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愛優騰撒下的“工業糖精”,年輕人早就膩了

菜單

愛優騰撒下的“工業糖精”,年輕人早就膩了

愛優騰撒下的“工業糖精”,年輕人早就膩了

文丨商隱社,作者丨靈竹,編輯丨齊馬

不久前,“國產劇水平倒退了嗎”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總閱讀量目前達到3。5億。

廣大網友終於等來了一個吐槽國產劇的機會,相當多的網友認為,《甄嬛傳》、《琅琊榜》、《人民的名義》、《慶餘年》、《大江大河》、《山海情》、《覺醒年代》等好劇還是太少了,太多劇都充斥著濾鏡、流量、偶像、資本,拍得稀碎,而重災區毫無疑問就是青春偶像劇。

提到青春偶像劇,很多80、90後或許還能想起《奮鬥》、《我的青春誰做主》等比較接地氣,以青年人成長過程中的經歷為主線的劇集,但這樣的劇似乎只是短暫的閃現了一下。

隨之而來的偶像劇開始專注於青年男女談戀愛,談得齁甜,而且極其不真實,偶像劇也悄悄變成了“甜寵劇”,並隨之開啟了井噴式批次生產模式,五花八門的影視公司、資本、平臺砸向甜寵劇。

藝恩資料顯示,甜寵劇的播出數量由2018年的38部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95部,今年預計總播出量仍在90部以上。

2020年以來,優酷、愛奇藝、芒果TV分別推出了寵愛劇場、戀戀劇場、心動劇場,專門給甜寵劇搭了個臺,騰訊影片雖然沒有專門的劇場,但甜寵劇從來不少。

優酷寵愛劇場在今年5月20日一口氣拿出了包含30部新甜寵劇的片單,但已播出的劇中,豆瓣評分大多比較慘淡,目前播出的《一見傾心》評分只有4。6;

愛奇藝戀戀劇場今年推出了《一生一世》、《月光變奏曲》等7部甜寵劇,豆瓣評分4。3到7。6不等;

騰訊影片近幾年也在甜寵劇發力很猛,近幾年獨播甜寵劇數量僅次於愛奇藝,有《傳聞中的陳芊芊》、《御賜小仵作》等黑馬,後者的豆瓣評分達8分;

芒果TV多年來深耕青春偶像甜寵賽道,上半年宣佈了心動劇場有8部儲備專案,但從目前已播出的幾部來看,口碑普遍不佳。

可以看出,今年的甜寵劇仍然密集轟炸,但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分化,大多數的甜寵劇都是悄悄播完,悄悄下線,並沒有掀起大的聲浪,觀眾對多年來的老套甜寵情節已經膩了,脫穎而出的大多是稍微有些新意的劇集。

甜寵劇也越來越“卷”,開始在人設上更接地氣,劇本上融合更多新鮮的元素來把觀眾吃膩的“糖精”加以稀釋,有的能稀釋到恰到好處,有的則搞得一團漿糊。

這幾年入局甜寵劇的公司,很多都是奔著“支點撬地球”的邏輯去創作的,所以出不了什麼好作品,加速了這個產業的大浪淘沙,把很多創作能力不佳的中腰部企業困在短平快裡,既不被資本看好,也不被觀眾買賬。

都2021年了,甜寵劇還在忙不迭的撒“工業糖精”,這樣的糖精能撒到什麼時候呢?

1、年輕人無法得到的人生

為什麼年輕人這麼喜歡甜寵劇?這還要從磕CP說起。

對絕美愛情的嚮往是每個人的出廠設定,從古至今,俊男美女、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都膾炙人口,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偷看禁書《西廂記》,雙雙沉醉於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故事,成為年輕人磕CP的經典一幕。

當現實沒有想象中美好時,磕CP能彌補年輕人的情感缺失,他們在其中投放了自己的感情,痴迷於多巴胺分泌帶來的快樂。

這裡面無所謂真假,追甜劇磕CP的過程本身就很開心,而且只要有想象力,沒有吃瓜群眾嗑不到的CP。

磕CP有多瘋狂?

