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世界首次鐳射核聚變點火成功,“人造太陽”指日可待?

菜單

世界首次鐳射核聚變點火成功,“人造太陽”指日可待?

當192束超高能量的鐳射束同時轟擊一顆胡椒粒大小、裝有氘和氚元素的圓柱體時,會產生什麼結果?

當地時間12月5日,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開展這項實驗,“奇蹟”發生了。鐳射束為圓柱體提供2。05兆焦耳的能量後,輸出了3。15兆焦耳的核聚變能量。12月13日上午,美國能源部與美國核安全管理局專門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這一重大突破。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稱,“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未來將激發更多的發現,為美國國防和清潔能源的發展鋪平道路。

一直以來,可控核聚變被認為是“人類的終極能源”,但歷經70多年的研究後,仍處在實驗階段。“點火”,即核聚變產生的能量超過鐳射束打入的能量,是可控核聚變走入現實必要的指標之一。“只有這種情況下,這一裝置才有望提供能源,而不只是一個耗電器。”中山大學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王志斌向《中國新聞週刊》解釋說,LLNL這次的實驗從科學層面證明了,慣性約束聚變可以實現淨能量增益。

“這一結果是科學的成功——但距離提供有用、豐富的清潔能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劍橋大學核能講師託尼·魯爾斯通在英國科學媒體中心上發表評論稱。

實現“點火”意味著什麼?

早在2009年,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在加州的LLNL建成國家點火裝置(NIF),在高10層、約有3個足球場大的建築物中開展前述實驗。NIF原定目標是在2012年實現“點火”,但未能如期達成。NIF在此後多年備受爭議,業內一度悲觀認為,它可能永遠無法“點火”。

核聚變是核能的一種形式,指兩個輕原子核結合成一個重原子核併產生能量的過程。太陽之所以能發光發熱,便是依靠內部不斷產生的核聚變提供動力。一個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輕原子核,也可以產生能量,被稱為核裂變,人們熟知的原子彈、核電站都是採用的這一原理。

核聚變燃料豐富且容易獲得,氘可以從海水中提取,氚可以利用豐富的天然鋰生產。核聚變也不會產生高放射性的核廢物,清潔安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張傑形容,“1立方公里海水所含的氘,經過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相當於地球上所有石油儲備產生的總能量”,如果能開發,將“一勞永逸”地解決人類的能源需要。

1952年,太平洋的一個無人島上,美國引爆世界上第一顆氫彈,世界第一次見識到核聚變的威力。“但這些能量是被瞬間釋放出來的,如果想要成為民用的能源,能量需要緩慢有序地、受控制地釋放出來。”王志斌介紹,這才有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

想要兩個原子核克服電排斥力結合,需要極為苛刻的條件。以太陽為例,其中心有高達1500萬攝氏度的超高溫,以及約有3000億個大氣壓的超高氣壓。可控核聚變往往被稱為“人造太陽”,需要模擬太陽中心的環境。實現可控核聚變有兩條主流的技術路徑:磁約束核聚變和慣性約束核聚變。

地球上無法實現太陽的超高壓,但如果把核燃料加熱到1億攝氏度以上,原子核便會有足夠的動力相互碰撞,發生聚變反應。但一旦到了這一溫度,所有固態材料會直接汽化。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研製出一個形似甜甜圈的“煉丹爐”,被稱為託卡馬克裝置。它在環形圈內構建磁場約束核燃料,使其不與高溫的容器壁接觸,可以持續燃燒一段時間,產生能量。此後,世界範圍內曾掀起託卡馬克建設熱潮,美國、歐洲、日本、中國都斥巨資打造了這類大型裝置。

而慣性約束核聚變,是透過鐳射產生巨大壓強,使核燃料體積在瞬間變小,密度變大,原子核發生聚變反應。世界上最知名的裝置,便是今天的主角:NIF。

目前,各國可控核聚變裝置仍在實驗階段。未來想要應用於現實,無論哪種技術路徑,都要考慮“投入產出比”,業內稱之為Q值。即能量增益因子,指核聚變反應輸出能量與輸入能量之比。當Q值大於1時,就意味著可控核聚變“不虧本”,產生的能量大於消耗的能量。

1997年,日本聲稱,其超導託卡馬克裝置JT-60實現了Q值為1。25。但實驗無法重複,而且其中一個指標與國際主流的指標不同。在NIF之前,不少人仍認為,歐洲託卡馬克JET在1997年實現的Q值為0。67,是全世界最好的記錄。

NIF的突破是循序漸進的。2022年1月,NIF團隊在《自然》雜誌發表文章提到,已經用1。7兆焦耳的鐳射發射產出了1。3兆焦耳能量,研究者證明了相關的機制,並稱有信心在未來產出更多能量。9月,研究者又重複了這個實驗過程。2個月後,NIF實現了“點火”。

