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利瑪竇: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歐洲漢學之父歐洲漢學之父

菜單

利瑪竇: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歐洲漢學之父歐洲漢學之父

在16世紀來華傳教的傳教士中,利瑪竇(1552- 1610)是最成功的一位:他於1582年到達澳門,在華共28年, 先後擔任耶穌會中國區負責人和中國傳教主管;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能用中文寫作,因為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的精通和尊重被稱為“利子”“泰西儒”;在廣州、南京和北京與士大夫、官員建立了良好關係獲得聲譽,覲見皇帝進而獲准定居。

利瑪竇被譽為“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歐洲漢學之父”“地球上出現的第一位‘世界公民’”。羅馬教皇評價他“最大的貢獻是在文化交融上”。他也是第一位向歐洲介紹圍棋的人。

利瑪竇: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歐洲漢學之父歐洲漢學之父

利瑪竇向中國士大夫展示地球儀、千里鏡、象限儀等天文儀器;送給皇帝油畫、自鳴鐘、《聖經》 、《萬 國圖志》、洋琴等物品:宣傳西方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如測繪地圖、地圓說等;介紹西洋風俗,解說天主教教義。他用漢語撰寫的著作涉及天文、地理、數學、幾何、音樂乃至記憶術等各個門類。與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等著作,利瑪竇將西學傳播到中國,促進了晚明士大夫學習西方科學知識的風氣。

利瑪竇: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歐洲漢學之父歐洲漢學之父

利瑪竇在中國期間,正值北京、南京等地計程車大夫好弈成風,出現了“京派”“蘇派”兩大陣營。他周圍的官員、學者、名流中喜好下圍棋的人很多,這從利瑪竇留下的記錄中可以看出。與利瑪竇結交很深又精通圍棋的有兩位歷史名人,一是晚明“三朝之老”,官至內閣首輔的葉向高: - 。是被稱為“中國天主教三大支柱”之一,任職太僕寺少卿的李之藻。 他們在一定程度 上幫助利瑪竇接觸和了解了圍棋。

利瑪竇: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歐洲漢學之父歐洲漢學之父

在舉世聞名的《利瑪竇中國札記》第一卷第八章《關於服飾和其他習慣及奇風異俗》 中,對圍棋作了如下描述:“中國人有好幾種這類的遊戲,但他們最認真從事的是一種在三百多個格的空棋盤上用兩百枚黑白棋子下的棋。這種棋的目的是要控制多數的空格,每一方都爭取把對方的棋子趕到棋盤的中間,這樣可以把空格佔過來,佔據空格多的人就贏了這局棋。官員們都非常喜歡這種棋,常常一玩就是大半天。有時候玩一盤就要一個小時。精於此道的人總有很多的追隨者,他肯定會非常出名,儘管這也許是他唯一的專長。事實上,有些人還請他們作指導,特別優待他們,為的是學會這種複雜遊戲的精確知識。

利瑪竇: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歐洲漢學之父歐洲漢學之父

雖然作者和譯者沒有明確說出這種遊戲的名稱,但不需要解釋,這就是圍棋。這是歐洲也是整個西方歷史上第一次明確地記載並講述圍棋,距今整400年。

這段話不長,但包含的資訊量很大:是記述 了當時中國圍棋活動的情況, 包括人們喜愛的程度、喜歡圍棋的人和圍棋高手的地位;二是介紹了圍棋的基本特點,包括黑白棋子、方格棋盤,棋盤空格和棋子的數量,下一盤棋的時間;三是解釋了圍棋的規則和著法,包括目的和勝負標準,主要方向(棋盤中央即“高者在腹”),作戰手段(驅趕與搶佔) ;四是點明瞭圍棋的技藝屬於“複雜遊戲的精確知識”。

利瑪竇: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歐洲漢學之父歐洲漢學之父

這些介紹有的是正確的或接近正確的,有的則是不正確的,總體上看還是初始的、概略的、不夠完整和準確的。這種情況說明,作者對圍棋有了解但不夠深入,有接觸但缺少研究,看過但不會下。但利瑪竇的記述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我們不能苛求前人。正是利瑪竇,第一次將 中國圍棋和圍棋文化帶到歐洲,並且傳播開來,這份功績應該載入圍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