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透過社會變遷的視角,找到你的最佳競爭策略

菜單

透過社會變遷的視角,找到你的最佳競爭策略

點選藍字 · 獲得提升

透過社會變遷的視角,找到你的最佳競爭策略

社會變遷四大階段 v.s 個體競爭策略

本文5308字,需要10分鐘

近期的新聞裡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

TikToc 被迫賣身!

印度封禁59款中國app!

攜程等旅遊公司要麼私有化,要麼苦苦掙扎。

美國失業率升至大蕭條後最高,14。7%!

這些表面上看上去是企業或者國家之間的競爭,但反映到個體層面上,可能就會造成某個人業績沒法完成,甚至失業、被迫提前退休或者陷入生活中的困境。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個體命運會極大受到周邊環境和社會變化的影響。

因此,如果要理性的分析個體在一個社會最好的生活或者競爭策略是什麼,我們需要做的是看一下社會的變遷和當下社會的格局,把個體擺放在整個社會和文明這個大環境之下,才能得出最佳的生活或者競爭策略。

(ps:當我們談到競爭策略的時候,背後其實有一個隱藏的假設:我們假定這個社會是一種競爭形態。除了這個觀點之外,還有很多對社會存在的模式的不同解釋,不一定會需要牽涉到物競天擇或者達爾文主義。但為了本文的主題聚焦,這裡不討論其他存在的模式)

社會變遷四大階段

透過社會變遷的視角,找到你的最佳競爭策略

我們所處的人類社會。從生產力演化角度來看,上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狩獵社會。

最早是原始人所處的狩獵採集社會。

在那個時候,個體在身體上的強壯是至關重要的。你力量越大,你能反應越敏捷,速度越快,你能打到的獵物就越多,你能存活下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所以,如果我們以當時的社會氛圍放在現代的話,你要提升自己,就找一幫好朋友天天去健身房擼鐵,在確保身體的強壯的同時有夥伴可以幫助你一起打獵,可能就是你的最佳的生存策略。

第二個階段:農耕社會。

大約在公元前10000年開始,人們帶著對於種植的理解進入了農耕社會。

種植讓人們可以更好確保收穫的穩定性,不用費勁的到處去採集和狩獵,也就讓人們具備了長期在一片土地上紮根的穩定性。

這種穩定性提供了更高的生產力和組織能力的可能性,慢慢的繁衍出了一個又一個更加複雜的組織:

人們從群居於部落演化到城鎮,家庭組織方式從母系變化為父系,出現了政府,宗教等大型組織。

隨著這些組織的出現以及在農耕技術上的進步,生產力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人們有了更多的閒暇時間去從事除了農耕之外的活動, 所從事的工種便漸漸豐富起來了。

在很多文明社會里都可以看到把人按照工種分類的情形:

比如印度種姓制度, 就是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在中國也有按照三教九流的職業和地位分流的等級。

第三階段:

工業社會。

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 出現了更精細化的分工。

有些人會把工業革命出現後的社會稱為工業社會。因為那時候農業已經不是主要的生產力了,但在這裡我會把這兩個社會合並在一塊分析,因為無論是工業革命前還是工業革命後,社會的形態是類似的:都是

分工日益精細化

,但是資訊的流通比起後面的第四個階段:資訊化社會要緩慢的多。

在這樣的農業和工業社會中,我認為個體的生存和競爭的最佳策略是按照一個既定的職業路徑去不斷往前走, 從而獲得在這個精細分工社會中的清晰定位。

比如在歐洲,很多個世紀中鐵匠的兒子還是做鐵匠,木匠的兒子還是做木匠,甚至很多歐洲人的姓氏都是以職業來為名,比如史密斯就是鐵匠的意思。

在中國,這種生存策略也有兩種明顯的呈現形式:

一種是以科舉考試為代表的仕途路徑,這是透過一定規則從而突破原來職業路徑;

一種就是“祖傳”:透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在一條既定職業路徑去不斷深化的方式。

無論是哪一中呈現方式,可以跨界的人極少。而這種人,比如達芬奇,通常被稱為“天才”。這也變相說明了一輩子走一條既定職業路徑的普遍性。

透過社會變遷的視角,找到你的最佳競爭策略

第四個階段:資訊化社會。

資訊化社會出現在上個世紀中期計算機和被髮明出來,網際網路誕生時期。

在資訊化社會里,一個明顯的變化是知識增長的程度和知識流通的速度都是

爆發性

的。

被譽為“中國的巴菲特”的李錄,在他《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裡指出:

不同於單純的商品或者服務,前者沒法累積,但人的知識思想交換時候,交換雙方不僅保留自己思想,獲得了對方思想,而且還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這段論述很簡明的指出了為什麼人類創造知識的速度越來越快的原因。

托馬斯在《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裡,提出全球化大勢已經不可抵擋:開放原始碼,外包,搜尋技術等會成為剷平世界的10大動力。其論述的背後也是資訊作為新興生產力載體在轉播上佔據的優勢。而這種優勢需要整個地球上的人口,而不是原先的地方組織,來作為協作分工的基礎。