八竿子打不著的林黛玉和伏地魔竟然都能成為B站最火CP之一,看看其中的影片就能窺探一二。

愛優騰撒下的“工業糖精”,年輕人早就膩了

靠磕CP排解壓力,早已成了不少年輕人的剛需。甜寵劇最廣大的受眾是年輕女性,未畢業或剛畢業不久的女青年往往處於囊中羞澀的窘境,對她們來說,刷劇磕CP是最經濟實惠的休閒選擇。

週五晚是小葉最快樂的時間,拿出薯片+“肥宅歡樂水”,在支架上擺好平板,“葛優躺”在沙發上追劇到凌晨三四點,一氣呵成看完一部20集的小甜劇是常規操作。小葉表示,她要的就是這種最輕鬆無腦的快樂感。

談及甜寵劇的魔力,小葉給出了一個有趣的答案:“看言情小說也好,看劇也好,玩遊戲也好,說白了就如同‘做夢’,既然能選擇做美夢還是噩夢了,大家扎堆選擇簡單有趣的美夢也不奇怪。”

很多其它甜寵劇的資深迷妹同樣表示,不動腦子地磕CP是甜寵劇的“癮點”,純粹用來“爽”,全程姨母笑地盯著螢幕才是看劇的最佳姿勢。

網際網路時代短平快的內容充斥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微博、抖音等社交軟體的爆火佔據了人們生活最後的一點碎片時間。人們變得浮躁不安,年輕人甚至難以沉下心來看一篇深度文章,花2小時看一部情節曲折的電影,更不用說花一個月追高達四五十集的深度連續劇。

愛優騰撒下的“工業糖精”,年輕人早就膩了

和甜寵劇形成鮮明對比的燒腦劇往往在題材或劇情簡介上就勸退了很多觀眾,其原因在於對觀眾來講,進入一個看推理劇、虐戀偶像劇的燒腦追劇狀態是需要有勇氣的——工作一天後的大腦對繁瑣深度的情節,壓根沒有激情去看,想想還是不用動腦的傻白甜劇舒服,不需要推理和思考,無需替劇中人解決問題。

喜歡刷毫不費腦的短影片是刻入眾多年輕人生活裡的一種娛樂方式,而甜寵劇節奏快、集數短,就相當於長影片中的“短影片”,簡直為年輕人的“倍數看劇”方式量身定做。

此外,甜寵劇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年輕人的情感需求。

甜寵劇的受眾70%是30歲以下的女性青年,大多數女孩子豆蔻少年時期受霸道總裁文和言情偶像劇的“薰陶”,對想象中的另一半有著高標準的要求,對浪漫的愛情充滿嚮往。

然而,現實往往是骨感的。

珍愛網曾釋出的報告顯示,單身青年的婚戀狀況令人擔憂,超六成青年沒機會接觸“可發展物件”,近四成“空窗期”超三年,超過一成的人毫無戀愛經驗。而從性別差異來看,女性平均“空窗期”超過男性。

對不少年輕人而言,期盼中的愛情還沒有到來,就已然死去。

混雜的婚戀市場、日復一日的工作壓力以及嚴重的社交焦慮,讓孤獨的年輕人對甜甜的愛戀趨之若鶩,卻又觸手難及。

大多數女孩甚至男孩從情竇初開到工作乃至最後相親成家,從沒得到過想象中的“寵愛”,只能在時間的推移中認清現實。

甜寵劇中的男主不僅顏值出眾、身材健壯,還能無條件欣賞和寵愛女主,劇中的女主雖略微笨拙,但是精靈古怪,二者一路開掛的戀愛關係滿足或填補了女性觀眾對現實生活中親密關係的期待。

看甜寵劇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當代青年人的情感焦慮,他們缺少與現實條件對抗的能力,試圖從微弱的代入感中填補現實的空缺,年輕人在這個感性規則碾壓叢林法則的甜寵世界寄託自己想要卻無法得到的人生,規避掉苦悶生活的艱難和繁雜。

2、甜寵劇的前世今生

中國現代甜寵劇要追溯到上世紀末的瓊瑤偶像劇,一部《還珠格格》讓觀眾領教了瓊瑤“苦情”的魅力,“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的戀情是80、90後心中的浪漫愛情。

後來日劇、韓劇的爆火帶動了臺灣地區偶像劇的大肆發展,《一吻定情》、《流星花園》等大舉輸入大陸,家家戶戶的電視機一時湧現了很多偶像劇。

那時的吃瓜群眾們也愛磕CP,只是銀幕上的男女主在“Happy ending”前要歷經千辛萬苦,大家每天跟著劇情起伏又哭又笑,淚流乾了才等到一個意難平的大結局,打工人一度表示這樣的CP磕得太艱難。

