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00後老師“撕傘”是什麼梗?“撕傘型”父母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

菜單

00後老師“撕傘”是什麼梗?“撕傘型”父母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

作者:主創團·豬媽媽

前幾天,一朋友在群裡大吐苦水,說家裡的“父子大戰”,讓她憂心不已。

原來她丈夫是個暴脾氣,兒子犯錯,經常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有時甚至會動手。

以前兒子小,聽話,捱打次數少,現在青春期,越來越叛逆,犯了錯誤,不但不認罰,還經常跟他爸對著幹。

朋友想勸丈夫別總對孩子這麼嚴厲,沒想到反被丈夫數落:“男孩不管行嗎?像你這樣嬌慣,只會把他養廢!”

還對兒子說,

“這點挫折算什麼,老子當年被你爺爺打得爬都爬不起來……”

兒子一聽更委屈,頂嘴到:

“你就是自己過得不好,才想讓我也不好過!”

朋友丈夫一聽更窩火,邊罵兒子“狗東西”“不識好歹”,邊拿起拖鞋,向孩子砸去……

朋友左右為難:

“勸吧,覺得這階段確實不管不行,怕自己真的嬌慣了孩子;不勸吧,又怕他爸的行為真的給他造成心理傷害。”

朋友的訴苦,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的一個新聞,說:00後老師開始撕傘了。

00後老師“撕傘”是什麼梗?“撕傘型”父母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

報道說,00後老師為防止學生作弊,挖空心思。

有要求把書放到過道的,有要求把課本頂在頭上的,還有讓學生直接上黑板默寫的……

大家可能會納悶,這跟“傘”有什麼關係?

00後老師“撕傘”是什麼梗?“撕傘型”父母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

原來“撕傘”是指,“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也想把別人的傘撕爛”。

老師們的這種行為,是把自己在學生時代受過的“磨難”,複製到自己學生身上。

“撕傘”梗出來後,有兩種聲音:

一些人覺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師確實不該用這種折磨人的方式對待孩子;

但另一些人認為,老師嚴厲些,難道不是為孩子好嗎?有什麼好調侃的。

那倒底是為孩子好,還是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呢?

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專家科恩說,我們懲罰孩子,是想用讓孩子吃苦頭的方式給他們一個教訓,以此來改變他們未來的行為。

但遺憾的是,研究資料壓倒性地證明,從長遠來看,這種方式,不但無效,還會造成破壞性結果。

我們小時候也曾對這樣的教育方式表達過反感,但換到教育孩子時,就變得健忘。

有時說出的話、表現出的行為,竟和當年父母一摸一樣。

這種不自覺對孩子重複曾經傷害過自己的行為,就是在“撕傘”。

00後老師“撕傘”是什麼梗?“撕傘型”父母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

做父母,很容易陷入“撕傘”的迴圈

當然,科恩說的“懲罰”,不僅僅指體罰。它包括,給孩子製造不愉快,阻止孩子體驗愉快的一切“教訓”行為,比如,諷刺、挖苦、打壓、控制、忽視等。

“父母撕孩子的傘”,看上去不可思議,但在現實生活中非常普遍。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節目組讓孩子們挑房子,爸爸楊爍想選1號,但7歲的兒子楊雨辰挑了5號,因為5是他的幸運數字。

下車後,兒子沒有和楊爍走一邊,他勒令兒子重走一遍;兒子包還沒背好,他就開始大聲催促:“快點!”

兒子走路有點內八,他當眾呵斥:“腳尖伸直!”“去,重新跑回去!”讓他按照正確的姿勢走回來;

工作人員提醒他,這裡是高原,孩子可能會身體不適,5號房很遠,呆會可以抱下孩子。

楊爍不但沒抱,路上對孩子說:“5不是你的幸運數字嗎?你不是要選5號房嗎?”還指著1號房,讓孩子看,自己的“決策”本來有多英明。

當楊雨辰體力明顯跟不上時,他也不停嚴厲地催促:“快點,不然我讓你重新跑回村口,再走回來!”“要是讓我先踏進門口,你就給我重走一遍!”

最後,當父子倆終於登上5號房天台,看到開闊的景緻時,楊爍問,“美嗎?值不值?”我以為他終於要肯定兒子了;

沒想到當兒子怯生生地回答“值”的時候,他卻說:“那你再跑更遠點,更值!”讓一直緊繃、疲累的楊雨辰徹底崩潰。

可以說,楊爍全程沒動一下手,也沒帶一個髒字,但是讓人隔著螢幕,都感到壓抑、窒息!

節目播出後,楊爍在採訪中表示:

“自家的孩子我能不心疼嗎?我特別心疼。但是他是個男孩子,將來要成為一個男子漢。只有自己體驗後,才知道有多難。”

咋一聽,也算“用心良苦”對不對?

但那不是在陪孩子體驗“難”,是人為地在給孩子製造“難”啊!

我們期待改變孩子的行為,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那為什麼父母愛孩子,卻又用傷害過自己的方式,在傷害孩子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投射。

意思是,個體會根據自己的需求、情緒,將自己身上存在的特徵,轉移到他人身上。

楊爍之所以會對兒子這麼兇,其實是把兒子投射成小時候的自己。

他曾在一檔節目中透露,自己小時候是被父親打大的,他為了避免捱打,給自己設立了很多條條框框,用來時刻提醒自己,要聽話、要陽剛。

所以,面對兒子,他很害怕兒子變成小時候被打的自己,便提前按照內心的標準,無孔不入地要求、錘鍊兒子。

節目播出後,很多網友說,在楊爍身上,看到了自己父母的影子,甚至說,看到了生活中,某一時刻的自己。

這側面說明,很多父母都陷入了“撕傘”的迴圈。

我們在看別人案例時,很容易發現問題;但也別忘了,多用第三方視角反觀自己。

00後老師“撕傘”是什麼梗?“撕傘型”父母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

父母“撕傘”,孩子的人生真的會淋雨

《無條件養育》中有句話是:

“如果懲罰真的如此有效,為何我們總需要再三再四地懲罰孩子?”

