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菜單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作者:王 野,發表於 2013年10期《黑龍江作家 》)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家鄉城東4公里處那條呼蘭河)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2010年在縣文聯創辦《呼蘭河文藝》季刊

從蘭西縣走出的著名作家、詩人、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吳寶三先生、是我交往幾十年的摯友。近日,他陪同蘭西縣文聯主席楊中宇來到我家,把一本即將付梓的散文集《情繫呼蘭河》交到我的手上,讓我寫一篇序文。受朋友之託,當然義不容辭。我曾為蘭西縣一家銀行行長徐拓先生所著三部詩集和散文詩集編稿、寫序。他向我介紹過楊中宇為人忠厚、誠懇,創作勤奮,散文寫得非同一般。今日一見,印證了朋友的評價。

此外,蘭西和青岡縣毗鄰,我出生在青岡縣的農村,雖然此地在蘭西青岡邊界,也是生活在同一個松嫩平原上的綏化地區,一見如故。人親文亦親,篇篇如寫我故鄉,讓我一口氣從頭讀到尾,久久回味,真的有話要說,一吐為快。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2015年9月接受蘭西電視臺採訪)

作者在《後記》中說:“呼蘭河是我的血脈,情感與河水一起流動……繼《悠然見南山》之後,我的第二本散文集《情繫呼蘭河》即將付梓出版——這是我在文學道路上艱辛跋涉的又一成果。”中宇的第一本書,我尚無緣拜讀,是由吳寶三先生作序的。而這兩本書勘稱姊妹篇,山兄水妹。妹妹篇共收入54篇作品,分為“家鄉史話”、“往事回眸”、“民俗風情”、“情感趣事”四輯。大都是散文,並且多數篇章都在省內外報刊上發表過。讀來,文如其人,樸實自然。

散文,在俄語裡泛指韻文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小說也在其內。中國則不然,係指不重情節,“作者主觀色彩較濃的各式文章”。其文體也較為廣泛,如隨筆、小品、記敘散文、抒情散文、遊覽、回憶錄、札記、日記等,這本書除了一篇論敘散文《日記,我今生難捨》之外,其他散文文體,均清晰可辯,可謂是散文文體的教課書。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2007《悠然見南山》2012《情繫呼蘭河》

蘭西縣離哈爾濱很近,縣名取自呼蘭河之西的意思。“長卷如畫,飄渺如玉的呼蘭河,從祖國的大北方——黑龍江省鐵力境內的一座山脈發源,經歷鐵力、望奎、明水、綏化、蘭西、呼蘭等十幾個市縣區,一路歡歌晝夜不捨地奔向湍急的松花江,匯入大江流向遼闊的藍色大海。一部樸實無華、震憾心靈的《呼蘭河傳》,讓蕭紅在全國作家群中脫穎而出,也正是由於她的這部文學作品,呼蘭河便隨之被世人所牢牢記住和深刻認識。

呼蘭河這條極其平常的平原之河,伴隨著蕭紅的大作揚了大名!”(《我與女作家蕭紅》)這段平實的記敘,道出了呼蘭河與蘭西縣的關係;也講了蕭紅及其《呼蘭河傳》對這條大河的深遠影響。作者同蕭紅都出生在呼蘭河邊,對蕭紅的《生死場》《跋涉》《看風箏》《王阿嫂之死》等一些富有東北鄉土氣息的優秀作品極為喜歡,經常閱讀,書裡寫的書外事,近在身邊;書外生的書內文,親切感人。裡外交融,化為文學營養。因此,不難讀出《情繫呼蘭河》的蕭紅文學韻味,這是和其他地方作者之散文作品的不同之處,也是可喜可賀可貴之處。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2001年任蘭西縣史志辦主任)

從思想內容上講,這是一部呼蘭河旅遊文化的上品佳作。旅遊,是對自然景物的觀光,走馬觀花者多。這部書則從家鄉史話說起,從秦漢講到如今,滄桑鉅變,一覽無餘。文筆簡練,取景典型,全方位地描畫出蘭西的發展史,對金源文化、麻城興起等都心誠意盡的記述,這都得益於他曾經在縣裡史志辦工作過多年,當中作者積累了豐厚的文史資料,“處處留心皆學問”,把“學問”化入文學作品之中,寫得很有層次和深度。

民俗風情是獨有的地方特色,其中的這一輯寫得也很有特點,有神話傳說,有地方風物,還有“榆林筋餅”等著名小吃和美味零食。寫得最為有趣的是《南北炕,裡外屋》。在改革開放之前,千百年來的中國北方,因為氣候和生活條件所限,南北炕或同一鋪炕上住著幾代人,已司空見慣。老中少如何過夫妻生活,是一件很尷尬的事。作者寫得很有情趣,不隱晦也不直白,不僅外地人看了會感到新穎、奇異,就連我這個曾經身處其境的人也深感此文功力不凡,感情寫得到位而不俗。

