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印度在東京奧運一共只拿到了七塊獎牌 嘲笑別人你應該知道為什麼

菜單

印度在東京奧運一共只拿到了七塊獎牌 嘲笑別人你應該知道為什麼

在現代奧運史上,印度參加了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獲得了兩塊銀牌。印度也是亞洲第一個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國家。印度真正意義上參加奧運會是在1920年,他們首次派出代表團參加夏季奧運會。截止東京奧運會之前,他們這一百多年間,一共獲得了28塊獎牌。其中包括9塊金牌7塊銀牌以及12塊銅牌。

另外,新德里申辦2032年奧運會舉辦權也被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獲搶走。

印度在東京奧運一共只拿到了七塊獎牌 嘲笑別人你應該知道為什麼

阿比尼夫·賓德拉奪得印度歷史個人首金

嚴格意義上來說,印度只拿了一塊金牌,那是在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阿比尼夫·賓德拉在10米氣步槍決賽中獲得印度歷史上首塊個人奧運金牌。後來幾屆奧運會,代表團人數越來越多,但成績一言難盡(倫敦2銀4銅、里約1銀1銅)。

這個賓德拉是個富二代,能拿金牌很大程度得益於家裡有錢!充足的後勤保障、訓練場自己建、槍隨便打、德國特訓再加上自己每天所謂12小時的訓練。

拿到金牌回國後,國家元首和內閣總理給了高度讚揚,國內各種富豪獎勵。面他親爹則送了他一座價值近兩億的酒店。

印度在東京奧運一共只拿到了七塊獎牌 嘲笑別人你應該知道為什麼

印度在東京奧運會獎牌榜上排名第48位

印度在本屆東京奧運會一共派出了120名運動員,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一共拿了七塊裝牌,其中金牌一塊、銀牌兩塊、銅牌四塊。專案分佈在田徑、摔跤、舉重、曲棍球、拳擊、羽毛球等六個專案。

印度在東京奧運一共只拿到了七塊獎牌 嘲笑別人你應該知道為什麼

印度在東京奧運會上7塊獎牌分佈

曲棍球1980年以前一直是印度最引以為傲的專案,曾拿過八次曲棍球奧運冠軍(印度男子曲棍球隊曾在1928年第9屆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獲得男子曲棍球冠軍,此後一直到1980年,印度男子曲棍球共八次奪得奧運會冠軍)。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那塊曲棍球團體金牌是在美國等65個國家不參加的情況下獲得的,所以含金量不是很足。

除了曲棍球,摔跤也是印度為數不多的強項。大家應該都看過電影《摔跤吧!爸爸》,電影中對印度國內摔跤運動的氛圍渲染得很好。

印度在東京奧運一共只拿到了七塊獎牌 嘲笑別人你應該知道為什麼

電影《摔跤吧!爸爸》劇照

東京奧運會上印度唯一的一塊金牌是由尼拉吉·秋普拉在男子標槍專案中獲得,它也是印度歷史上首枚奧運田徑金牌。直接化身“印度全民英雄”。

總理莫迪大喊:歷史在東京改寫,永遠銘記秋普拉!而體育部長則直呼:“金童”!

歸國後,隨著各階層的各種獎勵,尼拉吉·秋普拉直接變成億萬富翁。

印度在東京奧運一共只拿到了七塊獎牌 嘲笑別人你應該知道為什麼

尼拉吉·秋普拉展示金牌

一枚金牌就讓13億人口的印度舉國上下激動萬分,可想而知,印度的體育有多差!

是什麼原因,導致印度體育與其大國身份不對等?

種姓制度 宗教信仰

印度在東京奧運一共只拿到了七塊獎牌 嘲笑別人你應該知道為什麼

高種姓雅利安人

公元前15世紀左右,古波斯(也就是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伊朗)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強行建立種姓制度,印度本地土著被劃為低等。原本的種姓制度並非要劃分階級及人的高低貴賤,而是要確保本身雅利安人的執政權和保持各種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數。然而隨著馬穆魯克、蒙兀爾等外來伊斯蘭教征服者統治印度,種姓制度為了政權需要而經歷過許多調整,並在英屬印度時期為符合殖民者需要而被固定、僵化,成為階級森嚴的階序體系。

印度在東京奧運一共只拿到了七塊獎牌 嘲笑別人你應該知道為什麼

印度種姓制度下各階層示意圖

在印度上層人眼中,體育和體力勞動都是屬於底層做的事。

歷史上的婆羅門主要是神職人員,他們更重視的是靈魂的修行,把終日的冥思苦想作為最高的人生準則。因為他們處在最高的等級,所以成了印度人行為的準則和偶像,等級越高越是吃素,越是主張清靜無為,而且他們還鄙視那些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體育作為一種野蠻的行為,當然也在他們的鄙視之列。