比如蘋果手機,是在加州設計,中國組裝,配件則來自全球各地。無論外在的政治格局如何變化,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根據各個地區的人工成本和技能而產生的全球化分工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和現狀了。

用世界性思想家,齊格蒙特·鮑曼“流動的現代性”的理論來說,

現代社會正在由“固態”變化到“液態”

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里,人們需要在一條既定的職業道路上不斷的精進,背後所看重的其實是一個人的經驗。社會的流動性和資訊的流動性都不強,所以更像是一塊石頭那樣子的固態。

而在資訊化的社會,我們可以明顯看到網際網路和全球化分工這兩個動力讓整個社會、人和資訊的流動性和變化性都大大增強。因此,光有過去經驗已經不足夠了。

經驗論的失靈

透過社會變遷的視角,找到你的最佳競爭策略

我曾經聽到這樣的廣告詞:

我們找的是個領域非常成功的專家, 他們的經驗和認知必定在該領域是最好的,因此聽他們的課能讓你具備認知邊界的提升。

我覺得這個說法很有誤導性。

一是沒有考慮

時間的流動性

過去在該領域最好的經驗和認知,不代表今天和未來仍然是最好的。過去軍隊使用弓箭就能同其他國家軍隊作戰,而現在只有用核武器和航空母艦才能達到限制和制約其他國家的作用。

二是成功很多時候有

偶然性

一個人能夠成功,不代表他的經驗和認知就是這個領域裡最好的。可能會有很多外在的因素造成了他當下的成功,比如風口,比如別人的影響等等。

在資訊化社會里,

經驗論的可應用性遠沒有它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里廣泛

,但是很多人依然保留這一習慣,也就容易犯下經驗主義的錯誤。

當我們不去具體分析當時成功經驗之所以成功,背後的成立條件是什麼,不區別條件的去應用經驗,就容易導致失敗。

經驗論具備

非普遍性

: 在某幾個案例上成立,不代表是普遍真理。

舉個例子,如果你說出《寄生蟲》得奧斯卡獎的原因,很多人會舉出反應社會矛盾,製作良心,剪輯給力這些特徵,但是同樣具有這些特質的亞洲電影也有不少。什麼只有《寄生蟲》得獎了呢?

同樣的,羅志祥是渣男,不表示所有演員都是渣男。我之前在一個問答網站看到有人問:小學老師,護士和律師是三不種不應該談戀愛的人群,很多人都是舉自己的個例,但是有的人和護士談戀愛結局不好,不表示和所有護士談戀愛都不好。

另外,經驗論沒有考慮到

時間的不延續性

如果是在幾個月前,你可能會認為瑞幸在美國上市,開曼註冊,暴雷的是中國人,美國SEC沒有辦法,結果中國證監會啟動了長臂管轄, 事態就不一樣了。

那麼為什麼大家還非常推崇經驗論呢?

第一種可能性是它的

便利性

:因為這是最直觀的,也是最基礎的一種思維方式。

很多人都是透過自己親身經歷的少數事件得出結論。雖然樣本有很大侷限性,但是非常容易上手。

而其他思維模式就可能會對人的想象力要求比較高,比如與歸納法對應的演繹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聰明人會要學習多元化的思維方式的原因。更多關於這方面討論請參考《批評性思維?深度思維?高維度思維?別再交智商稅了!》

第二個導致經驗論盛行的原因是

倖存者偏差

舉例來說,大眾媒體報道會讓經驗論顯現的比實際要準確的多。

按照過去經驗做的很成功的人,你就會看到他的成功,按照過去經驗做的不成功的人,你基本上聽不到他的報道。所以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就認為過去的經驗依然有用。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道瓊斯指數,它由純粹的倖存者組成。因為失敗的公司和小一點的公司——也就是在現實當中的絕大多數公司——都不會出現在股票指數里。

股票指數只反映了那些經營情況最好的公司,美國在上個世紀有幸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內部經濟比較穩定。就有了多年的牛市,以及長期持有後極高的年化率。

透過社會變遷的視角,找到你的最佳競爭策略

巴菲特在他最經典的文章之一《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級投資者們The Superinvestors of Graham-and-Doddsville 》舉過這樣的案例:

“我要各位設想—場全國性的拋硬幣大賽。讓我們假定,全美國2。25億人,在明天早晨起床時都擲一枚硬幣,並猜硬幣出現的正面或反面。如果猜對了,他們將從猜錯者的手中贏得一美元。而猜錯的人則被淘汰。

每天都有輸家遭到淘汰,獎金則不斷地累積。經過十個早晨的十次投擲之後,全美國約有22萬人連續十次猜對拋硬幣的結果。每人所贏得的資金約1000多美元。

現在,這群人可能會開始炫耀自己的戰績,此乃人的天性使然。即使他們仍保持謙虛的態度,但在雞尾酒會中,他們偶爾會以此技巧吸引異性的注意,並炫耀他們對拋硬幣的奇特洞察力。

遊戲繼續進行,再經過十天,約有215個人連續20次猜對拋硬幣的結果,並且每個人贏得大約100萬美元的獎金。輸家總共付出2。25億美元,贏家則得到2。25億美元。

這時候,這群贏家會完全沉迷在自己的成就中——他們可能開始著書立說:“我如何每天早晨工作30秒,並在20天之內將—美元變成100萬美元。”更糟的是,他們會在全國各地主辦培訓班,宣傳如何有效地拋硬幣。

對那些持懷疑態度的學者,他們會反駁說:“如果你認為這是不可能的,該如何解釋,為什麼會有我們這215個人呢?”