伴隨著傳統偶像劇中的“有毒三觀”被觀眾們識破,人們看夠了“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紫菱失去的可是愛情”、“我不是來拆散你們,是來加入你們”的戲碼,受夠了“車禍+癌症+偶遇”的爛俗套路,二十多歲的“老阿姨們”紛紛表示被生活虐到千瘡百孔的小心臟承受不住“青春傷痛劇和苦情偶像劇”帶來的曲折和痛苦。

愛優騰撒下的“工業糖精”,年輕人早就膩了

看準了“吃糖”成了部分年輕人的剛需,傳統偶像劇被刪繁就簡。於是,甜寵劇開始出現了。

最先嶄露頭角的甜寵劇是2015年的《太子妃升職記》,儘管是一部小成本製作的劇,但依靠“穿越+性別轉化”的獵奇設定、盛一倫和張天愛的高顏值、惡搞雷人的劇情等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現代化的調皮臺詞在傳統苦情劇中很亮眼,掀起了不小的水花。

在其後幾年影視行業的資本寒冬時期,以《雙世寵妃》為代表的甜寵劇誤打誤撞地打出了一條康莊大道。影視平臺和大小影視公司在寒冬中蜂擁而至,跟風創作低成本、週期短、出圈快的甜寵劇,打開了大小影視公司爭相撒糖局面。

而且,該類劇大多為IP小說改編,只要翻拍必然有一大波書粉聞風而至,演員也大多尚未走紅但資質尚可,比起日片酬幾十萬的一眾流量明星,其片酬低、配合度高,優勢顯而易見。

據瞭解,去年年底,一部名不見經傳的瑪麗蘇甜寵劇《約定期間愛上你》在市場上獲取了不少熱度,該劇收官期間超3。5億的微博閱讀量、分賬票房突破五千萬,打破了優酷內容開放平臺A級分賬劇記錄。

愛優騰撒下的“工業糖精”,年輕人早就膩了

受眾廣、分賬高、爆點低,無一不刺激著娛樂資本入局,有媒體統計,2018年至今,我國大大小小的製片方出品的甜寵劇多達246部。

各大影片平臺愛奇藝、騰訊、優酷等對這一細分賽道關注度也日益提升,甚至開設甜寵劇場。騰訊影片更是憑藉質量高、爆款多,在甜寵劇市場狠狠切下一塊蛋糕。

連華策、完美世界、歡瑞世紀在內的頭部影視公司也真切感受到了題材引力。

除此之外,甜寵劇憑藉製作難度低,又常常受追劇主力軍年輕女性的喜愛,成為了不知名小資影視公司的最佳選擇。

專職玩“甜寵”的三家華晨美創、留白影視、餘洲影視,便是憑藉著這塊磚敲開了融資大門。

當時籍籍無名的餘洲影視憑藉42場吻戲的《雙世寵妃》高調出圈,在其播出後獲得了由天神娛樂出資的天使投資。

看起來,甜寵劇行業一派欣欣向榮。

3、甜寵劇充滿了套路

藝恩資料顯示,甜寵劇的播出數量由2018年的38部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95部,今年預計總播出量仍在90部以上。

然而,熱了這麼多年,甜寵劇看起來始終是“小打小鬧”。

大公司不會把“小打小鬧”的甜寵劇當做主線業務發展,比如愛奇藝,雖有戀戀劇場,但近幾年高質量、高口碑、高熱度的還是《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等懸疑劇,其中的“爬山梗”等風靡一時,在劇集播完後仍不斷傳播,熱度長尾效應明顯;騰訊的《掃黑風暴》、《雙探》等口碑和熱度也超過了不斷丟擲的甜寵劇。

愛優騰撒下的“工業糖精”,年輕人早就膩了

而前幾年入局甜寵劇小公司本身就魚龍混雜,很難形成一個代表性的廠牌,因“奈何boss”系列聞名的華晨美創雖然自稱甜寵第一廠牌,但沒出有口碑的作品,大眾知名度並不高,始終沒得到融資。

當初甜寵劇行業泥沙俱下,大多數都是打算賺快錢的影視公司,打著“使三分的力拿十分的回報”的目標進軍甜寵市場,生產的大多數甜寵劇質量不佳、沒有邏輯、演員演技差、臺詞不走心,創造的社會價值小,播完就石沉大海再無音信。

