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菜單

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就拿努爾哈赤創造的滿文來說,他借鑑的,正是蒙文,在文字上,滿蒙就不分家。

而明朝呢,在文字、語言上,就和蒙古存在很大的隔閡,兩百多年的溝通和交流簡直是

“形式工作”,鮮有深入交流。

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所以明朝會說蒙語的官員根本沒幾個,但反觀人家清朝,好幾代皇帝,都精通蒙語,特別是康熙,在多倫會盟的時候,騎馬射箭喝馬奶酒,那個姿態比蒙古大汗還像大汗,蒙古各部首領怎麼不會

“納頭便拜”。

大清說是中原王朝,被認為是

“繼承”於明朝,可這個觀點,在事實上只能“區域性”去看待,因為清朝對明朝的繼承,那只是在中原內部的“漢文化政治”,而對待蒙古關係,卻並非繼承中原傳統的政策,是大清獨特的政策。

其實對於一個民族的統治也好,相融也好,文化維度是關鍵,以前有

“華夷之辨”,有的文人用血脈和民族來闡述漢民族和胡族的矛盾,但也有的文人認為,是否為“華”,那要看本身接不接納漢文化,如果不接受,血脈即便是漢人,那麼也會被認為是“夷”。

從文化去尋求共存,這才是核心問題所在。

所以明朝早期對蒙古的敵視以及一系列的

“軍事針對”,本質上是打不服蒙古的,朱棣的親征,朱瞻基的再次親征,還有英宗北伐,哪一次不是把蒙古打得苟延殘喘,可是讓蒙古躲進草原裡“休整”一段時間,他們不又是捲土重來。

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這種困局,明朝的朱家人不是最早遇到的,西漢的漢武帝,就遇到過很多次,明明都把草原打得奄奄一息了,但人家還是不服,過十幾年再度襲來,不僅沒能征服草原,還因為窮兵黷武讓中原經濟接連潰敗,於是漢武帝的子孫們就明白這個道理了,對於草原,得

“溫柔”點。

於是西漢後期、東漢時期,都對草原民族十分客氣,也算得上恩威並施,久而久之,漢朝皇帝們發現這一招還真是有效,事實上東漢末年的

“胡漢”相親,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只可惜八王之亂在不久後爆發,兩個民族的生活以及文化還沒完全融合的時候,給了胡人可趁之機。

後來唐朝李世民橫空出世,在敲打胡族的同時,也給予

“甜頭”,李世民多次對話胡人首領,特別是與突厥可汗稱兄道弟,十分熟悉草原的邏輯,在征服了絕大部分草原民族後,李世民便得到了遊牧民族們獻上一句尊敬的“天可汗”之稱。

天可汗是打出來的嗎?

可能一開始靠打,但是後來,肯定靠的是思想上的認同。

那麼不說太遠,再回到清朝本身,他們和蒙古的關係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清朝源自於

“後金”,而後金源自於“建州女真”,女真人,這是一個在北宋後期就開始響徹中原大地的一個民族,契丹人騎著戰馬奔走相告,“女真滿萬不可敵”,然後草草地退出了歷史主舞臺,淪為女真人的配角。

女真人崛起過,鎮壓過尚未被成吉思汗統一的蒙古,所以在南宋時期,女真是對蒙古存在過直接意義上

“文化”、“思想”

統治的,至於和宋朝廷,那是八杆子打不著的關係,地理位置上差得太遠了,更別說征服蒙古了。

後來蒙古人崛起,又鎮壓了女真,自此,女真就和蒙古形成了一種類似於

“世仇”的東西,可非要說仇,這種事情根本不好追究,你女真的祖上殘暴統治過我們蒙古人,我蒙古的祖上也以牙還牙了,所以在表面的“仇恨”下,更多的就是“融合”。

明朝趕走蒙古人後,對待蒙古、女真實行的都是

“羈縻政策”,可以理解為“管”,但是不完全管,在明朝後期,明朝反而暗暗支援蒙古和女真“互毆”,明朝廷發現這種權衡,是管理成本最低的好辦法。

“愛恨情仇”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整體,有恨就有愛,有仇也會有情,在爭鬥下,部分蒙古人和女真人結下不可化解的死仇,部分又建立了感天動地的情誼和情感,所以在明朝的歷史中,女真人和蒙古人的“聯姻”一直存在,這看似天天打架的兩戶人,其實院子一直開著一扇後門呢。

