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儂智高叛亂的始與末,是民族英雄還是禍亂之始?

菜單

儂智高叛亂的始與末,是民族英雄還是禍亂之始?

慶曆年間發生的對西夏戰爭和應對契丹的趁機訛詐剛剛過去,南方地區又出大事了:

皇祐元年(1049)九月

,廣源州(今越南最北端的廣淵)酋長儂智高扯起造反大旗,公然向宋朝發動了進攻。

(一)儂智高勢力崛起

說起儂智高,也是個相當厲害的主兒。他的祖輩從唐朝起就雄廣源(那時廣源屬唐朝),唐朝末年國內大亂,交趾政權逐漸強盛,迫使儂氏不得不臣服於交趾。到了五代,誰也顧不上那塊地方了,儻猶州(屬廣原州)知州儂全福被交趾人殺害,他老婆改嫁給一個商人,生下儂智高(他其實並不姓儂,當時稱為“冒姓”)。

儂智高叛亂的始與末,是民族英雄還是禍亂之始?

慢慢的儂智高長大成人,和他母親一道,競然佔據了儻猶州,建立了一個“

大曆國

”,想和交趾著幹,您說這不是以卵擊石嗎?不久便被交趾俘虜。交趾為了安撫他,強令他取消所謂大曆國,命他擔任廣源州知州,儂智高表面上答應下來,一轉臉兒就變了卦。

他到了廣源州後,大力擴充實力,將附近的安德州據為己有,這回建的國更牛,叫“

南天國

”,建年號為景福元年,為報父仇,他想和宋朝聯起手來滅掉交趾,於是修書遣使來汴京。宋朝當時正在應對西、北二敵,實在顧不上這個南方小人物,儂智高再次派使臣帶著“

金函書

”抵達汴京,表示百分之一百二的真誠,宋朝還是沒搭理他,這下可把儂智高氣瘋了。可巧此時宋朝進士黃師宓從廣州流落到那裡,儂智高如魚得水,開始謀劃奪取宋朝的兩廣之地。

儂智高叛亂的始與末,是民族英雄還是禍亂之始?

(二)叛亂之始

說幹就幹,儂智高先耍了個小手段,拿出些破舊衣裳到宋朝境內取糧食,謊說廣源州鬧災乏食,部落離散,您一看就明白:這分明是用巧辦法聚集糧草呢。可宋朝邕州(今廣西南寧)知州陳琪大人竟然沒看出來,還鉚勁兒給人家攢糧食“救災”呢。糧草聚集得差不多了,有一天儂智高突然放火把自己的住處燒燬,然後召集部眾說:“

我們辛辛苦苦聚集起來的財貨全都沒了,現在不管是宋朝還是交趾來攻我們,我們都是個死!弟兄們必須跟著本王奪取邕州和廣州,在那裡建立我們自己的國家!

”這麼一煽動,部落的人全都暈了,儂智高趁熱打鐵,親率五千精兵沿著左江,直取邕州的橫江寨,守將張日新力戰面死。宋仁宗這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趕緊下旨,命江南,福建等路發兵前往兩廣,防備儂智高繼續作亂。

儂智高叛亂的始與末,是民族英雄還是禍亂之始?

(三)合圍廣州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豁出去的儂智高繼續攻打廣南州郡,而且越打越順手,很快拿下了廣西重鎮邕州,俘虜了那位給過他幫助的知州陳,又想收買邕州司戶參軍孔宗且,孔宗且誓死不屈,大罵儂智高是強盜,壯烈捐軀,儂智高當皇帝心切,於是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了大南國(此人建國上癮,這是他建立的第三個國了),定都於邕州,改元啟歷,自稱大南國仁惠皇帝,很短時間內,他又接連攻破

橫(今廣四橫縣)、貴(今廣西貴縣)、藤(今廣西藤縣、相(今廣西相州)、康(今廣東德慶),端(今廣東肇慶)、黃(今廣西平南)、封(今廣東封開)八州

,對廣州形成了合圍之勢。

儂智高叛亂的始與末,是民族英雄還是禍亂之始?

(四)曹覲慷慨赴義

您可能要問:當地守軍幹什麼吃的?宋朝大軍幹什麼去了?第一個問題,《宋史紀事本末》說:“時天下久安,廣南州郡無備,智高所向,守臣輒棄城走。”也就是說,宋朝從打建國之後,主要兵力都放在河北、河東和陝西三路,沒拿廣南當回事兒,所以挪不出更多的銀子到兩廣修築城池,以致不少州郡根本就沒有像樣的城牆,敵軍一來,可不只剩逃跑一條路了嗎?不過當時也不乏英烈之輩,比如封州知州曹覲,率領百十人的鄉兵與儂智高大軍對抗,兵敗被俘。儂智高非常敬佩他的勇氣,對他說:“從我,得美官,付汝兵柄,以女妻汝。”曹覲正言厲色地說道:“

人臣惟北面拜天子,我豈從爾苟生邪?速殺我,幸矣

!”儂智高不忍心,把他放在一條船上,曹覲兩天不食,依智高這才將他殺,康州知州趙師旦也是個好樣兒的,被俘之後,大罵依智高:“

你這個餓不死的蠻賊,朝廷哪一點兒虧負了你,你居然敢造反,等到朝廷發下天兵,讓你不剩遺類!

