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統編初三上學期語文,古詩詞誦讀《月夜憶舍弟》重難點解析

菜單

統編初三上學期語文,古詩詞誦讀《月夜憶舍弟》重難點解析

一、瞭解詩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二、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

三、詩歌翻譯

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季的邊境傳來孤雁的哀鳴。

今天是白露節更懷念家裡人,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

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訊息。

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因為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

四、賞析

1。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杜甫聽到了什麼?這些聲音讓杜甫產生怎樣的情緒?

他聽到了戍鼓聲和一雁聲。

夜深了,戍鼓敲起來,街道上靜悄悄的,這時候聽到一聲大雁的叫聲,淒涼、孤獨、憂傷便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