作者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發現其不平凡之處。北方最為平凡的大火炕,的確是一道風景。我隨蕭軍、美國研究蕭紅專家葛浩文等參觀蕭紅故居,有不少南方作家沒見過土炕,紛紛上炕一坐,感受一下坐在炕上的滋味。可見描寫一鋪炕上住幾代人的私裡房內及感受,多麼叫人耳目一新。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2013年12月與央視記者做民俗節目)

作者在許多篇什中,都刻意講到蘭西縣旅遊業。“無論在蘭西南山從事旅遊業起步開發時,還是在幾次縣裡有關旅遊工作座談會上,我都堅定地提出應策劃打造北方女作家的蕭紅地方文化,使之成為蘭西旅遊文化的組成部分。建議在旅遊區立個蕭紅塑像……這對於研究和發揚關東文化,搞好呼蘭河旅遊業、發展濱北經濟,都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在秀麗的呼蘭河邊,我們乘上旅遊觀光電動車,沿著河畔笑逐顏開,風光北進。”神龍湖畔,“這裡一直遊客不斷,真正成了人們休閒娛樂、旅遊觀光、體驗當地民俗風情的世外桃花園。”王子墳是“蘭西旅遊區一處聞名省內外的古墓遺址,令許多遊人特意來此探幽訪古。望著那古墓遠處夕陽晚霞,彷彿又看到了威武王子巡山察防的動人情景,追憶起塵封多年的悠悠傳奇”。還有許多關於旅遊的記敘、抒情及描寫,都展示了作者酷愛家鄉的美好情懷,藉以宣傳蘭西、建設蘭西、發展蘭西,這是一部有品味、有趣味的導遊讀物。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2014年6月縣召開《情繫呼蘭河》座談會

散文,不僅要寫景抒情,詠物言志,更應該關注人生,關注和思考歷史與社會,促進人類進步。這也是《情繫呼蘭河》的使命。還想說的是楊中宇的散文之美,儘管行文樸實,亦是美文。最典型的是人物描寫栩栩如生,如詩如畫。例如在《鄉間那縷悅耳春風》中的“我悄悄地站在那些大人的身後,仔細瞧看到了立在屋地中間的這位演奏女孩子。她不過十七八歲,臉色紅潤,靜靜不語。穿一件不是很厚的棉褲很瘦,也有些短,白白的小腿顯露出來。從容光和衣著一看就是大城市裡頗有素養的少女,高挑個頭,身材十分苗條,渾身洋溢著靚麗的青春氣息,卓然超群。”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蘭西掛錢發表於2017年2期《神州民俗》

還有在《春燕展翅》中的“猛然見到她,就像巧遇了山林間刮來的一陣溫馨香風,一位小說中出色美妙的白雪公主,或者說是一幅雪野美人圖……”“她上身著一件潔白制服棉襖,向外翻著桃紅領口,鵝蛋型透亮紅潤的臉,身後甩著一烏黑秀髮,雲彩縫隙射來的光線,給她的身上度上了一層清麗炫燦,洋溢著如詩如畫的光影之夢。”還有很多這樣的描寫,頗見功力。讀好的文學作品,是一種美的盛宴,像這樣美妙的片斷,總會給人留下揮之不去的親切感和場景感,均是用文化繪製的動人圖畫。

作者的敏感的目光,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了美,又以神奇的筆法表現出美。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他從12歲開始寫日記,堅持三十六七年不輟筆;他自幼喜愛文學,“文學是我的美麗夢想,我為她而動情和投筆。”他下的苦功夫,在《文學給予我快樂》和本書《後記》中都記敘得一清二楚,我就不再多說了。但願楊中宇的《情繫呼蘭河》被廣大讀者和旅遊者所繫,從中讀出作者的心意來。但願楊中宇先生的文學夢,繁花似錦,陽光燦爛,夢裡夢外,一片光明。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俯瞰蜿蜒遠去的大美呼蘭河)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曾多年在縣政協會議上談旅遊文化)

呼蘭河畔的美麗夢境——序楊中宇散文集《情繫呼蘭河》(轉發)

2018年4月18日《綏化晚報》發記者專訪

作者簡介:

 

王 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詩學會常務理事、中外散文詩學會理事、中外散文詩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原《文藝生活報》副總編輯、黑龍江省文聯編審。

他從事業餘創作五十餘年,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學報》《文藝報》《詩刊》《人民文學》《兒童文學》《少年文藝》《小朋友》等全國三百多家報刊發表詩歌、散文詩、兒童詩、兒歌等兩千餘首(篇),入選八十多家出版社二百餘種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