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職業技術院校學生未畢業就被搶空,學歷型向技能型轉變

菜單

職業技術院校學生未畢業就被搶空,學歷型向技能型轉變

關注傳習邦 洞察教育行業

目前,我國的高階技術工人的缺口越來越大。國家也發現了我國第二產業中人才結構不合理的情況,將補上第二產業的高階勞動力缺口提上了改革的日程,職業教育的地位因此備受重視。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四大組成部分之一,職業教育不僅為新經濟的發展輸送了大量技術性人才,也對推進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如今,很多中高階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往往還未畢業,就被各大企業爭搶一空。深圳技師學院鐳射教研室主任孫志娟表示,每個同學手上都有2到4個錄用通知書。相比之下,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更成問題。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而社會上依然存在招工難、技術型人才短缺的問題。傳習邦認為,上述現象說明了我國職業教育對高階技術人才培養的欠缺。部分企業接連遭遇用工荒問題,也暴露了目前社會各界人才招聘中的結構性缺口。

隨著中國製造業由“中國製造”轉型成“中國智造”,企業對高技能職業工人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產業升級帶來的是學歷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的轉變,而這類人才的出身背景恰恰不是本科高等教育,而是職業教育。目前,國家正大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職業教育的地位正在不斷提升,經由職教培養出的新經濟人才在社會中的出路也將越來越廣闊。

應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僅為34%,高階技術人才缺口達到上千萬人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高校畢業生人數也在不斷增長。時至今日,本科學歷在市場上的價值認可度早已不如以往。據統計,2021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只有34%,雖然很多學生都選擇了考研、考公,但這些也都是受到了環境的影響,而不得不讓大學生選擇這樣的方向。

職業技術院校學生未畢業就被搶空,學歷型向技能型轉變

武漢社群招聘現場曾爆出碩博生扎堆報考的事情,在招聘名單上19名碩博士生競爭4個幹事崗位,其中19位之中還包含了5位博士。在深圳“四大校”(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學之一)的教師招聘中也出現了碩博扎堆的現象,某學科進入面試的有7人,其中四人都是博士,甚至部分學科應聘者全是博士。在許多崗位的應聘中,只有本科學位已經不夠了,大多企業甚至要求招聘碩士博士學位人才,沒有高學歷的大學生將面對激烈的競爭,高不成低不就成為了大學生最苦惱的事情。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大學生走進社會,而大學生畢業人數也將突破1000萬,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本科生將面臨著就業難的困境。是企業不招人了嗎?事實並非如此。

在《第三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中,製造業相關的技術工作佔短缺清單中的三分之一,其中近半數排名前30的職業與製造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等行業相關,所需職業專業化程度要求較高。“儀器儀表製造工”、“智慧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具鉗工”、“多晶矽製取工”、“通訊工程技術人員”、“自動控制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呈現巨大短缺。近日,中智諮詢釋出的一份調研中顯示,近七成企業面臨用工荒挑戰,其中55%的企業藍領用工荒表現為技能藍領或普工短缺,高階技術人才缺口達到上千萬人。這無疑印證著製造業企業一直怨聲載道的技術工人短缺現象,而實際情況卻比預期的還要糟糕。

一旦對珠三角地區的中國製造企業進行深度觀察,製造企業的組織結構便清晰可見。據傳習邦的瞭解,雖然企業在面試中可以看到年輕技術人才的身影,但更多的技術人員師傅都是中年人。如果將中國企業的技術資料與國際市場拿來比較,我們也可以發現其中的巨大落差。日本製造企業的高階技術人員佔總人數的40%,而德國佔總人數的近一半,然而在我國製造業企業中,高階技術人員的比例只有5%左右。

造成我國技術人員短缺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首先需要承認的是,中國人才的成長處於斷層模式。2020年,東莞市曾釋出了一份技術人員短名單,許多基礎技術人員的工作都領先於AI工程師。我們不妨換種說法,AI工程師是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而缺的是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基礎技術人員。企業用工荒的事實也證明在製造機械工程中,我們不僅需要精密儀器,而且需要能操作所有機器的工程師。