但是,某些人可能會指出——假如讓2。25億隻猩猩參加這場比賽,結果大致上也是如此——會有215只猩猩連續贏得20次的投擲。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

當你知道結果以後再反推原因,其實我們得出原因很可能不是原因。

我們做的,是給那215只猩猩披上皇帝的外衣,

給既成事實強加上一個符合自己價值體系的解釋。

這是為什麼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很大程度上是個

智商稅。

我們不能盲目地認為,別人的成功經驗,我們一定能複製;或者相信別人分享的成功經驗就是他真實成功的原因。

成功很多時候的主要原因,和當事人自我歸因的總結沒有很大關係。失敗也是如此,可以參考我的《如何從失敗中學習?》

資訊社會的競爭策略

透過社會變遷的視角,找到你的最佳競爭策略

當我們確定經驗論不一定那麼適合當下這個資訊社會後,一些與經驗論相關的發展和生存策略也就可以被拋棄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木桶理論,它指得是一個人在發展過程中要補全他的短板。

很多情況下人們會有這個印象是因為從小到大在學校裡接受到的教育會強調一個人要全面發展,因此木桶理論就比較合適。

但其實在當代社會的職場上,一個更合適的競爭策略卻恰恰是長板理論。

這是因為網際網路化和全球扁平化帶來的是比以往社會更加精細的分工,以及出現各種全新的小工種,小趨勢和細分行業的可能性。

這就好比,在工業和農業社會,通常一個人可以觸達的人群也就幾百人,幾千人甚至最多上萬人,市場容量有限,因此無法包容更多不同種類的產品和服務,也無法演化出各種差異化的小眾群體。

而在資訊化時代,一個人可以很輕鬆的透過網路觸及全球的人群,所以會出現幾千萬粉絲的網紅和被幾億人知曉的明星, 這些在過去是極其稀少的。

而這種觸達面,大大拓寬了新產品的潛在使用者和市場,才允許了各類細分產品和服務的湧現。即便是很多人眼裡小眾的二次元,在中國也有超過一億使用者。

也就是說,當下這個時代完全容許了個體的差異化以及因為差異化而帶來的新的商機。而這一點也意味著創新的重要性。

一個具備創新能力的個體,就能在這個時代創造出一個新產品,新服務,新的領域,從而佔有競爭優勢。

創新就是對現有事物各種元素的重構。

而要做到這一點,你需要具備對自我認知的重構能力,這樣才不會被既成的事物所限定。這也是為什麼我的公眾號不遺餘力的講解思維方法和認知的原因。

透過社會變遷的視角,找到你的最佳競爭策略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資訊化的社會也引來了知識的大爆炸,每天有440億GB的資料產生。

在這種情況下,再要成為一個通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要學習的領域太多了。

所以,把自己的一項特長髮揮到極致,才是在一個極度分工協作的社會里普通人適用的策略。畢竟只有少數天才才能在當下資訊大爆炸的領域裡精通多個領域,少數人才能創新出只屬於自己的一片藍海。

綜上所述,當下這個資訊化的社會里,

會影響個體競爭策略的是網際網路化和全球化分工這兩大動力。

而基於這兩大動力,一個普通個體可以採取的兩種競爭策略是以下兩種:

1.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已有的細分領域,然後發揮自己的全部潛能去做到最好。

2. 發現一個嶄新的領域,併成為這裡的頭部玩家。

第一種競爭策略會要求一個人對自己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一個和自己興趣,能力,主觀能動性三者結合的領域裡發揮到自己的極致。可以參考《沒特長,沒愛好?如何找到你的職業方向》。

不瞭解並追求自我,你做的永遠是隨大流的東西,那麼競爭差異性很小,你也就不具備優勢。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所以,你需要對自己極度的誠實,才能發現真實的自己合適做哪些,並且在即便絕大部分人都不瞭解或者認可的基礎上有勇氣去追求自我。這也是在我

《精進認知的五大原則》

一文提到的

極度的誠實

單純的重複性勞動也不夠,因為這些後續都可以被機器代替,因此你必須能夠做到機器所做不到的事情,也就是在認知上的不斷迭代和與時俱進,透過精進五法則裡面

持續的實踐

,這樣才不會被機器代替。

第二種競爭策略的核心是創新能力。

創新的定義是用創造性的方式來發掘一個獨一無二的結論。

在《斯坦福大學創意課》這本書裡,研究創新創意多年的斯坦福著名教授齊莉格指出:

創新的兩個要素是

極度的專注和不同的視角

因為這篇文章主要是提出以上的競爭策略供大家參考,我後續會專門撰文來聊聊這兩個要素,敬請期待。喜歡這種分析的歡迎讚賞轉發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