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這是清朝人能征服蒙古人的一個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說是根本原因。

努爾哈赤崛起後,他對於

“鄰居”蒙古很不放心,因為早前本來就有蒙古部族覬覦他的“心上人”葉赫老女,努爾哈赤便對蒙古的態度很不好,加上女真的人口、戰馬數量有限,蒙古這些資源反而是女真人的“迦南地”,努爾哈赤怎麼可能不去拿下蒙古。

但是蒙古人願意嗎,他們也是好鬥的,自然不願意。

因此便有了努爾哈赤崛起時的第一場關鍵大戰:九部之戰。

這九部,指的是女真的

“海西四部”和蒙古的五個部族合力聯軍。

從九部之戰就可以看出,女真人和蒙古人其實早就是

“一家人”,在後金建立前,他們都可以說聯軍便聯軍,甚至蒙古參與的人更多,可惜的是,努爾哈赤是蒙古和女真這兩個遊牧民族這百年來最耀眼的天才,他戰勝了九部,也獲得了科爾沁部的示好、忠誠。

為了吸納蒙古,努爾哈赤開始了

“溫柔”的路線:

大路線:聯姻。

長路線:文化。

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聯姻自然是不用說的,皇太極的五個主要妻妾,全都是蒙古人,而文化這一點,是努爾哈赤作為遊牧民族的一員,對傳統中原歷史的最好總結。

所以努爾哈赤決定,他們新國家的

“文字”,就要用好兄弟蒙古的“文字”作為模版創造,這也是什麼蒙古文和滿文看起來那麼像,而且他們的語言都是同屬於“阿爾泰語系”

(世界七大語系之一)

,努爾哈赤的這個決定,在很大程度上確定了蒙古和女真的友好關係,至於後來還有蒙古人反對清朝,那屬於是

“區域性”的特殊現象,類似於中原漢人的割據造反。

如果說努爾哈赤是秩序的建立者,那麼皇太極就是版圖的完善者,皇太極登基後,對

“察哈爾蒙古”進行討伐,倔強的林丹汗被皇太極打得逃向青海,看到這裡,有的人納悶了,那清朝也對蒙古刀戈相向啊,這與明朝又有什麼本質區別?

這區別,可大著呢。

明朝明太祖、明太宗、明宣宗,都對蒙古進行過北伐,最值得為人稱道的,就是明太宗朱棣的北伐,他的五次北伐確實是強力的,把蒙古打得找不著北,對於草原的重創,不亞於當年霍去病和衛青所造成的傷害,但問題是,朱棣打完之後,就回北京開慶功宴去了。

朱棣沒有在蒙古進行一種

“體面”的統治。

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首先,蒙古人是有血性的,脾氣和漢人不同,你要讓他服你,除了

“威”,那還需要“恩”,甚至還要付出一些“情感”,比如你堂堂大明皇帝朱棣摟著蒙古大汗的脖子稱兄道弟,那麼蒙古大汗說不定就可以為他賣命。

可是朱棣卻不是這樣做的。

因為語言不通,因為君主形象,明朝皇帝給蒙古人一直都是一種

“屈辱感”,類似於當年金朝定期派人“清剿”蒙古的壯力一樣,所以你要用這套方法來管蒙古,註定是失敗的,人家蒙古可以“紅塵做伴過得瀟瀟灑灑”,也可以“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壓根內心裡就不接受你大明人。

而朱棣等人,也沒有進行

“和親”這種聯姻方式,在血脈上就和蒙古有著一層很大的隔閡,要知道天可汗李世民,他都是用“聯姻”完成了對胡人的穩定,要想空手套白狼,那是不現實的,所以說“不和親”確實是硬氣的,但相應,也存在不和親所帶來的隱患。

說完了朱棣,再說皇太極。

皇太極打跑了林丹汗後,第一時間把林丹汗的兒子扶正,並且在後來冊封為

“親王”,這個親王享受的正是大清朝“和碩親王”的待遇,除此之外,皇太極還把自己的“嫡女”嫁給了察哈爾親王,時不時自己也到察哈爾打獵看望看望女兒女婿,也時不時邀請女婿帶著女兒常回家看看。