”慷慨就義(以上《宋史·忠義列傳一》)

儂智高叛亂的始與末,是民族英雄還是禍亂之始?

(五)狄青出征

第二個問題:由朝廷調發的大軍行進緩慢,這時候還在路上走呢。不過也有臨難赴義的,英州(今廣東英德)知州蘇城眼瞅著儂智高橫掃嶺南,朝廷大軍又遲遲不到,慨然說道:“

廣州乃是一路都府,如今危在且夕而不救,非義也

!”臨時招募了幾千壯漢,把知州大印交給了提刑官鮑軻,連夜趕赴廣州。就在儂智高即將攻破州城時,蘇就搶先一步進了城,搜到叛賊黃師宓的父親當眾斬首,又捕殺了與儂智高勾結的黨羽六十多人,同時召集那些脅從者,使其“復業”。這種重點打擊、分化瓦解的策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整個廣州城很快恢復了秩序。

依智高的軍隊撤退時,蘇城則派兵“邀其歸路”,把敵軍掠奪的財物盡數奪回,可以說,蘇在兩廣大戰中立下了無可爭議的頭功,此後儂智高退回廣西,繼續攻打其他城池,

皇祐四年(1052)七月到十二月,又攻破了昭州(今廣西平樂)、賓州(今廣西賓陽)等城。

儂智高叛亂的始與末,是民族英雄還是禍亂之始?

此時朝廷不得不從中央夾直接調發軍隊:新任樞密副使狄青掛了帥印,狄青是真正意義上的武將,是個從小兵成長起來的將軍,在對西夏的戰鬥中,他腰立戰功,成了威震夏人的標誌性人物,聽說南方有了兵難,他主動請纓,而且朝廷破例沒給他配備監軍使,使他得以威行全軍。

(六)兵敗,嶺南平定

儂智高預感到大禍臨頭,趕緊給仁宗遞了一封信,表示願意歸降,條件是讓他擔任邕桂節度使(整個廣西的軍事總管),仁宗巴不得他投降,準備答應他的請求儘快罷兵,參知政事梁適((水滸傳》裡梁中書的爺爺)諫阻說:“

陛下同意儂賊的請求,就等於把兩廣送給他。

恰好狄青請戰,朝廷才決定正式發兵南征,狄青手握尚方寶劍,號令廣南所有軍隊(包括禁軍、廂軍,土兵、臨時招募的民兵以及儂智高的降兵)必須無條件服從他的指揮調遭,有敢違者,格殺勿論,隨後分遣將帥,部署攻打通往邕州的險隘崑崙關(在今廣西賓陽西南),嚴令各部一律不準擅自和敵軍交鋒。

儂智高叛亂的始與末,是民族英雄還是禍亂之始?

廣西鈐轄陳曙想搶個頭功,帶領八千子弟兵趁夜攻打崑崙關,吃了敗仗,狄青二話不說,將陳曙等三十三個將校推出軍門全都砍了,“

諸將股果,莫敢仰現”

,其後的事兒就好辦了,狄青憑著在西北積累的豐富經驗,指揮若定,一舉拿下崑崙關,直趨邕州,除儂智高提前逃到大理國之外,其餘黃師宓、儂建中等大小頭目五百七十人全部被殲。當時邕州城狼藉一片狄青命屬下收拾屍體,然後堆成“

京觀

”(古代戰鬥結束後,得勝者將敵屍摞成小山,誇示勝利)。至此為止,嶺南全部平定。

儂智高叛亂的始與末,是民族英雄還是禍亂之始?

(七)函首京師

就在士卒們收拾敵屍時,有人發現一具身穿龍袍的死者,大家都以為此人就是儂智高,欣喜若狂,提醒狄青趕緊給朝廷打報告,儂智高已被擊斃。狄青粗中有細,說道:“我們又不認得儂智高,萬一彙報錯了,豈不是欺矇朝廷?”兩年後,

大將蕭注深入特磨道(今雲南富寧一帶),生擒了儂智高的母親和他弟弟儂智光、兒子儂繼封、儂繼宗,又深入大理,將已經死去的儂智高函首京師。

儂智高之亂,是宋朝廣南地區遭受損失最重的幾年;征剿儂智高之戰,也是宋朝在廣南最大的一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