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菜單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澳大利亞悉尼街頭,一個身著漢服的中國女子,提著手繪花紋的點心盒子,為客戶送上手工玫瑰山藥糕、冰皮月餅、青玉綠豆糕……看到這樣一位女子,會不會感覺穿越了時空?

身著漢服的女子叫卓桐舟,來自瀘州,她發起了“

尋找悉尼漢服大使

”活動,在悉尼華人圈裡引起轟動。她在西方孜孜不倦地傳播東方文化,希望借一己之力,

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同樣的,2020年1月1日,“

國風當潮·漢服迎新

”2020千年行走活動在西安曲江池遺址公園舉行,近千名漢服愛好者在曲江池畔展示華服之美,共迎庚子新年的到來。

漢服的興起源於17年前

。2003年,一個普通工人王樂天自制漢服走上鄭州街頭成為“

漢服復興第一人

”,自此,漢服開始不斷地興起,大部分的漢服愛好者年齡為95——00後的年輕人,對漢服的喜愛是他們對於古代文化的認可,同時也成為他們對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的一種方式。

漢服的興起其實就是現代生活中文藝復興的一種方式

,復興是為了體驗古代文化中的內涵美,無論人類社會如何發展,都是需要美的,而

文化的發展,歸根到底就是文化的傳承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把漢服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他們穿著漢服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同時,也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展示給了全世界。

漢服文化僅僅是中國文化的一小部分,中國文化悠遠流長,在漫長的文化程序中,祖先們到底是以怎樣的方式將生命一代代延續,將歷史不斷推進,使得中華文明成為唯一傳承、延續至今的文明古國的呢?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就為我們揭開了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本書從十四個的角度講解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涉獵之深,拓展之廣,也是未曾有過的。本書不像一本歷史書,更像是普及古代文化的參考書。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書中內容眾多,結構豐富,幾句筆墨,無法一一道盡,我們就選取書中比較有趣的四個點:

衣、食、住、行

四個角度和大家一起學習討論,並進一步淺析古代文化對現代生活的影響。

01。古人服飾篇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古人的服飾,我們將從顏色、花紋、款式以及冠冕這四方面來了解。

① 顏色:

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上朝的的場面,上朝的人穿的服裝及顏色都不同,根據官服我們也不知官居何位,因為對古代文化的不瞭解。

在清代,皇帝、皇后的龍袍是明黃色;皇太子的蟒袍是杏黃色;皇子的蟒袍是金黃色;親王、世子、郡王,是藍色或石青色。

② 圖案:

皇帝、皇后穿的是龍袍,皇太子穿的是蟒袍,龍和蟒比較相近,主要區別在於,龍是五爪,蟒是四爪,後來又有了五爪的蟒,區分的主要標誌就是龍袍的顏色,也就是說,

當花紋一樣的時候,我們就用顏色來區別他們的階層。

③ 款式:

乾隆的裌龍袍是典型的是馬蹄袖,

馬蹄袖就像馬的蹄子,滿族人服飾特徵就是馬蹄袖,他們經常會在寒冷的環境中騎馬勞作,不方便戴手套,所以才有了馬蹄袖。馬蹄袖在幹活的時候,從袖子裡面伸出手,不幹活的時候只露出手背手指,方便保暖。

很多人以為,旗袍被認為是中國傳統服飾的象徵之一,其實旗袍只是演變過程中的一點皮毛。

我們現在所穿的旗袍,和旗人的袍子相似的一點特徵就是小立領,旗袍真正的核心特徵其實是馬蹄袖,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和演變,現在的旗袍和馬蹄袖旗袍相比,早已面目全非。

④ 古人的冠

古人以“冠蓋”為貴人的代稱,可見,只有有職位的人才能戴冠。說到冠,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成語叫“冠冕堂皇”,“冠冕”是一種仕官的代稱,後來被用來比喻“居於高位”。冠是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說文》說“冠,絭也,所以絭發。”這和我們今天的帽子的用途和樣式均有大不同。

關於衣服服飾的內容很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瞭解服飾文化,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瞭解當時的社會現狀,傳承和發揚服飾文化。

有多少人瞭解“華夏”二字的來歷,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有禮儀之大,謂之夏

這就是華夏二字的來源

。又有多少人認識真正的服章之美和禮儀之大呢?

現在就有這樣一群年輕人,歷經十餘年時間,手工縫製了200多件漢服,這個組織叫“

中國裝束復原小組

”。他們把一件布料從前期裁剪到後期製作,需要兩個人花費半年的時間,他們要求很小,只是希望可以把祖先的衣著和麵貌一絲不差地還原出來,他們在製作漢服的過程中,已經把古代文化的精髓深入骨髓,不由地想為這樣一群年輕人喝彩。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除了普通人在宣傳漢服文化,國家領導人也在宣傳漢服文化。在2001年的上海APEC會議上,中國作為東道主,請前來參會的亞洲及太平洋經濟體的領導人穿

“唐裝”

,再次掀起祥和喜慶的唐裝新潮。

唐裝

02。古人飲食篇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茶文化是中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的茶道和是古人的茶道完全不同。

書中有一副備茶圖:

唐代的飲茶是將茶餅切碎碾成粉末,篩過後加入沸水煮成糊狀,還要新增鹽、蔥、姜、橘皮、薄荷等等,類似一種可怕的胡辣湯。

怪不得古人的茶湯據說很提神,喝了不打瞌睡,原來味道如此怪異。

古人也釀酒,因為當時殷人出土的一個觚爵等酒器非常多,這可以說明當時飲酒之盛,不過他們當時的酒都是以黍為縻加上麴櫱(酒母)釀製的,和今天的燒酒是不同的。

古人不吃乳類的飲料和食品。韓愈有一首《初春小雨》詩,寫到

天村天街小雨潤如酥

當時不知酥是何意,酥其實是少數民族的酥油,《涅盤經》說,牛乳成酪,酪成生酥,生酥成熟酥,熟酥成醍醐,醍醐成最上品。我們常說“醍醐灌頂”其實就是用純酥油澆到頭上,指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的啟發。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說到食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糧食作物,古人的糧食作物有六穀:稻、稷、黍、麥、菽、麻。