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這種交際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要做到,很難,甚至說,除了女真人,還真的沒什麼人做得到。

首先,語言要通,這是一個最大的因素,而且不是皇太極一個人懂就行,那是絕大部分人都要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滿蒙上層階級都熟悉,而不是僅有雙方統治者的對話,有時候,絕大多數人的和諧關係,其實是更比少數人合作關係更重要的。

其次,雙方的

“文化”習慣要懂得。

眾所周知,蒙古人和女真人的

“打招呼”方式是偏野性的,和看到大明皇帝納頭便拜不同,可野性那也是人家的特色,人家需要的是那種“共鳴感”,這個是兩個民族文化全貌的一個“縮影”,做得好本身就代表了非常多的東西。

說他們

“野蠻”也好,不可否認的是,人家的“野蠻”也有野蠻的好處,那就是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暢談人生,這也是蒙古人和漢人之間從未做到過的,唐太宗曾經做到過,但那是因為唐太宗建立在了“霸道”之上,本質還是一種不平等對話,只是這種統治太高階了,讓胡人臣服不已,可弊端也是致命的,那就是除了李世民,再也沒人能駕馭他們。

皇太極極力拉近蒙古關係,而蒙古的

“科爾沁”部則是十分看重皇太極,雖然科爾沁部人沒想到後來繼承皇位的竟然是福臨(順治皇帝),但是科爾沁部知道,自己在大清中也屬於是頂尖貴族了,而當福臨登基的時候,蒙古人更是震驚和自豪,因為大清的皇帝,有一半蒙古的血脈。

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自順治開始,蒙古和大清的

“關係”又多了一層血緣關係,在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可以說這兩位皇帝用了很多辦法拉近和蒙古的關係,但唯獨用不上“血緣”這個說法,而順治則是不同,順治本身就是孝莊所生,自身就有一半的血脈,可以說是“蒙古外孫”,再加上大清皇后本就是蒙古人,蒙古怎麼可能會不覺得親近?

孝莊雖然太后,卻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推動滿蒙關係的進步,比如她讓蒙古女子成為大清皇后,這也足以再次抬高蒙古人的地位,所以在大清的

“等級”中,滿人最高,其次便是蒙古人,最後才是漢人,滿人和蒙古人聯姻習以為常,和漢人的聯姻寥寥無幾,由此可見,大清拉攏蒙古,那是下了血本的。

大清在中原站穩腳跟後,經常安排蒙古貴族入朝為官,蒙古人做官和滿人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那就是不一定要經過科舉考試,靠著血脈和關係就能當官,而且大清皇室很聰明,他們知道治理蒙古,重點是扶持

“黃金家族”,因此成吉思汗的後人被大清再度推到蒙古的前列,用這種“血脈”的方式在蒙古內部進行管理。

而康熙三十年,康熙主導的

“多倫會盟”可以說是展現了中原王朝對蒙古統治的“教科書演示”,喀爾喀蒙古的各路首領圍繞著康熙駐紮大帳,康熙則完全沒有在這些人面前露怯,反而是佔據上風,在打獵時把遊牧民族的“彪悍”展現出來,和各個蒙古首領稱兄道弟、把酒言歡,這讓喀爾喀蒙古的“四十九旗”貴族都對康熙心悅誠服。

在古代,為什麼明朝搞不定蒙古,清朝卻能讓蒙古臣服?

沒辦法,這康熙大帝,又會蒙語,又會蒙文,撫養他長大的孝莊和蘇麻喇姑也都是蒙古人,這些驕傲的蒙古首領怎麼可能不感到親切,所以說,這是大清

“獨屬”的特點,他們治理蒙古,註定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代價。

要用一句話來總結的,那就是清朝對於蒙古,那是一種更高階的

“羈縻關係”,

小事信得過,大事有把握

,可是明朝對於蒙古,那就是一種低階的

“羈縻關係”,

有錢啥好說,沒錢就打咯

兩者的異同看似很多,但歸根結底,確實都是在文化層面上,假如大明能更加信任蒙古,給蒙古和親,甚至讓蒙古人進朝做官,那麼明末的混亂,或許又有不一樣的結局。

可是明朝就是明朝,清朝就是清朝,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特色,因果相同,結局也未必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