在印度種姓制度影響下,貴族教育以推崇高智力為主,而與體力相關的勞動活動則被認為是低種姓人才做的事。這種文化薰陶使得熱愛運動的種子在印度根本無法萌芽。

而下層民眾則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從事一些更體面的職業。底層佔印度人品的大多數,他們受教育的機會很有限,進行更專業的體育培訓的機會就更少了。

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印度從來都是一個看重靈魂輕視肉體的民族。它束縛了印度人培養其體育觀念。印度教和佛教的教義差不多,都崇尚因果報應和生死輪迴 ,都講求“守戒,苦行,虔信。” 都離不開戒律,虔誠,以及繁多的禮儀和祭祀活動。也就是說,從事體育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其信仰。所以,在印度從事體育的人遠遠沒有亞洲體育強國中國,日本,韓國那麼多。

印度公民長時間生活在宗教信仰環境下,欠缺拼搏進取的信念,更為的安於現狀。這與體育崇尚參與,競爭,拼搏的精神是相牴觸的。

貧困人口多 身體素質差

雖然印度有13億人口,但大部分人都是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農民,據統計印度的小孩有30%左右缺乏營養,有44%的兒童體重不合格。他們很多都生活在各自的村落或部落的小圈子中,並不參與現代社會,沒多少人樂意參加體育運動。

印度受教條教規的束縛,比如飲食。然而,飲食習慣關係到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可以肯定的說印度人身體素質是落後於中國的,也落後於其他亞洲國家的。比如日本韓國這些發達國家的運動員,雖然個子不是很高,但是體能特別好。

社會不重視,民間沒土壤

印度不像中國,體育走舉國體制,從基礎到專業的培訓有大把的資金投入。

《摔跤吧!爸爸》中有一個情節,爸爸為給兩個女兒買摔跤裝備申請體育資金,被當地體育官員拒絕。這也從則面反應,這個國家對體育的不重視。

印度體育基礎設施配置落後,各類體育場地是富人打發時間的場所。最重要一點,印度種姓制度造成了明顯的階級分化和貧富差距,富人不願意搞運動專案,是因為賺錢的機會多,運動專案賺錢少。家裡窮的人想從事體育事業,小時候家裡沒條件,長大了以後身體素質不夠,即使身體條件符合,家中又無法有充足的支出,到了一定年紀就錯過了訓練的最佳時機。

官方無力支援體育運動,只能任由民間資本介入。而民間資本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會投資能賺錢的專案,比如印度最炙手可熱的板球運動。

印度的體育頻道,天天播放著板球運動,除此之外就是寶萊塢電影,在印度,體育場是用來讓寶萊塢明星,作為開演唱會的場地存在,並不是專門用於體育運動的。

印度的體育這麼差的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印度畸形的教育制度,印度的父母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工程師、醫生,而不是運動員,在一般中產的眼中,體育是有錢人的“遊戲”。

印度底層對現代體育既不瞭解也不感興趣。體育明星不被大眾認可,反倒寶萊塢的明星更受到大眾追捧。簡潔明瞭來說是文化氛圍營造了社會氛圍,讓運動專案沒有獲得更多的的重視。

優勢專案不是奧運會比賽專案

作為印度國球的板球,水平一直很高,印度民眾對他的熱情不亞於美國民眾對橄欖球的熱愛。

印度超級板球聯賽(India Premier League,IPL),是世界最好的板球聯賽,亞洲的隊均收入第二的聯賽,僅次於日本職棒。印度板球兩次拿過世界盃,板球三大賽都拿過冠軍。

有媒體預測,板球將會進入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正式比賽專案。

印度國家實力不允許

體育是一個需要大筆資金投入的專案。印度官方資料顯示,2014年至2020年期間,印度政府給運動員發放了8。3億盧比(約合7200萬元人民幣)資助,其中近30%專門用於培養奧運人才。但這點錢簡直杯水車薪。

缺乏經濟支援和基礎設施建設,這讓印度縱使人口眾多,也無法成為奧運強國,加上印度的政府並不重視體育的發展,印度國內還有許多比體育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國防軍事。

印度亞奧理事會秘書長說:“我們可以像其它國家一樣舉辦重要的體育賽事,但我也知道,印度想要成為世界一流的體育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無法和中國相比,因為像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不可能把體育作為最優先發展的事業。沒有數以萬億的錢,我們沒法培養出世界冠軍。而這麼多錢,不可能投給體育。”

《新印度快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跟其他大多數指標一樣,在體育方面,我們也落後於我們的中國,並且差距大到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