回到文章開頭談論的話題——“懲罰”的目的,是想用“吃苦頭”的方式,改變孩子未來的行為。

那“撕傘型”父母的目的真的達到了嗎?

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可能短期有效,但長期來看,父母越用這種方式逼孩子,孩子越容易感到“無助”“無能”。

1、童年“無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一個長期處於父母“高壓”下的孩子,很容易出現恍惚、木然的神情。

楊雨辰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非常開朗、熱心,但在爸爸身邊,就立馬變得緊張、木訥。

楊爍害怕兒子成為小時候總是受罰的自己,但他的行為,恰恰讓兒子成為了當年的自己,只是沒“動手”而已!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孩子如果在一個人面前感到緊張,他其實很難專注自身或眼前的事。

他們習慣不斷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時刻提防突如其來的憤怒和懲罰;

一但猜不透對方在想什麼,就會焦慮、惶恐、遲鈍……做什麼事都如履薄冰。

這樣的孩子,如驚弓之鳥一般,他們哪裡有足夠的精力,去好好發展自己?

2、長大“無能”

青春期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

發展自我認同。

心理學上說,只有發展出自我認同的孩子,才能理智看待自己和外界;才能有充沛的精力,熱愛生活,奮發向上;才能積極獨立探尋人生目標,實現自我價值。

成長中,如果父母過於嚴苛,總批評,總頻繁糾錯,總冷嘲熱諷,總用人為製造挫折、打壓控制的方式教育孩子,就很容易打破自我認同的形成。

孩子會覺得自己很差勁,會不知道“自己是誰”“有什麼價值”“是否值得被愛”;

哪怕成年了,事業有成了,也反覆掙扎在悲嘆、抱怨、內疚、悔恨等負面情緒之中。

自己認為自己“無能”。

蘇珊·福沃德說:“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的語言、行為,十分“靈驗”,它將直指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如果父母“撕傘”,孩子的人生真的會淋雨!

00後老師“撕傘”是什麼梗?“撕傘型”父母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

“自己淋過雨,會為孩子撐一把傘”

有句話讓人動容,說的是:

“你能傷害孩子,是因為孩子足夠愛你。”

正因為孩子小時候總無條件信任、依賴父母,才給了我們傷害他的機會。

父母能做的,是“即使自己淋過雨,也要為他們撐一把傘。”

1、忍一忍

我的鄰居是個比較謹慎的媽媽,每次孩子們在一邊玩,她都忍不住在一旁緊張提醒:

“東東,你慢點!”“你是哥哥,要讓著點!”“誒,你看著點妹妹!”

然後提醒著、提醒著,就轉化為責罵、怒吼:“你幹什麼呢!”“你沒長耳朵嗎!”“你給我過來!”……

最後,氣急敗壞地把哭哭唧唧的孩子拎回家。

有句話是,一個沒犯過錯的孩子是沒前途的。

父母比孩子看得多,見得廣,但一定要忍一忍。

讓孩子適當犯錯,承擔自然後果,反而比不斷糾錯、避坑更有教育意義。

當你的情緒、行為都很穩定、可預測時,孩子才有了安全、自信的基石。

2、停一停

朋友說,她現在回頭看,孩子叛逆也不是沒原因。

“兒子筷子沒拿對,一言未發就打手;兒子剛踢球回來休息一會,就說他貪玩不上進;兒子週末宅家裡,又怪他不出門不運動……”

以前她覺得是丈夫盡責,現在才意識到,這樣嚴絲合縫的“管教”,完全剝奪了孩子的“自主感”。

如果你對孩子也是挑刺比讚美多,總帶著莫名的情緒,看哪哪都不順眼……那請一定要停一停,關照自己的內心:

你到底在害怕什麼?

是不是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孩子真的有那麼糟糕嗎?

你是在挑剔孩子,還是挑剔你自己?

當你停下來,重新審視這些問題,你會發現:所有的“問題”,也許只源於心中的“恐懼”。

用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孩子,把她當做一個獨立的、有意思的人去欣賞、去發掘,你會發現,你已經擁有了一個很棒的孩子!

3、放一放

楊迪曾在一檔節目中,向父母深情地表達感謝,他說:

00後老師“撕傘”是什麼梗?“撕傘型”父母正在悄悄毀掉你的孩子

“我完成我的夢想了。爸爸媽媽,你們從來沒有阻礙我,追逐我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

楊迪認為,是父母一直以來對他的肯定、鼓勵,給了他充足的自信,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很優秀。

而正是這種骨子裡透出的自信,讓相貌平平、沒有背景的他,擁有了現在的成就。

很多父母覺得,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太好了,容易不思進取,缺乏抗挫能力,總想嚴一點,或製造一些“磨難”,錘鍊孩子。

但事實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難。

我們放一放,讓孩子自己去經歷,他反而能成長為自己滿意的樣子!

成為“撕傘型”父母,真的很容易;

我們只需要跟隨潛意識,複製上一代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就可以。

但真正愛孩子,請為孩子撐一把傘,讓他更能自信滿滿地向自己的夢想走去!

作者:豬媽媽,愛折騰、不將就的學習型媽媽,家庭教育和心理學深度愛好者。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萬父母關注的育兒平臺,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地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