“這一實驗的成功使行業對可控核聚變的未來也會更加樂觀。”王志斌對《中國新聞週刊》說。

相關研究者認為,這個結果能證明,可控核聚變在未來有可能為電網提供穩定的電力負荷,也有可能用於制氫或者供暖等。

曼徹斯特大學核聚變研究人員阿尼卡·汗告訴媒體,這是“有前途和令人興奮的結果”,但其並沒有考慮聚變反應的鐳射所需的能量,或者過程中的低效與損耗,這些都必須在未來商用時考慮到。因此,“我們離商業核聚變還有一段路要走”,更無法幫助人類應對眼下的能源危機。

王志斌向《中國新聞週刊》解釋說,NIF判斷的Q值,是原子核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之比。但這個過程中,鐳射器有大量能量損耗,“你可以想象為,從電網取了100瓦的電輸入到裝置,但真正用到原子核反應堆的電只有25瓦,輸出了30瓦的電。現在的Q是用30比25,而不是30比100。”在他看來,未來想要真正實現經濟、可靠,核聚變的能量必須高於輸入鐳射器的能量。

世界首次鐳射核聚變點火成功,“人造太陽”指日可待?

▲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

“人造太陽”離現實還有多遠?

王志斌提到,從獲得大規模、經濟的能源角度來看,相比慣性約束核聚變,磁約束核聚變離應用到人類的生活中更近,“這是從現有技術看,假如慣性約束核聚變有其他的重要突破,那就另當別論。”

“兩種技術路徑的目的是不同的。”王志斌介紹,以託卡馬克裝置為主的磁約束核聚變,更像是“燒煤球”,建設目標是聚變反應堆,輸出能源,可用於發電等。慣性約束核聚變更像是“劃火柴”,過程接近核爆炸,可以透過這些裝置的研究來獲取關鍵引數。

《科學》雜誌12月13日直言,NIF從未計劃用於商業發電,主要功能是製造微型核爆炸,並提供資料,以確保美國核武器庫的安全可靠。12月13日,美國能源部部長也提到,NIF的工作幫助解決人類最複雜和緊迫的問題,其中包括“在不進行核試驗的情況下維持核威懾力”。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副教授徐明毅在今年8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到,出於國防和戰略安全考慮,美國、中國、歐盟、英、日等國家和地區都在開展相關研究,這其中包括美國的NIF、中國在執行的最大鐳射聚變驅動器神光III等。

也有研究者認為,慣性約束核聚變並非不適合提供清潔能源,甚至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兩條路線都應繼續研究,因為它們彼此間能互動很多資訊。”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學者詹盧卡·薩里在接受《新科學人》採訪時提到。

除了Q值,可控核聚變未來想要商用,還要儘可能延長反應時間。“只有穩定地燃燒,未來才有可能建成發電站。”王志斌說。

但目前執行的託卡馬克裝置,聚變反應時間僅能以秒為單位計算。2022年2月,世界上執行中的最大託卡馬克裝置JET,在實驗中做到連續5秒總共產生49兆焦耳的核聚變,重新整理自己在1997年創下的記錄。去年年底,中國自主設計的東方超環EAST,實現等離子執行達1056秒,這是目前世界上託卡馬克裝置高溫等離子體執行的最長時間。

王志斌強調,目前可控核聚變可以實現Q大於1,只是驗證了科學的可行性。未來需要先建聚變示範電站,驗證工程上可行。但這類電站投入建造成本高,發電價格遠高於煤電或光伏發電,難以商用。最終,可控核聚變的發電成本至少要降到與現有能源價格相近,市場競爭力才會顯現出來。“可控核聚變的確有可能是人類的未來能源,但從行業層面想要實現,挑戰很大,但也可能100年後用的都是這樣的能源。”

在中國,科學家們自1950年代開啟聚變研究,1980年代,中國第一個託卡馬克裝置建成。進入21世紀,由安徽合肥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設計的EAST,成為世界首個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此外,還有中國環流器二號A(HL-2A)、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等託卡馬克裝置,由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建設,在成都投入實驗。

王志斌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中國的可控核聚變發展,過去是跟跑,如今已和歐美並跑。一個關鍵節點是,2007年,中國加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中國與歐盟、印度、日本、美國等,計劃在法國共同建設一個世界上最大的超導託卡馬克實驗反應堆。其中,中國承擔專案工程建設階段18個採購包,即裝置零件的製造。專案在2010年開建,計劃2025年建成。

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曾提到,“加入ITER前,國際主流聚變會議上,幾乎沒有我們的聲音。如今,越來越多中國學者獲邀在大會做主題報告、口頭報告,甚至擔任會議主席”。

業內普遍認為,在ITER成功運作後,國際核聚變研究將往前一大步。但如今,“人造太陽”離應用還有多遠?或許可借用國際上流行十多年的一個玩笑來回答,“核聚變發電僅需20年,而且永遠如此”。(完)

作者/楊智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