據36氪報道,有業內人士表示,2019年上線的《親愛的,熱愛的》播完後,主角熱度和資料斷崖式下跌,很明顯是過度營銷的標誌,而這也是甜寵劇市場共同的弊病。

在那麼短的幾年內,大大小小的影視公司、資本、平臺砸向甜寵劇,集體向觀眾撒短平快的“工業糖精”,必然很難出真正的爆款。

因為成熟的流水線式創作方式雖然可以壓縮成本、降低拍攝難度,但一個固定的方法論一旦形成,甜寵劇大方向上遵循固定套路,同質化作品必然增多,市場會加速飽和,觀眾的審美疲勞會越來越嚴重,將很快觸及發展的天花板。

《紅樓夢》中有一段賈母評書的橋段讓人印象深刻,賈府有一年元宵節開夜宴,說書的便說了一部名為《鳳求鸞》的新書,然後剛開始講了下開頭,就已經被賈母說出結尾了,眾人都很驚訝,就連說書的也在疑惑是不是這老太太聽過這一回書,賈母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只不過就是才子佳人的故事罷了,還講了許多穿幫的地方。

如今看來,批次製造的很多甜寵劇不過是在“才子佳人”的套路上硬摳,看得人尷尬。

比如為了追求“甜度”,甜寵劇常常以男女主曖昧情節為高權重內容,整體的劇情邏輯和任務架構常常經不起推敲。

在人設上,人物的設定主要以討好女性觀眾為主,首先甜寵劇的男主必須才貌雙全,有一定的財富或社會地位,然後適當給男主加一個恐高暈血、高冷麵癱等修飾特性顯得其“高攀不起”的同時,又不失可愛調皮。

更重要的是,雖然如此完美有才華,但卻不愛江山愛美人,本來如火如荼搞事業,一遇到對方除了戀愛其它都可拋之腦後。

“男色”作為一個很大的賣點被貫穿到劇情當中,時不時被塑造到極致,完全的發揮了男色的價值,吸引了眾多女粉絲,這也是甜寵劇能越來越受歡迎的一個重大原因。

而女性人物的設定近幾年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前多以平平無奇、迷糊笨拙的形象出現,雖然沒什麼特長但總能遇到一個“慧眼識珠”的高富帥並得到真愛,從此依附在男主身邊過上幸福的生活。不過近幾年來,甜寵劇中女主角“傻白甜”的設定往往備受詬病。

從近年比較火的《親愛的,熱愛的》《傳聞中的陳芊芊》開始,女主實力開始和男主旗鼓相當,人設也開始從“傻白甜”轉向事業型,迎合了當代女性成為新時代獨立女性的基本標準——事業為主,戀愛為輔。

除此之外,“保鏢”男二和惡毒女二也是甜寵劇的標準,配角的塑造更是出奇的統一,作為男女主角的“隱形助推手”“工具人”推動劇情的發展。

而縱觀甜寵劇的劇情,糖的密集程度驚為天人,沒有第三者、沒有經濟壓力、更沒有傳統偶像劇中的生離死別。男女主之前必須有強羈絆,或是青梅竹馬離別多年後相聚,或是合約情侶先同居後戀愛,或是強娶結怨後又情愫暗生。一旦見面,雙方情感進展迅速,一集相遇,兩集曖昧,三集表白,四集接吻……不超過30集就大結局了。

甜寵劇的快節奏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觀眾“倍速觀看”的需求,同時也掩蓋了邏輯硬傷。

總之,看“爽劇”講究的是場面和細節,劇情沒有邏輯無所謂,只要把沙雕、撒糖和開車等橋段做到極致,就能讓滿屏的觀眾磕到糖。從現實抽離,給觀眾編制一個美夢,使其沉浸其中,這就是甜寵劇的最大優勢。

寫出這些劇本的大多數編劇也志不在“甜”,不久前一篇文章《“製糖工人”的真實生活》引起熱議,文中披露了甜寵編劇們擠“老破小”出租屋的真實生活狀態,甚至一些甜寵編劇感嘆道“如果不是為了生計,沒有編劇會寫甜寵劇。”怎麼在解決生計後打一場翻身戰是每個甜寵編劇都會思考的問題。

由此可見,小甜劇就像流水席,這撥賺完下撥賺,導致這個行業很難做得有深度。更何況小投入和高回報自古以來就是相悖的,不合理的市場運作秩序必然會引起爭議和大規模回撥,一些追求“長期主義”的投資人也望而卻步。

