痛苦,即便遠在美國也無法減輕他的這份內疚。

於是他召喚阿米爾重新走上故土,告訴他,這裡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阿米爾無疑是幸運的,能遇上拉辛汗,能夠懂得他兒時就有的寫作夢想,也在他的一步步帶領下,重新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

04

哈桑

哈桑在這本書中,像是一個站在神壇上的人,雖然他身份低微,品格卻如太陽般閃耀。

他忠誠勇敢,為了保護阿米爾,面對比自己身份高貴的霸凌少年,敢於挺身而出,即便此後因此付出代價而從不後悔。

他樂觀堅強,臉上明媚的笑是他的標籤,彷彿他才是那個衣食無憂、備受寵愛的貴族少年。

《追風箏的人》⑥|它會直抵你的靈魂深處,挖掘精神層面的東西

他是如此忠誠,即便阿米爾少爺一次又一次的背叛了他,並且栽贓他,將他趕出家門,他也沒有為此而埋怨生活。

在得知阿米爾少爺和他的爸爸遠赴美國,他們原來的房子沒人看管,哈桑又帶著自己的妻子回到了這裡,儘管這裡有著痛苦的回憶,但在他的記憶深處,仍然還有一段美好的童年時光。

我時常想,沒有讀過書的哈桑,何以會如此忠誠?也許忠誠於阿米爾少爺,這是他一生的信仰。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問自己,在過往的人生中有沒有讓自己愧疚的人和事,答案是有的,這些人和事,有些涉及到不光彩的人性陰暗面,有些涉及到品德上的瑕疵,還有些涉及到處事的不恰當。

也許並不值得用一生去愧疚,但是想來多少會讓自己有些臉紅與自責。

我想,人這一生活在世上,總該追求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哪怕只是真實地活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不失為一個正確的選擇。

那麼怎麼才能抵達精神層面呢?是極大的物質滿足之後,還是當下就應該如此追求。

我想,於芸芸眾生,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對於我而言,我放不下對物質的追求,同時我也不能忍受沒有任何精神的充實。

就像我讀這本《追風箏的人》,我不但讀完了整個故事,我還對這個故事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思考人性,思考選擇,思考向善的終極意義,思考在面臨未來的諸多選擇時,如何能夠看清自己的本心,始終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