根據寧波釋出的最新人才短缺報告,在寧波的800多家樣本企業中,高階技術工程師僅佔總人數左右的3%,其中很大一部分只有初學者。而根據武漢工人研究協會的調查,武漢市高階工程師和中級工程師的比例僅為10%。高階技術人員短缺的問題成為了全國製造業的共同關切。

技術工人短缺多少嚴峻?國家只是簡單解釋,實際情況更糟,如何解決中國技術人員短缺的問題,還是需要加強中國技能型人才和技術的教育和培訓。

多層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推動職業技術教育提質培優

人才興國,實業興邦。經濟的發展不是憑空出現的,一定是建立在發展的製造業基礎之上,而製造業的技術人才很多都是從職業教育中湧現而出。教育誕生於工業制度,最後也將推動工業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增加社會經濟財富。最終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本科就業難、企業用工荒的背景之下,國家也看到了技術型職教人才短缺的困境,自今年以來,國家也正不斷地加強對於職業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大力支援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上述的一系列政策都顯示出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和精心部署,這也預示著職業教育改革與奮進的號角已經吹響。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四大組成部分之一,職業教育的地位至關重要。職業教育不僅為國家建設輸送了大量技術性人才,也對推進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以天坤控股為例,旗下優藍國際是全球領先的藍領人才終身服務平臺,運營了近200所中高職院校、30餘所非學歷培訓學校,開設了280餘個服務公司,外包僱員服務規模超30萬人業務還遍佈日本、新加坡、印度、越南、柬埔寨、澳大利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年服務全球藍領達到100萬人。

旗下班馬找工更是中國領先的藍領人才產業創業孵化平臺,圍繞藍領招聘為核心,形成“1+X”藍領服務平臺體系,連結並孵化1000家創業機構和100家藍領服務商;旗下天禾職教是中國領先的中職產教融合服務商,已和1000餘所中學院校在專業共建、實習就業等教育服務領域戰略合作,年服務學生規模達30萬人。可見,職業教育在培養技術人才方面的極大優越性。

培養新經濟下的新人才,構建產教融合的新生態

傳智播客

職業技術院校學生未畢業就被搶空,學歷型向技能型轉變

傳智教育,隸屬江蘇傳智播客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4億元,是第一個實現A股IPO的教育企業,是一家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機構,公司致力於培養高精尖數字化人才,為國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培養科技人才。主要培養人工智慧、python+大資料開發、智慧製造、軟體、網際網路等數字化專業人才及資料分析、網路營銷、新媒體等數字化應用人才。

從創立之初至今,已經涵蓋JavaEE、HTML&JS+前端、Python+大資料開發、人工智慧開發、UI/UE設計等十餘門學科,傳智教育所有學科的開設都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迭代,更因技術新、課程深、專案廣,讓學員始終走在技術前端,曾有人這樣評論過:“傳智教育課程開設和更新的十年,就是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十年”。

傳智教育深耕IT教育15年,肩負為社會培養“高技能、好品行”高新技術人才和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已累計向社會輸出30萬+高精尖IT開發人才,據調查資料可知,我國IT從業者共計600多萬人,每20名IT從業者就有1名是傳智教育所培養。

慧科集團

職業技術院校學生未畢業就被搶空,學歷型向技能型轉變

慧科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慧科集團)創立於2010年8月,是中國高等教育和新職業教育領域領軍企業,致力於讓每個人都能公平和便利地獲取優質教育服務,實現可持續職業成長。作為產教融合的堅定踐行者,慧科透過產學合作,以創新教育理念和前沿技術培養新經濟下的新人才,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以人才賦能支援中國產業升級。

在高等教育領域,慧科打破校企合作壁壘,透過“慧科高教”和“慧科職教”將來自產業的理念、技術、資源整合輸送給高校,透過產業學院、專業共建,實驗室共建、訓練營、線上課程等模式,攜手高校共同培養新經濟時代下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以教育科技智慧雲平臺—“慧科雲”為院校、教育機構、企業和個人提供集科技賦能、動態連線、資訊共享、資料融合為一體的技術支撐。在新職業教育領域,透過線上職業教育平臺—開課為職場人士賦能,實現職業提升、專業進階和可持續增長。

傳習邦原創出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