4、年輕人膩了,不好糊弄了

在簡單的套路上發展至今,甜寵劇有點讓年輕人膩了。

小江作為一個母胎solo的男生,也曾經對甜寵劇愛不釋手。他認為,在行業剛開始發展時,男女主新奇的人格設定、輕鬆搞笑的劇情的確是眾多苦情劇中的一股清流。

但糖吃多了終歸有點膩。他認為近期的幾部劇在劇情上都有點大同小異,沒什麼意思,尤其是最近還流行什麼貓咪變成人和男主陷入愛河等奇葩劇情,實在令人接受不了。

曾經有人研究,長期觀看一些情感劇,觀眾通常不需要動腦思考,而是沿著緩慢的節奏向前進展,長期看這樣的電視節目,人的大腦會在潛意識中受到暗示,思維方式也會沿襲電視劇的劇情發展,可能養成遇事情不喜歡動腦的習慣。

甜寵劇也很容易將部分尚未形成正確價值觀的年輕觀眾帶歪,比如很多強吻、“霸王硬上弓”的情節,放在現實生活中都是相當不妥的,可能還涉嫌性騷擾。

“甜寵粉”小哲表示,過去曾因為懶得動腦而去翻看一些老套的霸道總裁小說或者無腦甜寵劇,但是長此以往,這些沒營養的東西實在難以填充內心的空虛感,反而令人越來越浮躁,越發懶於思考,小時候那種半個月安安靜靜追一部連續劇的感覺回不去了。她最近開始“戒糖”,空餘時間嘗試沉下心來看一些邏輯比較縝密的劇。

很多觀眾經過去年一整年的糖衣炮彈攻擊後,也紛紛表示已經開始對甜寵劇免疫了。

今年的甜寵劇仍然密集轟炸,但相比往年聲量明顯減少,“撒糖”有式微的走向,觀眾的口味越來越精緻。

很多劇一開播就立刻“糊”得悄無聲息,口碑上也更加分化,相當大一部分的豆瓣評分低於5分,甚至低於3分,也有較少幾部評分能上7分,比如《你是我的榮耀》、《月光變奏曲》、《你是我的城池營壘》等。

評分較高的甜寵劇從人物設定看,男主的職業從高高在上的“霸道總裁”或“商界精英”變成現實中可以企及到的職業設定,比如科研人員、老師、特警等,努力讓甜寵劇“迴歸現實”。

比如,《你是我的城池營壘》講述了特警邢克壘和醫生米佧之間的愛情故事;《月光變奏曲》中男女主角的職業分別是作家和出版社的菜鳥編輯;《你是我的榮耀》中的男主角於途是一個事業不得志的航天人,為了理想和責任放棄高薪offer,面臨著經濟上的窘境和同學的冷嘲熱諷。

有專業人士認為,“公主夢”現在已經過時了,對於當下的很多年輕人而言,他們更追求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越來越希望甜寵劇中的人和事,自己也可以在生活中遇到。

除了人物設定,當下的甜寵劇劇本也開啟了“甜寵+”的模式,大量融入奇幻、輕喜劇、懸疑、商戰等新元素,並且把這些“糖精”之外的元素融合到恰到好處,觀眾才買賬。

今年甜寵劇中的黑馬《御賜小仵作》就是在新元素的融合中下足了功夫,由此才脫穎而出。

這樣的“內卷”一定程度上中和了這一系列劇的疲勞,能讓觀眾在“吃糖”的同時耳目一新。

但換湯不換藥的甜寵劇還是大量存在,男女主雖然披上了白大褂,穿上了職業小西裝,也融入了一些新元素,實際上卻還是爛俗瑪麗蘇的劇情,這自然會被觀眾看出並果斷淘汰。

甜寵劇是愛情劇的一個分支,而愛情是每個人的剛需,甜寵劇是有存在價值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甜寵劇可以用“支點撬地球”的邏輯批次生產,這樣只會讓起於小輕快的甜寵劇迅速困於小輕快,眾多中小影視公司的困境困境就在於此。

希望當下甜寵劇的“卷”能真正起到激濁揚清的作用,不僅呈現愛情的甜蜜和美,還要有矛盾衝突的真實一面,真正落到地裡,這才是生根發芽的基礎,唯有這樣,才有持續生長和創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