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維揚嘶馬楊橋祝氏族譜(揚州江都大橋鎮)

菜單

維揚嘶馬楊橋祝氏族譜(揚州江都大橋鎮)

就族譜而言,它應該是一個家族的世系傳承與歷史變遷的忠實記錄。然而,現實卻並不總是這樣。有的家族為了光耀門楣,往往會蓄意攀附,在先祖的出身門第與功名上大做文章,也有的會為長者諱,為尊者諱,書善不書惡,記美不記醜,進行選擇性記載。可最近,在嘶馬楊橋,見到一部《泰邑祝氏族譜》,卻客觀記載先輩中的不良品行,以警示後代,整肅家風,今人刮目相看!

維揚嘶馬楊橋祝氏族譜(揚州江都大橋鎮)

泰邑祝氏姓氏源流。據乾隆十九年(1754)《祝氏宗譜外紀》雲:“自姬氏克商封帝堯之後於祝,其後支派日繁,子孫以國為姓,玆之散處宇內”。這是說,西周武王克商以後,分封堯族後裔於祝地,建立了祝國。其子孫們便以封地國名為姓。

泰邑祝氏的祖籍及遷徙路徑。據嘉慶廿一年(1816)《祝氏重修族譜序》雲:“祝氏祖籍山東,自啟茂公徙居泰邑,距今廿世矣。其間,由泰邑而遷他所遷而復遷者,又至不一,而皆以啟茂公為鼻祖”,又據《祝氏宗譜內紀》雲:祝氏原居“泰邑西鄉之王家港,自應登公遷五洲新河(嘶馬),弟應科遷江南之火燒廟,嗣是承禮公遷江都安阜洲”。這是說,這支祝氏族人以啟茂公為始遷祖,始居泰邑西鄉王家港,後又分別遷往嘶馬五洲,安阜洲,江南火燒廟。他們均為同族同宗也。

維揚嘶馬楊橋祝氏族譜(揚州江都大橋鎮)

而在嘉慶十一年(1806)《祝氏重修宗譜》序中,還有一段有別於其他宗譜做法的坦誠記錄:

祝氏家族“雖弢光戢耀,未遽有登科甲,列仕版之人,而恆士恆農,世敦素葉,亦多以腆貲碩德,弁冕一鄉人,而合其族,藹藹如也”。可是,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公,商人也。商賈之徒,營什一之技,出入囂塵闤闠。因其富厚,卜室他鄉,擁華蓋,騎大馬,焜燿一時。而其子孫習於驕淫跌蕩,歌場酒隊,狂呼呌奴於街堡坊市。不數十年,家資盡廢,血食難延。”結果,“設有釆風者,過而問之鄉里間,族人均以此為恥,若忽忽焉,不知有其人者”故世人皆“感嘆曰:雖其利澤能及於當世,惡亦能及於後世矣!”“蓋積之不深,流之不遠,宜其草木同腐也”。

正是由於這一活生生的教訓,楊橋祝氏在族譜中,沒有一般性地記載“家訓”,“族訓”,而是專門使用“教訓”一詞,列出“教訓十二條”,以警戒後人。其中,“教子孫”一條的文字,也不是通常模式化的文字,而且特具強烈的針對性:

維揚嘶馬楊橋祝氏族譜(揚州江都大橋鎮)

“嘗觀家聲之隆替,繫於子孫之賢否。而子孫之賢否,則繫於父兄之教育,故義方之訓,傳家之首務也。今人恃日前之富貴,忘他日之遠慮,雖有中才之弟,而亦溺於禽犢之愛。縱其驕惰之性,喜諂諛而芯箴規,狎邪佞而遠方正,守身治家之道晏然罔聞,第恐吉凶消長,否極如環。一旦盛極而衰,門戶廢墜,飢寒相迫,耕則不能,讀則已晚,賈則無資,有恥則填溝壑,無恥則流於乞丐盜賊,無所不至矣!”

“凡我子孫,必須教之習經史,明禮義,使其窮可師友,達可卿相,庶不墜我門戶。其資質庸下者,亦須教習禮節,明農務而後無忝於世家子弟。”

維揚嘶馬楊橋祝氏族譜(揚州江都大橋鎮)

而在“教訓十二條”的其他條規中,亦分別貫穿了嚴明詳慎的警戒規勸內容。

所以,《祝氏重修族譜跋》的作者劉樹在跋文中寫道:“惟是教訓十二章內,有教子孫一章,讀之怦怦心動!”“思前人之世澤,期來者之有成已耳!”可喜的是,正是祝氏後代一代又一代地牢記了先輩中由驕而奢,由奢而衰而廢的慘痛教訓,堅持“延先生於家塾,教其子孫,閱十寒暑無缺禮”,“今祝氏之居維揚五洲及安阜洲者,大都人敦禮讓,俗尚淳龐,秀者固足為邦家之光,樸者亦足為閭里之望。行見人文蔚起,藝苑騰昇,所以光前而裕後者,正未有艾!”(殷澤利 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