古人吃肉以牛羊豕,為三牲。這三種牲口裡邊,牛肉最貴,統治階級才吃得起,普遍的肉食是羊肉。豬肉在商代被人認為是貴重吉祥的禮物。

當時,在遊牧民族的畜牧經濟中,豬比較難飼養,豬不像牛羊狗,適合遊牧遷徙,隨著種植業的發展以及居住地的穩定,豬才慢慢被馴化,豬肉量大且肥美,家家戶戶都養上了豬,“豕(音史)”在古代就是豬的意思。

古人也醃肉,他們把乾肉叫脯,叫脩,肉醬叫醢。調味當時已經有了醋,有了醋就可以製造酸菜、泡菜。

古人吃糖,當時只有麥芽糖,叫做飴。在先秦時代沒有今天所謂的糖,古人吃糖就是熬成甘蔗汁,做的是粗糖,唐代時,由印度引入了製糖術,才製作出紅糖,再後來製糖術在中國再加以發展,才製造出了白砂糖和冰糖。季羨林先生寫了一本《糖史》書影,就是介紹糖的歷史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從文化內涵的角度來看,選擇唐裝其實就是為了以唐朝的創造精神為鑑,兼收幷蓄,立足於漢民族服飾文化的沃土,發掘唐裝的美輪美奐,創造出莊重典雅,大氣磅礴的當代服飾文化,以此引領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

我們中國人是有飲食文化的,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等。中國的飲食文化還直接影響到了日本、蒙古、韓國等國家。西方人做飯只是烹,做熟了就差不多。但中國不一樣,烹調、烹飪、風味多樣、四季有別、講究美感、注重情趣……

03。古人住宅篇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關於這部分內容,本書敘述的不多,我們大概瞭解一二。最早的“坐北朝南”早在距今約20-7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棲息地就出現了,“坐北朝南”是一種古樸的風水,這講究的就是人居住的環境應該能夠包、圍、拱、繞地“聚氣”。

譬如:屋子背後,也就是北方,要有高山,阻擋寒冷的北風;屋子南邊有“正弓”的河,作為水源;屋子應該處於樹木和小山包的掩映之下,同時屋前有視野開闊的空地。

《爾雅·釋宮》記載:“宮謂之室,室謂之宮”,宮和室是同義詞。區別開來說,宮是總名,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圍牆包著,室是其中的一個居住單位。中國古代住所包括宮室、殿堂、堂、室、房。

在古人的房子中,會有內院, 他們把內院看作詩人與人。古人會在內種植花花草草,把院子當做一個小的大自然,環境美了,自然人也心曠神怡。正是因為古人對建築、房子選址以及裝飾的不同,才給我們現在的居住文化起到了引領作用。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例如,

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傳承多年, 古人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的很多養身之道,直到今天,仍然是現代飲食的主要依據。

04。古人出行篇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古人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古語常說車馬並舉。《詩經·唐風·山有樞》上說:“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在古人眼中,車馬就是連在一塊的。有車才有馬。

以前出土的馬車不會超過四匹馬,但是,在洛陽出產的天子駕六車馬坑裡面,發現了首次使用了六匹馬,這個在東周時代是至高無上的級別,坐在車裡的人是東周天子。

有個成語“

我們現在的“園林式建築”,就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把人與自然融為一體。中國古代建築和古老的中國文化其實是同步發展的,現在的建築很多方面傳承著古代傳統建築的特點,中國古老的建築風格就似中國文化遺產中國一顆璀璨的明珠,激發著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

”,這個詞來源於武威雷臺青銅車馬儀仗隊,當時車馬陣中有一匹馬,踏在飛鳥的背上,這才是就是真正的天馬行空,也暗示整個車馬儀仗隊都是肆意穿行天空的隊伍,後來也被叫“

園林式建築

”。馬踏飛燕的特點是“對側步”,就是跟馬同一側的兩腿同時凌空騰踔,而一般的馬,只能抬起呈對角的兩腿,所以把這種特意的步姿叫做“對側步”。這種“對側步”跑動的速度會更快,顛簸也更小。這種步姿還出現在唐太宗昭陵六俊之一的“特勤驃”石雕上。

戰國以前,馬是專門來拉車的,也有牛車,羊車。戰國以後,中原人才從其他遊牧民族那兒學會了騎馬的功夫。騎馬這種風尚才流傳開來。

在古代,車與馬是一個整體,是人們出行、作戰乃至生活的重要工具,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演變,車馬已經從古老的交通工具演變成為傳統文化的載體。

天人合一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講完了衣食住行,在本書的後記部分,我們發現了注音的介紹。其實,書中的很多注音和我們所經常接觸的字音有所不同,該書採用的注音參考的是《辭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辭海》,而不是以《現代漢語詞典》為準。

這些字在我們平常很少接觸到,筆者很細心地為我們標註讀音,為我們領略漢字文字的博大精深,起到了引領作用。人類發明文字,才徹底擺脫了野蠻人的生活方式,開啟了人類文明的程序,可是,越來越多的漢字不被認識及使用,也給文化的傳承帶來了阻礙。我們應該常常使用這些生僻字,來保證文字的延續。

天馬行空

如果,你還對我們的過去,我們祖先的生活不了解,那麼,《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可以作為學習古代文化常識,瞭解古人生活方式的重要參考書。

對於我們來說,學

馬踏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