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什麼是“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

菜單

什麼是“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

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

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

六月,哀公從越國回來,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當時,郭重為哀公駕車,看到他們二人,就對哀公說:“他們背後說了很多詆譭您的壞話,您一定要當面質問他們!”魯哀公在五梧宴請大夫,孟武伯因為厭惡郭重,就一邊敬灑,一邊取笑說:“您怎麼長得這麼肥胖?”

季康子說:“武伯該受罰吃肉!因為我國接鄰敵國,我們不能陪同君王同行,從而不能參加這次遠行,武伯你卻覺得在外奔勞的郭重肥胖。”

魯哀公聽了,很覺厭惡,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無肥乎!”這句話分明是反過來諷刺孟武伯慣於說話不算數,而且在宴會上當著群臣之面,出於國君之口,孟武伯頓時面紅耳赤,感到萬分難堪。“食言而肥”這個成語就出自這裡。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訊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不講信用的人,是不會有什麼做人原則上的堅守的,依私慾而來,最後必定都是自取其辱。

春秋時,魯國曲阜有個年輕人名叫尾生,與聖人孔子是同鄉。尾生為人正直,樂於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鄉八鄰的普遍讚譽。

後來,尾生遷居梁地(今陝西韓城南)。他在那裡認識了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兩人一見鍾情,君子淑女,私訂終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棄尾生家境貧寒,堅決反對這門親事。為了追求愛情和幸福,姑娘決定揹著父母私奔,隨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

那一天,兩人約定在韓城外的一座木橋邊會面,雙雙遠走高飛。黃昏時分,尾生提前來到橋上等候。不料,突然烏雲密佈,狂風怒吼,雷鳴電閃,滂沱大雨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發,滾滾江水裹挾泥沙席捲而來,淹沒了橋面,沒過了尾生的膝蓋。

城外橋下,不見不散,尾生想起了與姑娘的信誓旦旦;四顧茫茫水世界,不見姑娘蹤影。但他寸步不離,死死抱著橋柱,最終被活活淹死。再說姑娘因為私奔念頭洩露,被父母禁錮家中,不得脫身。後伺機夤夜逃出家門,冒雨來到城外橋邊,此時洪水已漸漸退去。姑娘看到緊抱橋柱而死的尾生,悲慟欲絕。她抱著尾生的屍體號啕大哭。陰陽相隔,生死一體,哭罷,便相擁縱身投入滾滾江中,譜寫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幕驚心動魄的愛情悲劇。

無論是那種不顧具體情況,形勢的變化而一味執著的固守原則,或是完全不顧原則的像個牆頭草一樣四處逢迎,毫無信用,六神無主,都是落入了“意,必,固,我”的陷阱,失了中和,不足道也。人固然要講信用,但絕不是那種不知變通的講信用,儒家強調,一個人要能在守原則和實事求是的權變之間,依義而行,遊刃有餘,方成大人。正如孟子所講:“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孟子說:“君子不講誠信,怎麼能夠有操守,堅守呢?”

最後,我們大家一起再讀一遍:

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

什麼是“孟子曰:‘君子不亮,惡乎執’”?