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老子真的是愚民主義者嗎?是反智主義者嗎?他反對的只是假智慧

菜單

老子真的是愚民主義者嗎?是反智主義者嗎?他反對的只是假智慧

儒家哲學是做加法;

道家哲學是做減法。

老子真的是愚民主義者嗎?是反智主義者嗎?他反對的只是假智慧

孔子認為,人生下來就要鐵肩擔道義,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努力提升道德境界,如同登山一般,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往上累加,直到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因此孔子認為人生在於做加法。

老子認為,人要擺脫物質文明和慾望的羈絆,要心靈散淡慾望寡淡合於自然,如同水一樣甘居卑下之地。人生在於做減法,減少世俗知識的約束,減少文明對人性的異化,如此才能心靈澄澈靈魂自由,達到見素抱樸的境界。如同一塊未使用的木頭,包含了一切可能,如同天真的嬰兒,無社會汙染無慾望束縛,自由自在自足自性。

無論在人生觀還是國家治理上,老子都主張一個“絕”字。“絕”是捨棄的意思,捨棄一切人本身所沒有的東西,捨棄文明強加在人身上的東西,捨棄那些世俗的知識,那些給人帶來巧詐虛偽的慾望。

老子真的是愚民主義者嗎?是反智主義者嗎?他反對的只是假智慧

老子主張“四絕”:

“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老子認為,要達到精神自由,就要返回到人最初樸素的樣子,必須拋棄那些所謂的小聰明,如此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文明異化帶來的虛偽仁義,人民就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欺騙,盜賊自然消失;仁義禮智等全是虛偽的,無法治理社會。要讓人民心有所屬所安,就要摒棄私利,保持樸素純潔的本性,減少慾望,拋棄世俗的知識,才能免於憂患。

老子的“四絕掌”,完全站到了儒家的對立面,將儒家的核心精神“仁義禮智”全部否定,這符合道家“道法自然”和“無為”哲學的邏輯。

問題是,老子真的反智嗎?如果真的反智,那我們就完全可以從老子下面的話中,推匯出老子是愚民主義的倡導者這個結論。

老子說: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大意是說,知識與智慧讓老百姓非常難以治理,因此,治國就要讓老百姓變成傻子。

從這段話推匯出老子是愚民主義者的結論,完全是冤枉了老子,也誤解了老子反智的真正內涵。

老子真的是愚民主義者嗎?是反智主義者嗎?他反對的只是假智慧

老子反智,但不是反對一切智慧,否則老子那麼智慧,他為什麼不反對自己呢?

事實上,老子非常崇尚智慧。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說“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又說“大智若愚”。可見老子崇尚智慧,希望我們做個有個大智慧的人。

“大智若愚”的“若”,就說明這個問題。“若”是好像的意思,而不是“是”的意思。因此,老子並不是讓我們做愚蠢的人,而是做有大智慧的人。

那麼老子的智,到底是什麼呢?

老子的智,是合於大道自然的智,是順應天地萬物變化的智,而非一般於社會中爭權奪利蠅營狗苟的小智。老子所反對的是與大智相反的小智,說穿了就是小聰明小把戲,讓人能夠一眼看穿的小心機和假智慧。

而“大智若愚”的“愚”,並非是笨,而是大智慧。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邏輯,按照老子“見素抱樸”的人格理想,這裡的“愚”,是迴歸到純淨樸素人的本初狀態,是迴歸到素樸純真的如同嬰兒一樣無慾無求的境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愚”等同於“見素抱樸”的“樸”,“愚”才是老子的人格理想。

由此可知,老子反對的智,只是與大智相對的小智,是一種被慾望裹挾之下的功利之心、巧詐之心與虛偽之心。

老子真的是愚民主義者嗎?是反智主義者嗎?他反對的只是假智慧

讓我們重新認識被人說成是愚民主義的那段話: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古代善於行道的人,不是讓老百姓多一些心機與巧詐,而是讓老百姓迴歸到淳樸的本性。老百姓之所以難治,是因為他們有太多的機心與巧詐的緣故。所以,用小智來治國,是國家的災難;不用小智來治國,是國家的幸福。

老子真的是愚民主義者嗎?是反智主義者嗎?他反對的只是假智慧

人的機心與巧詐是從哪裡來的呢?老子認為是文明的異化,讓人產生了更多的慾望,而慾望是巧詐之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

這些老子看起來非常嚴重的後果,都是由人的慾望造成的,而慾望又必然帶來人的虛偽巧詐之心。

至此,老子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邏輯鏈:文明的異化帶來了更多的慾望,而慾望催生了人的虛偽之心,這妨害人的心靈與國家治理。

因此,自由的人生關鍵在於寡慾,唯有寡慾,才可以無為;唯有無為,才可以無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